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xì)讀秦亡漢興:精彩再現(xiàn)天翻地覆的秦漢變局大時代
定 價:59 元
《細(xì)讀秦亡漢興》一書作者以全景視角結(jié)合關(guān)鍵人物,完整復(fù)原了從秦始皇晚年到群雄起義推翻大秦,再到楚漢相爭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的那個風(fēng)云時代。作者的敘述既有精彩的宏觀敘事,也有獨(dú)到的細(xì)致分析,并通過生動的文筆,為讀者詳盡道出秦漢王朝更替的歷史啟示。
【一本值得入手的秦亡漢興史】
本書展現(xiàn)了從秦朝衰敗到西漢建國二十多年間的風(fēng)起云涌。作者深入探究了秦朝及反秦義軍各大陣營的成敗得失,力圖總結(jié)秦朝何以滅亡,漢朝何以興起的歷史經(jīng)驗(yàn)與教訓(xùn)。在敘事手法上,以漢高祖劉邦個人的命運(yùn)起伏為歷史進(jìn)程的主線,又增加了作者自己對歷史人物事件的思考總結(jié),所以既有可讀性,又具備相當(dāng)?shù)纳疃群蛷V度。
【激蕩人心的英雄大時代】
這是天崩地裂、改朝易代、濃墨重彩的二十年,楚漢之間生死對決,精彩博弈。這是讓人熱血沸騰、讓個性表露無遺的舞臺,劉邦的手腕,項(xiàng)羽的勇武,秦二世的殘暴,張良的謀略,李斯的奸詐,大澤鄉(xiāng)刑徒的絕望抗?fàn)帲w高的指鹿為馬……這些人物,這些事件,述說著那個金戈鐵馬、英雄際會的時代,見證著漢之勃興、秦之將亡的時代大變局。
【資深作家精心出品】
本書作者晏建懷先生是中國作協(xié)會員、株洲市作協(xié)副主席,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讀者》《意林》等報刊發(fā)表和轉(zhuǎn)載。作者熟讀秦漢歷史,所寫既言之有據(jù),行文亦如流水般順暢,時而令人拍案,時而令人深思,值得一讀。
天下興,有興之緣由;天下亡,有亡之道理。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但得人心之前,須先得人才,得人才是得人心的前提,更是得天下的保證,或可以說:得人才者得天下。 秦王嬴政下逐客令,李斯上書諫阻即止;嫪?dú)弊鱽y,嬴政震怒之下遷母太后趙姬于雍地,齊人茅焦一句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的勸誡,令嬴政馬上收回成命,迎歸趙姬;一介布衣尉繚獻(xiàn)計于秦,嬴政不僅紆尊降貴,以平等之禮相待,而且與尉繚同衣同食。不僅聽從他賂六國豪臣之計,還將他越次提拔為軍事長官。要想到這個時候,嬴政才不過一個剛剛二十出頭的小伙子,為得一人才,獲一良策,少恩而虎狼心的他,禮賢下士是如此甘心情愿,其識見何其高遠(yuǎn),其心胸何其開闊!正因?yàn)檫@種對人才的極度渴望、極度重視和超常規(guī)拔擢,六國之才盡為秦用,加上嬴政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內(nèi)修法度,外斗諸侯,乃有戰(zhàn)國擾攘,秦兼天下。 劉邦橫挑項(xiàng)羽,亡楚于垓下,得意之余,曾在洛陽南宮向群臣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xiàng)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認(rèn)為劉邦得之于與天下同利,人人歸心,項(xiàng)羽失之于妒賢嫉能,人心背離,將原因歸納為人心。劉邦卻不這么認(rèn)為,他說: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鎮(zhèn)守國家,供給糧餉,我不如蕭何。統(tǒng)百萬大軍,逢戰(zhàn)必勝,凡攻必取,我不如韓信。此三杰,我皆不如,但我能用好他們,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項(xiàng)羽連親近的亞父范增都不能用,因而失天下�?