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關注人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深度刨析人在面對變化、選擇、挫折時的心路歷程,步步引導讀者學會承認變化、接受變化,鼓起勇氣直面不確定性,為探索新的可能提供動力。本書內容與當下人們普遍困擾的問題密切相關,書中包含作者與這些困擾人們的情緒打交道的真實案例,讀者閱讀本書,便能從中了解、洞悉、掌握積極的復原力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難,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滿勇氣地前行。
本書關注人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深度刨析人在面對變化、選擇、挫折時的心路歷程,步步引導讀者學會承認變化、接受變化,鼓起勇氣直面不確定性,為探索新的可能提供動力。本書內容與當下人們普遍困擾的問題密切相關,書中包含作者與這些困擾人們的情緒打交道的真實案例,讀者閱讀本書,便能從中了解、洞悉、掌握積極的復原力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難,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滿勇氣地前行。
前言
那天我告訴父親,我接受了紐約愛迪生聯(lián)合電氣公司(Consolidated Edison)的工作邀請,即將成為一名通訊經理。那是1994年,我還是一名28歲的大學畢業(yè)生,也是一個單親媽媽,我的孩子一個5歲,一個6歲。父親聽了這個消息后激動萬分,他確信,那時的我經過生活瑣事和職場的歷練后,終于“回到了正軌”。
“愛迪生聯(lián)合電氣公司很可靠,待遇可觀,這份工作你可以干一輩子了!”他說這些話時,滿眼都是喜悅與欣慰。
父親出生于1940年,在布魯克林工人社區(qū)長大,后來成為了紐約市的一名消防員。他認為,在紐約市的一家規(guī)約公用事業(yè)公司任職,這意味著我可以帶著孩子們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我們的前程一片光明。這種觀點在上世紀不足為奇。
英雄所見略同,我也這么認為。
那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沒有人知道未來將會發(fā)生什么。自電業(yè)放松管制之后,從互聯(lián)網泡沫、全球化、個人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普及、移動通信技術、社交媒體,到“9·11”恐怖襲擊事件、學校槍擊案,2008年經濟大衰退、弗格森槍擊案、“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MeToo”運動、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變局接踵而來。20世紀60至70年代的美國并不平靜,但許多人在20世紀末期仍然天真地認為,一個擁有州立大學經濟學學位的單親媽媽只要足夠努力,就可以找到滿意的工作,擁有合意的伴侶,住上心儀的房子,過上舒適的生活。許多人仍抱有希望(甚至是妄想),認為一切會“恢復如!,我們還可以繼續(xù)做“二戰(zhàn)”后的美國夢。
盡管我們的職業(yè)生涯在經濟衰退時開啟,但我們這些在20世紀80至90年代成年的人卻受益于這種理想主義。懷揣這些希望,我們馬不停蹄,一刻不敢分神。它為我們提供了一份理論框架下的行動指南——即使我們對此不敢茍同。我們就像一群飛機失事后迷失在茂密森林中的幸存乘客。前方是無數(shù)的不確定事件,恐懼、絕望充斥四周,即便如此,我們依然跌跌撞撞地探索著,希望碰巧發(fā)現(xiàn)一個偏遠小鎮(zhèn)或遇上一支搜救隊。
那么,如果搜救隊沒來呢?那些根本沒有上飛機的人會怎樣?幸存乘客必須尋找生路,但當他們意識到留在原地已不可能,前進路上又有諸多未知時,又會發(fā)生什么呢?X一代率先面臨這種問題,之后是千禧一代,現(xiàn)在輪到了Z和A兩代人。此刻,在這瞬息萬變的環(huán)境中,我們與前幾代人都要面對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于我而言,這意味著要付出很多,我換了六份工作,修了兩個研究生學位,開了自己的小公司,還實現(xiàn)了從傳統(tǒng)產業(yè)到學術界的驚人轉變!這些都是1994年我與父親探討“終身職業(yè)”之后做到的。盡管終身教授、研究員、作家、顧問這些身份為我?guī)砹朔(wěn)定的工作,但我相信,學會適應新的想法和技術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機遇和挑戰(zhàn)。
