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下水道、隧道等城市的陰暗角落,道德和真相的矛盾交界,奉俊昊早在生涯初期便確立始終“觀看”的主題,將冷峻目光投向韓國社會,在類型慣例和作者風格的巨大張力中拍出令人不安又驚艷的作品。
本書回顧奉俊昊導演生涯早期階段,邀請韓國和法國影評人探索奉俊昊的獨特風格與社會關(guān)切,結(jié)合與導演的訪談,帶領(lǐng)讀者了解奉俊昊電影風格的源頭。
1. 韓國社會的犀利觀察,道德困境的迷圖作者,奉俊昊早期電影生涯回顧
2. 《殺人回憶》《漢江怪物》等影史佳片導演,深入理解奉俊昊的標志性電影特色
3. 韓國、法國知名影評人深入解析并與奉俊昊對話,全面理解奉俊昊的電影
奉俊昊Bong Joon-ho
1969年出生于韓國大邱。韓國最賣座的導演。自2000年拍出長片首作后,以精品的制作穩(wěn)步攀登國際影壇,最終于2019年憑借《寄生蟲》橫掃各大國際電影獎項,榮獲奧斯卡金像獎4項大獎。
鄭智淵Jung Ji-Youn
韓國外國語大學新聞和大眾傳播專業(yè)博士。一開始在《Cine 21》做電影評論員,后在《Kino》電影月刊做首席記者。她曾是季刊《電影的語言》的編委會委員,F(xiàn)為《Film 2.0》雜志做評論員并擔任全州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主管。
到目前為止,你的電影一直在諷刺荒謬的韓國社會。有趣的是,雖然《殺人回憶》和《漢江怪物》在某種程度上都改編自真實的故事或參考了現(xiàn)實,但你并沒有以沉重或黑暗的方式處理這些悲劇,而是以帶有一定幽默的方式執(zhí)導它們。
喜劇終歸是一個距離的問題。即使它非常有趣或令人困惑,我認為它也可能是苦澀或有點悲傷的,因為最終它會讓你想起現(xiàn)實。我認為關(guān)鍵在于調(diào)整這些情緒。在《綁架門口狗》中,我努力保持一種憤世嫉俗的距離。而在《殺人回憶》中,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傾向于完全認同警探們的情緒。在當時,他們可能是不正義政府中的普通警探,也可能是不誠實的人,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電影講述的是一種挫敗感,來自那些真正想抓住兇手但最終失敗的人。在《漢江怪物》中,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抱持任何雙重態(tài)度。在發(fā)起戰(zhàn)斗的家庭和壓制、阻礙他們的人之間,我采用了明確的二元對立手法:一個陣營是貧困家庭和流浪漢,另一個陣營是遲鈍的公務(wù)員、美國和政府。我認為我電影中的戲劇性和幽默感最終來自韓國社會。激勵我拍電影的動力似乎也來自韓國社會。韓國這個地方比大部分經(jīng)典文學或電影更有戲劇性和荒誕性,是一個像火爐一樣沸騰的地方,所以我從此處獲得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