梢姡诘锰煜�,失天下這個命題中,劉邦認(rèn)為關(guān)鍵在人才,而非人心。 事實(shí)也是如此。劉邦起于鄉(xiāng)野,人單力薄,后奪取天下,靠的就是一個好漢三個幫,他深諳此道,且身體力行。在用人上,劉邦堅持五湖四海,從諫如流。他的手下:張良是貴族,韓信是平民,陳平是游士,蕭何是官差,灌嬰是布販,樊噲是狗屠,彭越是強(qiáng)盜,婁敬是車夫……可謂三教九流,形形色色,劉邦皆一視同仁,按功行賞,各盡所長。 在用人上,劉邦非但身體力行,甚至為得一人才而克己違心。舉事之初,雍齒窩里反,劉邦險遭不測,后來雍齒再來投靠,劉邦既往不咎。劉邦深惡儒生,凡儒生來訪,常把他們的帽子摘下溲溺其中,往里面撒尿。對談,動不動爆粗口,豎儒成了口頭禪,鄙視之心畢現(xiàn)。但當(dāng)儒生酈食其謁見,提出合義兵,誅無道之策,正躺在床上由倆侍女服侍洗腳的他,立刻一躍而起,穿戴整齊,待之如貴賓,虛心請教,言聽計從,與當(dāng)初同衣同食重用尉繚的嬴政何其相似乃爾!士為知己者用,這些人感恩劉邦,忠于劉邦,緊跟劉邦,聚是一團(tuán)火,散是滿天星,患難與共,赤膽相隨,遂有秦室亡,漢室興。 然而,光有人才便躺平無憂了嗎?非也。正如酈食其所言: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如果說攻城略地、爭雄逐鹿過程中人才是根本,那么四海歸一后的休養(yǎng)生息,平治天下,人心便是關(guān)鍵了。 這一點(diǎn),胡亥是極為典型的反例。他上位以后,在招賢納士、開疆拓土上沒有學(xué)到父親嬴政半點(diǎn),但在嚴(yán)刑酷罰上有過之而無不及,立刻露出了兇殘的一面。胡亥竊取帝位,做賊心虛,為消除兄弟姐妹間的猜疑,竟將兄弟十二人、姐妹十人鍛煉成獄,屠殺殆盡,加上之前被他矯詔逼死的兄長扶蘇,胡亥雙手,血淋淋沾滿了親人的鮮血。 對朝中文武百官,胡亥亦來了一次重新洗牌,他的理由是,老的知根底、擺資歷、難掌控,因此貶的貶、殺的殺,從戰(zhàn)功赫赫的蒙恬兄弟,到功勞卓著的左相李斯、右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秦始皇時的勛舊,除宦官趙高外,鞠治無遺,連坐者不計其數(shù)。親人大臣尚且如此,何況普天下的匹夫匹婦?更視如微塵草芥了。秦始皇晚年,本來就因折騰暴斂而天怨人怒了,胡亥上位后非但未及時扶顛持危,施以修復(fù)民心的德政,反將父親暴政中殘酷的部分變本加厲。對于曾惹眾怨、犯眾怒的秦始皇陵、阿房宮等勞民傷財工程,他征夫越多,督責(zé)越嚴(yán),因之家破人亡者不知凡幾;為滿足窮奢極欲的耳目之好,心志之樂,他將更加沉重的賦役強(qiáng)加在本已苦難深重的百姓頭上,橫征無度,敲骨吸髓,伴以嚴(yán)刑酷法,并以稅民深者為明吏殺人眾者為忠臣這種荒唐到恬不知恥的宣傳去蠱惑人,終導(dǎo)致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積于市,餓殍載道,死亡枕藉的慘狀。從此,眾叛親離,人心盡失,隨著一聲戍卒叫,江山萬里,毀于一旦。 秦始皇若地下有知,恐怕做夢都不會想到,他殫精竭慮建立起來、企望二世三世傳之萬世的偌大帝國,短短十五年便土崩瓦解,二世而亡。這種結(jié)果既在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失人心者失天下這一古訓(xùn),真乃亙古亙今顛撲不破的真理! 從嬴政的大一統(tǒng),到胡亥的大撒把,曾經(jīng)輝煌于世的大秦帝國轟然坍塌。旋即,諸侯蜂起,你死我活,楚漢拉鋸,爭雄天下,大家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昨日還是大富大貴的王侯,今日即淪為身陷囹圄的囚徒,或橫陳疆場的尸首;昨日還是出身卑賤的草莽,今日一躍成為振臂一呼、應(yīng)者云集的梟雄。無論是出身于貴胄還是起步于草莽,個個如紅眼的賭徒,將身家性命做后的孤注一擲。這些人中,有的一戰(zhàn)成王侯,有的一夜成新鬼,但無論結(jié)局如何,他們皆是那個時代的人杰或梟雄,如繁星點(diǎn)點(diǎn),至今還在歷史的萬古長空中熠熠閃爍。
