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之旅》:美育 世界文化的角度,放眼十三大世界經(jīng)典博物館經(jīng)典作品,通過世界博物館藏品了解世界文化的異同,開闊眼界,建構文化美育的眼光與視野。 本書是基于湖北省教育規(guī)劃課題《新時代美育背景下的高校美術人文素質課程群建構與實踐》的延伸,將美育課程群分為三大部分:十三大博物館、十二大地方非遺民俗和紅色經(jīng)典美術、十二個紅色美術經(jīng)典。該課程群將美育 思政、美育 民族文化、美育 世界文化串聯(lián)起來打破術科的碎片化美育方式,形成較為完整的高校美術人文素質課程群的美育教學體系。而該套叢書正是配合高校美育課程群而撰寫的適合美育科普的系統(tǒng)教材讀本,具有較強的整合性和文化普及性,適用性較高。
本書適應當代大學生美育和人文教育要求,獲得省教育廳立項并獲得5個*和省部級項目課題的支持。形成較為完整的高校美術人文素質課程群的美育教學體系。而該套叢書正是配合高校美育課程群而撰寫的適合美育科普的系統(tǒng)教材讀本,具有較強的整合性和文化普及性,適用性較高。
總序以一種清晰明確的方式將學生的學校學習和校園之外的生活建立聯(lián)系,并幫助他們理解和欣賞世界的復雜性以及他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復雜性,明白我們所教的文理科內容為什么重要、如何與他們所面對的世界關聯(lián)在一起。哈佛大學通識教育報告小組確定了通識教育的新理念和課程方案 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稱作Liberal Arts Education,譯為自由技藝教育與博雅教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具有廣博知識的自由教養(yǎng)的人。古希臘羅馬時期提出的自由教育概念可以說是通識教育*早的雛形和發(fā)端。18世紀末的工業(yè)革命加速了高校學科的專業(yè)化,課程設置更趨向于實用性。而通識教育理念是20世紀初美國高等教育對世界的貢獻,為了彌補專業(yè)教育與職業(yè)主義的偏窄,通識教育作為自由教育的替代物被提出來。通識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永恒學習,這種學習能抽繹出人性中的共同要素,能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能將學生與人類文明的精華聯(lián)系在一起。由于通識教育旨在克服大學學術上的分裂和專業(yè)化,擴大學生視野,因此,在大學中設置綜合核心課程就成為加強通識教育的現(xiàn)實可行的良方。我國的通識教育是在《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的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啟動了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發(fā)展到21世紀的今天,中共中央、國務院曾多次發(fā)文對高等院校通識教育進行改革,且取得了顯著成效。而大學美術通識核心課程作為高等學校通識教育美育推行的藝術教育形式,是一種作為人文教育之中堅的藝術教育,它處在教育神經(jīng)中樞的敏感部位,意在貫通理智和情感,輻射各門學科,自然舉足輕重。很明顯,這種作為人文教育之中堅的藝術教育,注定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藝術教育。美育是審美的教育。美術教育是人類*早的文化教育活動之一,是美育的源頭。新時代國家美育提出*突出的四個要求:學校美育、中華精神、創(chuàng)新教育、面向全體。就全面的素質教育而言,藝術教育和審美教育廣泛、整合、融通,富有韻致,是全面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種教育方式,即全人藝術教育。美育作為新時代全社會和教育的核心關鍵詞,與社會的當代性和教育的時代性緊密相連。美育也成為塑造現(xiàn)代人格和改善人們生活的主要因素。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美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以高校美育教育為出發(fā)點,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播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有效促進新時期美育事業(yè)發(fā)展,在新時代美育背景下進行大學美術通識核心課程群的建設與實踐,是當前給我們當代美育工作者肩負起新時期美育普及工作提出的一項新的且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和任務。