倘若想在新的領域站穩(wěn)腳跟,取得成績,我們必須接受,許多曾經為我們提供慰藉和指導的策略和工具,在新的環(huán)境中也許不再受用。事實證明,21世紀20年代是一個揮斥方遒、凝神沉思的時代,是一個重新定義美好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尊重他人、共享資源、相互影響的時代,是一個與思維習慣、行為舉止和生活方式大相徑庭的人攜手并進的時代。我們需要跟上技能迭代的步伐,學會終身學習,避免被新時代淘汰。身處邊緣時代,我們的前方是一片未知,想要在這片未知的領土找到前進的方向,就必須學會應對不確定事件與變局。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探索新的生活、學習、領導方式是一個令人興奮又讓人畏懼的過程,這需要我們拋出難題,脫離已有的經驗去探尋新的答案,而答案常常出乎意料。想要知道哪些框架模型和工具在實踐中有益,哪些需要調整來適應新的情況,就必須不斷探究,時刻觀察。在變幻莫測的環(huán)境中保持冷靜、取得進步,能力、技能和實踐缺一不可,但這些都無法通過一份簡單的行動指南來獲得。此外,個體和所處環(huán)境存在差異,我們要提升能力,靈活應對多種可能的情景,做到處變不驚。在面對或預感到將要面對選擇和變化而感到不知所措時,提升能力應對當下尤其重要。
接下來的幾頁,我想請你重新想象自己與不確定性和變化之間的關系,這可能會令你感到害怕或沮喪。這個過程不是為了讓你舒適心安,而是培養(yǎng)復原力的必經之路。
本書并不是一本變化應對指南,它將帶你認識到學著“停下”的益處!巴O隆笔菫榱死^續(xù)學習和提升,“停下”能夠讓你累積所需知識,在變化來臨時學會接受它。停下一段時間,讓好奇心漸漸平息,我們就能在新的環(huán)境中思考需要調用哪些資源來應對(而非被動反應),“詢問”該如何以最優(yōu)解來處理這些問題。之后再結合你是誰、你在哪、你希望去哪這三個問題,探索新的可能性。這是一本講述如何提高能力直面不確定性,以及如何在干擾與混亂突然來臨時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的書。
這本書濃縮了我近十年的研究,只圍繞一個問題展開,即:是什么因素可能讓那些才華橫溢、雄心勃勃、思維靈活的人沒能應對好不確定事件,最終與更有意義的生活失之交臂?這個問題可不簡單。大約十年前,這些問題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那時,我發(fā)現(xiàn)我的商科學生初入職場時普遍會“停滯不前”。那是20世紀10年代初,千禧一代正步入成年期,20多歲的年輕人剛剛進入職場,“缺乏成年人本該具備的技能和動力”成為最常用于形容他們的字眼。2013年,卡爾內瓦萊(Carnevale)等人發(fā)表的《未能啟動:結構轉移和新的迷失一代》(Failure to Launch: Structural Shift and The New Lost Generation)和弗萊(Fry)的《越來越多的成年人住在父母家》(A Rising Share of Adults Live in Their Parents’ Home)。
研究報告都提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職場:藍領和白領工人們開始面臨職業(yè)生涯的挑戰(zhàn)。成人初顯期理論是當時發(fā)展心理學中一個相對較新的研究領域,由阿內特(Arnett)提出。這一理論需要人們認識到,關于婚姻、家庭和其他傳統(tǒng)意義上代表“長大”的文化習慣已經發(fā)生了轉變,因此在工業(yè)化國家中,20多歲便是一個新的人生階段。