晏建懷壬寅春于株洲淥口
晏建懷,中國作協(xié)會員,株洲市作協(xié)副主席。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讀者》《意林》等報刊發(fā)表和轉(zhuǎn)載,其文入選《盛世危言集》《中國雜文精選》《歷史深處的悲涼》等多種選本。出版歷史隨筆集《南宋不忍細(xì)看》《大宋美袍上的虱子》。
1.秦始皇的龍袍為什么是黑色的 / 001
2.秦始皇次東巡 / 003
3.行刺秦皇 / 007
4.張良之忍 / 010
5.歷代帝王都喜歡干的一件事 / 012
6.游方術(shù)士改變了中國讀書人的命運(yùn) / 015
7.歷史有時也是太監(jiān)締造的 / 018
8.殘暴的皇帝 / 021
9.借鬼舉事 / 024
10.赤帝之子 / 026
11.呂雉入獄 / 031
12.沛公 / 033
13.江東子弟兵 / 035
14.吳廣之死 / 038
15.張楚政權(quán)覆亡 / 041
16.劉邦遭遇窩里反 / 044
17.薛城會議 / 046
18.趙高四招把李斯打入陰曹地府 / 049
19.驕兵必敗/ 052
20.自取其禍/ 055
21.生擒王離/ 059
22.章邯降楚/ 061
23.高陽酒徒/ 064
24.四十六天的秦王 / 067
25.進(jìn)京的姿態(tài) / 070
26.鴻門宴因何而起 / 073
27.項(xiàng)伯報信 / 076
28.鴻門宴就是一場豪賭 / 079
29.項(xiàng)羽為何不稱帝 / 082
30.韓信拜將 / 086
31.漢中對 / 091
32.還定三秦 / 094
33.陳平的三個貴人 / 097
34.英雄不問出處 / 100
35.善將將者 / 103
36.豎子何能成名 / 107
37.妙計降魏豹 / 111
38.薄姬的傳奇人生 / 114
39.背水一戰(zhàn)/ 116
40.謁者隨何/ 120
41.王的伎倆/ 124
42.忠心抵不上流言 / 127
43.忠義英雄紀(jì)信 / 130
44.曹咎之咎 / 132
45.書生技癢亦多事 / 134
46.單項(xiàng)選擇 / 138
47.發(fā)小也坑爹 / 141
48.顧大局,贏天下 / 143
49.韓信的原則 / 146
50.樹未倒而猢猻散/ 149
51.天下至貞數(shù)虞姬/ 152
52.寧死不肯過江東/ 155
53.項(xiàng)羽為何顛倒眾生 / 158
54.打掃龍庭坐天下 / 161
55.齊人多死士 / 163
56.戰(zhàn)場上英雄,忠義上狗熊 / 166
57.恩將仇報/ 169
58.戍卒婁敬/ 171
59.臧荼反漢/ 173
60.韓信造反是個偽命題 / 176
61.有謙讓之風(fēng),懂進(jìn)退之理 / 180
62.分封仇人 / 182
63.父與子 / 185
64.儒生之諛 / 188
65.叔孫通的人才觀 / 191
66.草原雄鷹崛起 / 193
67.韓王信的三宗罪 / 196
68.白登山之圍 / 199
69.劉敬的三個點(diǎn)子 / 202
70.雙簧 / 204
71.忠信比生命更重要 / 207
72.劉邦的粗豪之習(xí) / 210
73.直臣周昌 / 212
74.被疑反的陳豨 / 215
75.韓信必死 / 218
76.厲害的嘴 / 221
77.冤大頭彭越 / 225
78.莽漢中的義士 / 228
79.謀略家陸賈 / 231
80.多行不義必自斃 / 238
81.神人之助/ 241
82.衣錦還鄉(xiāng)/ 244
83蕭何自救/ 247
84.劉邦臨終奇策 / 251
85.智者樊噲 / 254
86.陳平第七計 / 259
87.當(dāng)仁弱遇到狠毒 / 261
88.田生之謀 / 264
89.劉章的章法 / 267
90.比金錢更昂貴的是名節(jié) / 270
91.天子也要好家風(fēng) / 274
92.王者不受私 /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