本套系列教材作為高等學校美育通識課程的范式教材具有典型性和試點性,充分貫徹*《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體藝〔2019〕2號)的指示: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作為學校美育培根鑄魂的基礎,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要在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提煉、轉化、融合上下功夫,讓收藏在館所里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藝術遺產(chǎn)成為學校美育的豐厚資源,讓廣大青年學生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中華文化變遷,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汲取中華文化藝術的精髓。叢書的編撰工作也正是本著上述文件精神進行。叢書全套共分為三本:第一本是《繪畫經(jīng)典作品中的紅色文化之旅》;第二本是《地域性非遺及民俗文化之旅》;第三本是《世界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之旅》。本套系列教材作為高校通識課程系列教材,與其他美育教材相比具有以下五大特色:一是國際視野與本土意識共存;二是傳承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并舉;三是文化理解與藝術表現(xiàn)協(xié)同;四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交互;五是審美鑒賞與批判反思同有。同時該叢書的*大亮點在于充分挖掘美術學科這塊富礦,發(fā)揮圖像學優(yōu)勢。正如中國古代畫論中所言: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叢書以作品為載體,將思政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加以編織重構,突顯美育文化的力量。本套美育通識系列教材的知識架構主要內容分為三塊,分別是美育 思政(《繪畫經(jīng)典作品中的紅色文化之旅》)、美育 民族文化(《地域性非遺及民俗文化之旅》)、美育 世界文化(《世界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之旅》),以此作為高校美術人文素質課程群的重要授課內容。叢書充分發(fā)揮美術圖像視覺直觀的優(yōu)勢,使其內容通過審美、鑒賞、實踐三條主線的串編得以展開,讓學生通過對美術史冊上經(jīng)典作品的品賞,了解美術所承載的人類文化,引領審美價值判斷。第一本,《繪畫經(jīng)典作品中的紅色文化之旅》:以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精神節(jié)點為依托,以畫為體,以史為魂,采摘其百年間的重要片段,如紅船精神、遵義精神、長征精神、抗日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qū)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繪畫經(jīng)典美術作品,講好黨的故事,通過美育與思政結合的方式來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紅色文化之旅的學習。第二本,《地域性非遺及民俗文化之旅》:以湖北地域特色非遺及民間藝術為依托,充分挖掘湖北作為楚文化的發(fā)祥地所孕育出的湖北民間美術作品,如楚國藝術(青銅器、漆器、編鐘樂器等)、漢川馬口窯、老河口木版年畫、隨州皮影、紅安繡花鞋墊、恩施西蘭卡普織錦、黃梅挑花、咸寧通山木雕、天門藍印花布等,通過美育課程向同學們展示荊楚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和審美情操。第三本,《世界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之旅》:以極具文化代表性的藝術文化為依托,精心挑選具有科學性、歷史性、文化性、藝術性的精美珍品,以獨特、厚重、豐富的內涵講述異域文化的藝術魅力。通過介紹中國美術館、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英國國家美術館、法國奧賽博物館、俄羅斯特列恰科夫畫廊、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等,以傳播世界文明為原則,立足世界藝術文化視域,拓展學生放眼世界的審美格局。基于以上三本通識美育教材,本著堅定自信、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三個理念來組合突顯美育的力量建構新時期美育背景下的高等學校美育通識課程群,旨在讓學生通過美育教育和藝術教育與主體抉擇共同構筑全人教育的藝術理念。此外,本套高等學校美育通識課程系列教材對師生而言具有很強的實操性,三本書的編寫十分注重思想意識和知識結構的架構搭建,采取認知漸進的方式逐層循環(huán)來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構思:其一,美育方法和課程措施如何通過適度的內容去搭建一個美育課程群的平臺;其二,三大人文美育內容如何采取審美、鑒賞、實踐三條主線展開,*大化呈現(xiàn)教學效果;其三,三大板塊的經(jīng)典專題以逐級嵌入式與課程有機結合,如何實現(xiàn)線下 線上互補式混合教學選修教學機制,構建數(shù)字資源專題庫共享平臺模式,逐漸形成永續(xù)循環(huán)的大學美術通識核心課程群的美育教學體系。