當時,許多人對成人初顯期理論嗤之以鼻,他們更愿意相信年輕人只是懶惰只是安于依靠父母。這種局勢是由成百上千個釣魚網站標題引發(fā)的,這些標題黨將一代人在成年道路上的迷失歸咎于“啃老”,這些孩子更愿意住在舒適的父母家中,遲遲不愿開啟自己的人生,而父母也總當他們是長不大的孩子。久而久之,這種對上層社會經濟等級家庭年輕人的批判成為了刻板印象,以一種跨越階級、民族、種族和國界的千禧年現(xiàn)象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但我發(fā)現(xiàn),商學院的本科和研究生截然不同。許多學生雄心勃勃,奮發(fā)圖強,他們渴望自力更生,卻又被債務、嚴峻的就業(yè)市場和全球范圍內不斷上漲的房價束縛住手腳。至少從這點看來,年輕人依靠父母也情有可原。經歷了2008年經濟危機后,20世紀10年代初的經濟仍蹣跚前行,勞動力就業(yè)市場依然不容樂觀。然而,千禧一代并不是第一批在艱難時期步入成年的年輕人,像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事件表明,他們也不會是最后一批。如今這群畢業(yè)生與千禧一代所面臨的經歷就有些不同。
我記得有次在辦公室里,坐在我對面的年輕人與我談論自己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感受。他很感激父母,但也感到困頓迷茫!拔蚁肟孔约海彼麥I流滿面,“但我就是看不到前進的方向!蔽以绞翘骄渴占@些年輕人的故事,越是心生懷疑,這中間是否缺失了對這種停滯和“無法開始行動”背后原因的分析?
這種困境不僅僅局限于我的學生們。
我把調查范圍擴大到了20多歲、30多歲、40多歲及以上的專業(yè)人士和他們的團隊,結果發(fā)現(xiàn),處于不同年齡、不同人生階段、不同社會經濟和文化環(huán)境的人都曾遇到類似的困境。我在新任領導者身上看到了這種困境,他們正在規(guī)劃新的職業(yè)道路、尋求新的整合方法,但他們卻可以很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我在紐約市社會創(chuàng)新中心的工作中,看到了這種困境,那里有300多家中小型社會企業(yè)正在重新構想社會契約,探索全球范圍內商業(yè)交往和人類之間的關系。我在與傳統(tǒng)商業(yè)組織合作的團隊和部門中,看到了這種困境,他們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適應新技術和日益不確定的職業(yè)前景帶來的變化。我在全球各地與我深耕于同一領域的職業(yè)女性身上,也看到了這種困境。
我利用轉變工作坊(涉及針對不同年代人群的參與式行動研究)和在成熟組織和初創(chuàng)公司中一對一的接觸展開了研究。通過參與新任領導、成熟領導、小企業(yè)主、社區(qū)領袖和教育工作者舉辦的多天靜思會,我得以進一步了解大家在職業(yè)和個人生活中與變化和不確定性角力時所面臨的挑戰(zhàn)。雖然他們每個人的教育背景、所處環(huán)境和社會經濟資源各不相同,但這些聰明睿智、心懷抱負、才華橫溢的人都在尋找詞語來描述這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東西,這些東西一直阻礙著他們的個人發(fā)展。
我在繼續(xù)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流行文化開始用新的詞語來形容轉型期遇到困難的人。在職業(yè)生涯初期,人們用“四分之一人生危機”(quarter-life crisis)和“做大人該做的事”(adulting)等術語來描述20多歲和30多歲的職場新人如何為實現(xiàn)職業(yè)及個人志向和承諾做出轉變(羅賓森,2015)!叭髦巍保╯andwich)或“帕尼尼”(panini)被用來描述40多歲的中年人——他們在照顧年邁父母的同時,還面臨撫養(yǎng)年幼孩子的壓力(威廉姆斯,2004)。“第三人生”(third act)是指長者在傳統(tǒng)的退休年齡過后的幾十年里探索如何生活和保持活力(布萊克,2020)。當然,過渡到人生的不同階段總是會面臨諸多挑戰(zhàn)。那么,為什么這么多人都會在過渡期遇到如此多的困難?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在1915年的作品《未選擇的路》(The Road Not Taken)中給我們暗示了一個答案。
想象一下這個畫面:弗羅斯特站在岔路口上,他必須從面前的兩條路中選擇一條。他在詩中寫道:“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备チ_斯特向兩條路望去,希望看到些什么來幫助他做出決定。他最終做出了選擇,隨之而來的是機遇,也是未知。這便是20世紀初人們口中所說的“錯失恐懼癥”。
那么,如果弗羅斯特身處21世紀20年代,又會寫下什么呢?
