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書古文 讀者對象:碑帖學習者
本書分為上下篇。上篇將書法碑帖學習所涉及的文字學、古代漢語的修飾學、音韻學、訓詁學、古代文體分類等相關基礎知識進行了系統(tǒng)講述。下篇精選了一些碑帖,在編錄時盡可能根據原碑帖或拓片進行釋讀,以求準確。將所錄碑帖內容用現代漢字呈現,為幫助讀者了解原帖所屬的字體、書法種類,按原帖碑文所屬書法種類將其分為“小篆”“隸書”“魏碑”等七個單元。
中國的書法具有極強的傳承性,書法的學習、研究和創(chuàng)作少不了依托古代的碑帖。我們在研學書法的技法時,大都關注于筆畫、字形和結構。的確,書法依托于漢字,漢字所特有的形是書法表現的重要形式。但漢字同時具有形聲義的特性,僅靠形的表現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學習書法也要懂得六書(漢字造字方法)。另外,書者抒也。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是一種情感的表現方式。臨摹書法時還需要解讀其書寫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掌握書法的意韻。 學習講求取法乎上,歷代書法家追慕學習的對象,自然是書法史中那些經典碑帖。因此,更好地理解古代碑帖的內容,了解作者或書者的經歷,了解其語境、文體的結構和韻律,是更好地學習書法的前提條件。人們常說,學習碑帖要三分臨、七分讀。說的就是在研究技法,掌握碑帖的用筆、結字和布局的同時,更要讀碑帖的內容。只有將要臨寫的碑帖流暢識讀并熟記于心,才能寫出氣連意暢的書法作品來。試想,如果對碑帖的內容理解不透,如何臨寫出碑帖特有的意韻?如何能很好地表現碑帖的情感? 然而,中國書法經典碑帖大都是古漢語,這給我們今天學習古代碑帖造成了一定的障礙。故此,我們編著了以古代經典碑帖注釋為主要內容的《書古文》一書,以期為書法學習者更好地學習書法提供助力。 書中精選了一些碑帖,在編錄時盡可能根據原碑帖或拓片進行釋讀,以求準確。因歷代碑帖殘損程度不一,個別湮滅不可識別的文字用□代替,帶外框的文字為疑似或據文意等補全的殘字,大篇幅湮滅殘損的文字用省略號代替,衍字點去的文字用小括號括起。原碑帖或拓片搜尋無果的則參照相關著錄進行校訂。因書中所錄碑帖均用現代漢字呈現,為了幫助讀者了解原帖所屬的字體、書法種類,我們將所錄碑帖按所屬書法種類分為“小篆”“隸書”“魏碑”等七個單元。書中的注釋在參考《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及相關書籍、文章的基礎上,力求簡明扼要,保證注釋的正確性和閱讀的連貫性。 春去秋來,幾易寒暑,本書終于定稿,雖精心打磨,仍恐掛一漏萬。不足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胡崇煒,遼寧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魯迅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曲阜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999年被《青少年書法報》評為“最佳中青年書法家”。2000年被遼寧省文聯(lián)、省書協(xié)授予“遼寧省優(yōu)秀中青年書法家”稱號。多次獲得國家書法展大獎,多次擔任全國書法展評委。
吳熙雨,書法教育專業(yè)碩士,遼寧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現任能發(fā)偉業(yè)集團總裁、沈陽科技學院書法課兼職教授。多次參加省市美術書法作品展并獲獎,發(fā)表書畫理論研究和評論文章數篇。其中,《激情創(chuàng)作 未來可期——全國第五屆青年書法篆刻展覽觀后》被核心期刊《中國書法》全文刊登,《宋尚意的書法美學啟示》一文獲遼寧省第七屆文藝評論獎。 前言 ……………………………………………………………………… 001 第一單元 金文 大盂鼎 …………………………………………………………………… 001 毛公鼎 …………………………………………………………………… 004 虢季子白盤 ……………………………………………………………… 008 石鼓文 …………………………………………………………………… 010 永盂 ……………………………………………………………………… 014 太師虘(cuó)簋 ………………………………………………………… 016 元年師兌簋 ……………………………………………………………… 017 小克鼎 …………………………………………………………………… 018 第二單元 小篆 嶧山刻石 ………………………………………………………………… 019 泰山刻石 ………………………………………………………………… 021 會稽刻石 ………………………………………………………………… 023 三墳記 …………………………………………………………………… 025 第三單元 隸書 曹全碑 …………………………………………………………………… 028 張遷碑 …………………………………………………………………… 034 禮器碑 …………………………………………………………………… 038 史晨碑 …………………………………………………………………… 043 乙瑛碑 …………………………………………………………………… 048 衡方碑 …………………………………………………………………… 051 華山廟碑 ………………………………………………………………… 056 西狹頌 …………………………………………………………………… 060 石門頌 …………………………………………………………………… 064 鮮于璜碑 ………………………………………………………………… 068 孔宙碑 …………………………………………………………………… 073 郙閣頌 …………………………………………………………………… 077