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美育的價值、意義和重要性顯而易見。美育是一種文化傳播形式,正如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所說:文化像一棵樹一樣,過去的歷史作土壤,從那里吸收養(yǎng)分輸送給未來伸展的枝條,使其葉茂、開花、結果。 大學美術通識課程系列教材的價值和意義在于綜合培養(yǎng)一種人文素養(yǎng)、思辨能力和科學精神。通過大學美術通識課程群的拓展,在課程教學中實現(xiàn)個性化教育,從而打破高校教學集體人格平面化的模式。大學美術通識核心課程群采取逐級遞進和永續(xù)循環(huán)式的美育教學方式,實現(xiàn)以培育全人為目的的藝術教育的觀念和效應。同時,這套叢書也為新時代美育背景下的大學美術通識核心課程教學碎片化及點綴形式化提供重要的范式和思考。*后,我希望通過我們編寫的這套高等學校美育通識課程系列教材的引領和實踐,在我們的學生心靈中埋下一顆顆審美的種子,讓它們慢慢生根發(fā)芽,*終枝繁葉茂。劉 寅
劉寅,男,副教授、美術系系主任。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美術系,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師范學院美術系和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藝術設計系任教12年。出版著作4部,主編副主編教材2本,參編教材5部。油畫創(chuàng)作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展覽并獲獎,學術論文、評論文章及作品篇(幅)發(fā)表在《西安美術學院學報》、《湖北美術學院學報》、《山東藝術學院學報》、《廣西藝術學院學報》、《美術文獻》、《長江日報》、《武漢晨報》等。
第一章 美術館博物館概述
一、什么是美術館和博物館
二、為什么去美術館和博物館
三、 美術館、博物館與中國
第二章 美術館博物館的歷史由來及角色演進
一、西方美術館博物館的起源
二、近代美術館博物館在西方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三、19世紀美術館博物館事業(yè)在世界各地的發(fā)展
四、20世紀美術館博物館事業(yè)在西方的蓬勃發(fā)展
第三章 美術館博物館的核心價值與社會功能及本我需求
一、美術館博物館的核心價值
二、美術館博物館與歷史、文化的發(fā)展及社會功能擔當?shù)年P系
三、美術館博物館現(xiàn)代功能的轉化與國家文明及自我需求實現(xiàn)的關系
第四章 盤點世界享負盛名的美術館博物館
一、美術館、博物館成為世界各地著名城市的新地標和文化符碼
二、世界美術館博物館熱潮在時代的發(fā)展中升溫共生成長
三、世界著名的美術館博物館概覽
第五章 中國篇中國美術館
一、中國美術館概況
二、中國美術館的館藏分布及代表作品賞析
三、結語
第六章 俄羅斯篇特列恰科夫畫廊
一、特列恰科夫畫廊的歷史沿革及藝術簡況
二、特列恰科夫畫廊的館藏分布及代表作品賞析
三、結語
第七章 法國篇奧賽博物館
一、法國奧賽博物館的歷史由來與概況
二、法國奧賽博物館的館藏分布及代表作品賞析
三、結語
第八章 意大利篇烏菲齊美術館
一、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的歷史沿革和藝術概況
二、烏菲齊美術館的館藏分布及代表作品賞析
三、結語
第九章 德國篇慕尼黑老繪畫美術館
一、慕尼黑老繪畫美術的館歷史沿革和藝術概況
二、慕尼黑老繪畫美術館的館藏分布及代表作品賞析
三、結語
第十章 英國篇英國國家美術館
一、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歷史沿革和藝術概況
二、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館藏分布及代表作品賞析
三、結語
第十一章 荷蘭篇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一、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的歷史沿革和藝術概況
二、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的館藏分布及代表作品賞析
三、結語
第十二章 西班牙篇普拉多美術館
一、普拉多美術館的歷史沿革和藝術概況
二、普拉多美術館的館藏分布及代表作品賞析
三、結語
第十三章 美國篇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一、紐約古根海姆博物的館歷史概況
二、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館藏分布及代表作品賞析
三、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