《漢學期刊<中國叢報>譯介研究》以《中國叢報》為研究對象,將其納入文化翻譯研究體系加以考察,從文化交流史、漢學史等學科視角及時代背景,探討譯介活動中選擇、操控行為,進一步審視《中國叢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翻譯所承載的文化傳播、建構功能。本文從翻譯學視角彌補《中國叢報》整體研究的缺項,凸顯《中國叢報》在翻譯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美國漢學史發(fā)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擴展翻譯史和翻譯實踐研究的范疇,為翻譯學及其他相關人文學科的研究提供借鑒。
《中國叢報》(1832-1851)是19世紀上半葉由來華新教傳教士創(chuàng)辦的第一份以中國為報道和研究對象的英文漢學期刊,是19世紀發(fā)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期刊。刊物涵蓋內容豐富,涉及中國文史政經(jīng)各個方面,是當時西方了解中國最為重要的信息來源。這對于研究當時的中西文化溝通和翻譯極有史料價值。本書將《中國叢報》納入文化翻譯研究體系加以考察,從文化交流史、漢學史等學科視角及時代背景出發(fā),探討譯介活動中選擇、操控行為,進一步審視《中國叢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翻譯所承載的文化傳播、建構功能。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叢報》各類文本的翻譯過程均受到社會歷史語境訴求和譯者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其譯介特征既有共性也有各不相同之處。譯介訴求方面,在傳教和了解中國的宏旨之下,《中國叢報》譯介中華典籍以了解中國思想文化基礎、批判中國古代教育、探悉中國歷史和宗教;譯介時事政治以獲悉清朝政府動向、了解清朝政體文化和顛覆耶穌會士認知;譯介語言民俗以掌握漢語漢字、體察民俗風情、揭示社會問題。譯介特征方面,各類文本譯介過程中的選材、語詞操控、譯介模式、異化歸化策略的運用,以及大量解釋性、評論性副文本的參與均體現(xiàn)了《中國叢報》文化傳播的特征,是論文重點分析的對象。在譯介解讀和影響方面,《中國叢報》譯介文本一方面服務于具體的譯介動機,體現(xiàn)出傳教士譯者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解讀,表征出社會歷史語境下翻譯選擇與操控的結果;另一方面,因其譯介而傳遞出19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構建起美國早期漢學體系,從而展現(xiàn)出翻譯承載、傳播和建構文化的功能。
本書從翻譯學視角彌補《中國叢報》整體研究的缺項,凸顯《中國叢報》在翻譯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美國漢學史發(fā)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擴展翻譯史和翻譯實踐研究的范疇,為翻譯學及其他相關人文學科的研究提供借鑒。
本書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王克非教授。導師學識淵博、治學嚴謹、視野開闊、待人寬厚,指引我在學術研究道路上不斷求索。從遴選課題、梳理思路到最終成稿,是老師憑借深厚的學術功底、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引領我研究的方向。老師關于翻譯文化史的見解,以及“注重一手史料、堅持深入挖掘”的教誨,是我從選題至完成撰寫一直奉行的準則。
我還要感謝劉潤清教授、陳國華教授、張西平教授、張威教授、張政教授、文軍教授、劉澤權教授、王洪濤教授對本研究的指導。感謝碩士求學期間的導師林克難教授。正是林老師的引領,我才得以邁入翻譯研究的大門。本書的完成也浸潤著諸多朋友、同門的無私幫助。他們是黃焰結、葛文峰、雷芳、鄔菊艷、陶瑋等,在此一并致謝。
本書是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叢報》譯介研究”(HB20YY007)研究成果,同時感謝河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學術專著出版基金的資助。限于本人水平、文字的疏漏、史料查閱范圍的不足及觀點分析的淺陋,本書缺陷在所難免,懇請廣大專家、讀者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
孫乃榮,河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翻譯學博士。畢業(yè)于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主持省部級項目3項,廳局級項目3項,主要參與各類項目多項。出版專著1部,譯著1部,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
本書稿脫胎于作者博士畢業(yè)論文,是2015年至2019年間作者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學習成果,資料查閱詳盡,所涉內容豐富,具有一定的翻譯學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