技術更新迭代,文化規(guī)范快速更替,社會與家庭結構不斷發(fā)展演變,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陸續(xù)出現(xiàn)。21世紀的旅人們面前有無數(shù)條道路,但無論選擇哪條,都會通往變幻莫測的叢林。人生中的選擇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要選擇在哪里生活、要過怎樣的生活,以及為什么這樣做,這些選擇是我們在前行中為自己鋪下的路,是一條只屬于自己的新路。新的領域總會帶來無數(shù)機遇與可能,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都興致高昂,想要開創(chuàng)一片新的天地。但是,自由選擇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可能會破壞已有的穩(wěn)定,使人感到迷茫和挫敗。如果在20世紀早期,弗羅斯特筆下的旅人就在面對分岔路時駐足沉思,那也難怪我們在面對自己的選擇時會感到困頓迷茫、猶豫不決了。我開始明白,這就是那缺失的一環(huán),這將是解讀千禧一代和其他案例中的人們在面對不確定過渡期時遭遇初期挫敗、停滯不前的關鍵。人們總覺得涉足新的領域需要具備諸多能力,當我們認為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不足以開拓一片新的天地時,我們的情緒、身體和社會關系都會受到影響。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我寫下了這本書。本書不會提供解決方案,而是會呼吁人們去詢問、探索,最終使自己具備不借助外力也能探索前進道路的能力。這本書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圍繞身處轉型期的個人、團隊和組織的研究展開論述,具有較高的實用性。本書內容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另有兩章旨在幫助讀者為獨自或帶領團隊開啟尋路之旅做好準備。
第一部分圍繞自我調節(jié)、復原力、好奇心和概念隱喻理論展開,從現(xiàn)有的參與式行動研究中總結出框架、原則和實踐。這一部分中也引入了新的概念,即好奇心冷卻期和積極復原力,以此幫助人們在迷茫的轉型期緩和應激反應,為過渡期學習創(chuàng)造空間。
第二部分介紹了基于希望理論的框架模型,旨在促進自我意識和自我導向意義構建,探究過渡期學習空間。
第三部分介紹了試驗設計的框架,以及通過學習、辨別、選擇、確認框架脫離閾限學習空間。另外,本書末尾提供了詳細的學習資源和參考資料清單,供有興趣的讀者了解更多關于實踐背后的理論。書中的案例全部基于真實事件,其中有些人物使用了真名,有些則是化名。他們的情況各不相同,能夠為這些框架、原則和實踐成果的形成提供研究素材。為保護匿名者隱私,文中事件已做出修改。
這本書旨在成為一份適用于任何情景的實用指南,無論是社會階層的變化,還是來自家庭、工作、健康或業(yè)務的變化,它都會助你學會如何面對不確定事件,在閥限狀態(tài)下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我希望這本書可以進一步推動針對新群體的參與式行動研究,鼓舞大家互幫互助,學會在迷茫期適應變化。
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在其著作《故事》(Story)的開頭寫道:規(guī)則說,“你必須以這種方式做!痹碚f,“這種方式有效……而且經過了時間的驗證!痹诮酉聛淼钠,你會發(fā)現(xiàn),在不確定時學會駕馭變化,并沒有什么規(guī)則可循,F(xiàn)實情況瞬息萬變,我們無法為你找到適用于所有情況的辦法,況且這樣做往好里說對你們毫無益處,往壞里說則是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我想請你思考停下來,拋出問題,并探索各種可能性的意義,從而幫助你了解如何能夠適應21世紀不斷變化的生活;我也想請你意識到,匆忙之下做出的決定不一定是最好的,請你看到打開思路,投入時間進行自我反思、意義構建、分辨和探索前路更具價值。希望你找到自己前進的道路,或者像我的朋友兼同事巴哈特(A.M.Bhatt)常說的那樣——讓你的路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