膽巴碑 …………………………………………………………………… 231 妙嚴寺記 ………………………………………………………………… 234 大唐中興頌 ……………………………………………………………… 237 老子列傳 ………………………………………………………………… 239 孔子廟堂碑 ……………………………………………………………… 241 第六單元 行書 蘭亭序 …………………………………………………………………… 250 集字圣教序 ……………………………………………………………… 253 祭侄文稿 ………………………………………………………………… 260 爭座位帖 ………………………………………………………………… 262 黃州寒食帖 ……………………………………………………………… 266 洞庭春色賦 ……………………………………………………………… 268 中山松醪賦 ……………………………………………………………… 270 韭花帖 …………………………………………………………………… 272 松風閣詩帖 ……………………………………………………………… 273 苕溪詩卷 ………………………………………………………………… 274 蜀素帖 …………………………………………………………………… 276 三希堂法帖 ……………………………………………………………… 280 洛神賦 …………………………………………………………………… 282 麓山寺碑 ………………………………………………………………… 286 第七單元 草書 平復帖 …………………………………………………………………… 291 十七帖 …………………………………………………………………… 292 書譜 ……………………………………………………………………… 297 古詩四帖 ………………………………………………………………… 308 自敘帖 …………………………………………………………………… 310 諸上座帖 ………………………………………………………………… 313 前言 ……………………………………………………………………… 001 第一單元 金文 大盂鼎 …………………………………………………………………… 001 毛公鼎 …………………………………………………………………… 004 虢季子白盤 ……………………………………………………………… 008 石鼓文 …………………………………………………………………… 010 永盂 ……………………………………………………………………… 014 太師虘(cuó)簋 ………………………………………………………… 016 元年師兌簋 ……………………………………………………………… 017 小克鼎 …………………………………………………………………… 018 第二單元 小篆 嶧山刻石 ………………………………………………………………… 019 泰山刻石 ………………………………………………………………… 021 會稽刻石 ………………………………………………………………… 023 三墳記 …………………………………………………………………… 025 第三單元 隸書 曹全碑 …………………………………………………………………… 028 張遷碑 …………………………………………………………………… 034 禮器碑 …………………………………………………………………… 038 史晨碑 …………………………………………………………………… 043 乙瑛碑 …………………………………………………………………… 048 衡方碑 …………………………………………………………………… 051 華山廟碑 ………………………………………………………………… 056 西狹頌 …………………………………………………………………… 060 石門頌 …………………………………………………………………… 064 鮮于璜碑 ………………………………………………………………… 068 孔宙碑 …………………………………………………………………… 073 郙閣頌 …………………………………………………………………… 07
集字圣教序 |導讀| 唐代僧人玄奘西行取經,歷盡千辛萬苦回到長安,在弘福寺專門翻譯梵經。唐太宗李世民為表彰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回國后翻譯三藏要籍的事跡,為玄奘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大唐三藏圣教序》,這便是《圣教序》的由來。當時還是太子的李治也撰寫了《述三藏圣記》一文!妒ソ绦颉烦晌暮,最初由褚遂良所書。為了使之永垂后世,唐太宗籌備將其刻于碑石流傳,又因為深愛王羲之書法,遂請弘福寺懷仁和尚擔任集字拼文工作。懷仁借內府所藏王羲之書跡,精心擇取,經過長達二十四年的苦心收集、拼湊,終成此碑。 全碑雖為集字作品,但無論氣息章法,還是姿態(tài)字形,均充分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自此以后,效集王羲之的字為碑刻者不斷出現,但歷來學習王羲之行書的人,都以懷仁《集字圣教序》作為最佳臨摹范本。
|原文| [李世民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像顯可征,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大之則彌于宇宙,細之則攝于豪厘。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顯,運百福而長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莫測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區(qū)區(qū)庸鄙,投其旨趣,能無疑惑者哉? 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F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廣被,拯含類于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難仰,莫能一其旨歸;曲學易遵,邪正于焉紛糾。所以空有之論,或習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時而隆替。 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xù)真,開茲后學。是以翹心凈土,往游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征。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愿達。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窮歷道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yè)。一乘五律之道,馳驟于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于口海。爰自所歷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yè)。引慈云于西極,注法雨于東垂。圣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干焰,共撥迷途;朗愛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yè)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嶺,云露方得泫其花;蓮出淥波,飛塵不能污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凈,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方冀茲經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 [李世民 敕答謝啟] 朕才謝珪璋,言慚博達。至于內典,尤所未閑。昨制序文,深為鄙拙。唯恐穢翰墨于金簡,標瓦礫于珠林。忽得來書,謬承褒贊。循躬省慮,彌蓋厚顏。善不足稱,空勞致謝。 [李治 述三藏圣記] 皇帝在春宮述三藏圣記。 夫顯揚正教,非智無以廣其文;崇闡微言,非賢莫能定其旨。蓋真如圣教者,諸法之玄宗,眾經之軌躅也。綜括宏遠,奧旨遐深。極空有之精微,體生滅之機要。詞茂道曠,尋之者不究其源;文顯義幽,履之者莫測其際。故知圣慈所被,業(yè)無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緣無惡而不剪。開法網之綱紀,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啟三藏之秘扃。是以名無翼而長飛,道無根而永固。道名流慶,歷遂古而鎮(zhèn)常;赴感應身,經塵劫而不朽。晨鐘夕梵,交二音于鷲峰;慧日法流,轉雙輪于鹿菀。排空寶蓋,接翔云而共飛;莊野春林,與天華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資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斂衽而朝萬國。恩加朽骨,石室歸貝葉之文;澤及昆蟲,金匱流梵說之偈。遂使阿耨達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阇(qí dū)崛山,接嵩華之翠嶺。竊以性德凝寂,靡歸心而不通;智地玄奧,感懇誠而遂顯。豈謂重昏之夜,燭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澤。于是百川異流,同會于海;萬區(qū)分義,總成乎實。豈與湯武校其優(yōu)劣,堯舜比其圣德者哉! 玄奘法師者,夙懷聰令,立志夷簡,神清齠齔之年,體拔浮華之世。凝情定室,匿跡幽巖。棲息三禪,巡游十地。超六塵之境,獨步迦維;會一乘之旨,隨機化物。以中華之無質,尋印度之真文。遠涉恒河,終期滿字。頻登雪嶺,更獲半珠。問道往還,十有七載;備通釋典,利物為心。以貞觀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譯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塵勞而不竭;傳智燈之長焰,皎幽暗而恒明。自非久植勝緣,何以顯揚斯旨。所謂法相常住,齊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儀之固。伏見御制眾經論序,照古騰今,理含金石之聲,文抱風云之潤。治輒以輕塵足岳,墜露添流,略舉大綱,以為斯記。 [李治 答沙門玄奘謝圣教序書] 治素無才學,性不聰敏。內典諸文,殊未觀攬。所作論序,鄙拙尤繁。忽見來書,褒揚贊述。撫躬自省,慚悚交并。勞師等遠臻,深以為愧。貞觀廿二年八月三日內府。 集字圣教序 |導讀| 唐代僧人玄奘西行取經,歷盡千辛萬苦回到長安,在弘福寺專門翻譯梵經。唐太宗李世民為表彰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回國后翻譯三藏要籍的事跡,為玄奘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大唐三藏圣教序》,這便是《圣教序》的由來。當時還是太子的李治也撰寫了《述三藏圣記》一文。《圣教序》成文后,最初由褚遂良所書。為了使之永垂后世,唐太宗籌備將其刻于碑石流傳,又因為深愛王羲之書法,遂請弘福寺懷仁和尚擔任集字拼文工作。懷仁借內府所藏王羲之書跡,精心擇取,經過長達二十四年的苦心收集、拼湊,終成此碑。 全碑雖為集字作品,但無論氣息章法,還是姿態(tài)字形,均充分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自此以后,效集王羲之的字為碑刻者不斷出現,但歷來學習王羲之行書的人,都以懷仁《集字圣教序》作為最佳臨摹范本。
|原文| [李世民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像顯可征,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大之則彌于宇宙,細之則攝于豪厘。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顯,運百福而長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莫測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區(qū)區(qū)庸鄙,投其旨趣,能無疑惑者哉? 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常現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廣被,拯含類于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難仰,莫能一其旨歸;曲學易遵,邪正于焉紛糾。所以空有之論,或習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時而隆替。 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xù)真,開茲后學。是以翹心凈土,往游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征。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愿達。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窮歷道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yè)。一乘五律之道,馳驟于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于口海。爰自所歷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yè)。引慈云于西極,注法雨于東垂。圣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干焰,共撥迷途;朗愛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yè)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嶺,云露方得泫其花;蓮出淥波,飛塵不能污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凈,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方冀茲經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 [李世民 敕答謝啟] 朕才謝珪璋,言慚博達。至于內典,尤所未閑。昨制序文,深為鄙拙。唯恐穢翰墨于金簡,標瓦礫于珠林。忽得來書,謬承褒贊。循躬省慮,彌蓋厚顏。善不足稱,空勞致謝。 [李治 述三藏圣記] 皇帝在春宮述三藏圣記。 夫顯揚正教,非智無以廣其文;崇闡微言,非賢莫能定其旨。蓋真如圣教者,諸法之玄宗,眾經之軌躅也。綜括宏遠,奧旨遐深。極空有之精微,體生滅之機要。詞茂道曠,尋之者不究其源;文顯義幽,履之者莫測其際。故知圣慈所被,業(yè)無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緣無惡而不剪。開法網之綱紀,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啟三藏之秘扃。是以名無翼而長飛,道無根而永固。道名流慶,歷遂古而鎮(zhèn)常;赴感應身,經塵劫而不朽。晨鐘夕梵,交二音于鷲峰;慧日法流,轉雙輪于鹿菀。排空寶蓋,接翔云而共飛;莊野春林,與天華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資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斂衽而朝萬國。恩加朽骨,石室歸貝葉之文;澤及昆蟲,金匱流梵說之偈。遂使阿耨達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阇(qí dū)崛山,接嵩華之翠嶺。竊以性德凝寂,靡歸心而不通;智地玄奧,感懇誠而遂顯。豈謂重昏之夜,燭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澤。于是百川異流,同會于海;萬區(qū)分義,總成乎實。豈與湯武校其優(yōu)劣,堯舜比其圣德者哉! 玄奘法師者,夙懷聰令,立志夷簡,神清齠齔之年,體拔浮華之世。凝情定室,匿跡幽巖。棲息三禪,巡游十地。超六塵之境,獨步迦維;會一乘之旨,隨機化物。以中華之無質,尋印度之真文。遠涉恒河,終期滿字。頻登雪嶺,更獲半珠。問道往還,十有七載;備通釋典,利物為心。以貞觀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譯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塵勞而不竭;傳智燈之長焰,皎幽暗而恒明。自非久植勝緣,何以顯揚斯旨。所謂法相常住,齊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儀之固。伏見御制眾經論序,照古騰今,理含金石之聲,文抱風云之潤。治輒以輕塵足岳,墜露添流,略舉大綱,以為斯記。 [李治 答沙門玄奘謝圣教序書] 治素無才學,性不聰敏。內典諸文,殊未觀攬。所作論序,鄙拙尤繁。忽見來書,褒揚贊述。撫躬自省,慚悚交并。勞師等遠臻,深以為愧。貞觀廿二年八月三日內府。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