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專升本考試考點(diǎn)精要·大學(xué)語文》包含山東省普通高校?茟(yīng)屆畢業(yè)生進(jìn)入本科階段學(xué)習(xí)招生考試要求的大學(xué)語文科目的基本內(nèi)容。本書結(jié)合山東省專升本考試范圍、試卷評分、重難點(diǎn)知識以及近15年考試試題, 由中公教育山東專升本考試研究院精心編寫。本書內(nèi)容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為古代文學(xué), 第二部分為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 第三部分為外國文學(xué), 第四部分為文學(xué)寫作。其中前三部分各包含兩章內(nèi)容, 第四部分包含五章內(nèi)容。全書體例劃分清晰, 層次合理。前三部分每一部分均選取各個(gè)時(shí)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按照先文史后作品的順序進(jìn)行。
章漢語基礎(chǔ)知識
▼歷年真題考查情況
歷年真題考查的漢語基礎(chǔ)知識涉及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和漢語常見的修辭手法,其中,對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所占比重較大,通常以釋詞題和翻譯題的形式進(jìn)行考查,偶爾會以單項(xiàng)選擇題的形式進(jìn)行考查。對漢語常見修辭手法的考查形式較為靈活,在單項(xiàng)選擇題中偶有涉及,在閱讀分析題中也會有所滲透。
▼備考指南
1.熟記文言文中常見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熟悉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意義,能夠結(jié)合具體文句分析詞語意思。
2.熟練掌握文言文翻譯方法,多讀、多練、多翻譯,做到翻譯準(zhǔn)確、語意通順。
3.熟悉漢語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能夠結(jié)合具體句子分析所運(yùn)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dá)效果。
節(jié)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
一、常見通假字和古今異義詞
1.通假字
所謂通假,就是在已有專用字的情況下不用專用字,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專用字的現(xiàn)象。原本專用的字叫本字,用來代替本字的字稱為通假字。
古代漢語中常見的通假字如下。
【案】同“按”,審察,察看。例如: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伯】同“霸”。例如:齊桓任戰(zhàn)而伯天下。(《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頒】同“斑”。例如: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
【倍】同“背”,背叛,背棄。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司馬遷《鴻門宴》)
【拂】同“弼”,輔佐。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辟】同“避”,躲避。例如:姜氏欲之,焉辟害?(《鄭伯克段于鄢》)
【辯】①同“辨”,區(qū)別。例如:此小大之辯也。(莊子《逍遙游》)②同“變”,變化。例如: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莊子《逍遙游》)
【辨】同“辯”,辯駁。例如: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同“哺”,給食物吃。例如:國之孺子之游者,無不也,無不歠也,必問其名。(《勾踐滅吳》)
【材】同“才”,才能。例如:遠(yuǎn)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采】同“彩”。例如: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齊桓晉文之事》)
【倉】同“蒼”。例如: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客皣L”,曾經(jīng)。例如:及巡起事,嵩常在圍中。(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唱】同“倡”,倡導(dǎo),發(fā)起。例如: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xiàng)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沈】同“沉”。例如:將焚宗廟,系妻孥,沈金玉于江。(《勾踐滅吳》)
【疇】同“儔”,同類。例如: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荀子《勸學(xué)》)
【絀】同“黜”,指被罷免官職。例如: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司馬遷《屈原列傳》)
【歠】同“啜”,給水喝。例如:國之孺子之游者,無不也,無不歠也,必問其名。(《勾踐滅吳》)
【錯(cuò)】同“措”,放置。例如:以君為長者,故不錯(cuò)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厝】同“措”,放置,安放。例如:一厝朔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卒】①同“猝”,突然。例如: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軾《留侯論》)②同“萃”,聚集。例如: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莊子《秋水》)
【趣】①同“促”,驅(qū)使,派。例如:趣使使下令。(司馬遷《孫子吳起列傳》)②同“趨”,趨向。例如: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司馬遷《孫子吳起列傳》)③同“取”,拿,取得。例如: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王羲之《蘭亭集序》)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如: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弟】同“第”,但,只管。例如: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司馬遷《孫子吳起列傳》)
【而】①同“爾”,你,你的。例如:而翁歸,自與汝覆算耳。ㄆ阉升g《促織》)②同“能”,才能。例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莊子《逍遙游》)
【爾】同“耳”,罷了。例如:無他,但手熟爾。(歐陽修《賣油翁》)
【反】①同“返”,返回。例如:責(zé)畢收,以何市而反?(《馮諼客孟嘗君》)②同“返”,往返。例如: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馮諼客孟嘗君》)
【匪】同“非”,不是。例如: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詩經(jīng)·氓》)
【不】①同“否”,表示詢問。例如: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行》)②同“否”,不。例如: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伏】同“服”,保持。例如: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俛】同“俯”,彎腰,俯身。例如:韓厥俛定其右。(《鞌之戰(zhàn)》)
【拊】同“撫”,撫慰,安撫。例如: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馮諼客孟嘗君》)
【共】①同“供”,供給。例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②同“拱”,環(huán)抱,環(huán)繞。例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矜】同“鰥”,老而無妻。例如:矜、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大道之行也》)
【蓋】①同“盍”,難道。例如:人生世上,勢位富厚,蓋可以忽乎哉?(《蘇秦始將連橫說秦》)②同“盍”,何不。例如:蓋亦反其本矣。(《齊桓晉文之事》)
【衡】①同“橫”,梗塞,不順。例如: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生于憂患,死于安樂》)②同“橫”,與“豎”相對。例如: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魏學(xué)洢《核舟記》)
【惠】同“慧”,聰明。例如:甚矣,汝之不惠。ā队薰粕健罚
【還】①同“環(huán)”,繞。例如: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荊軻刺秦王》)②同“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例如: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疾】同“嫉”,痛恨,厭惡。例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
【賈】同“價(jià)”,價(jià)格。例如: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柳宗元《鈷潭西小丘記》)
【簡】同“檢”,挑選,選擇。例如: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諸葛亮《出師表》)
【介】①同“甲”。例如:不介馬而馳之。(《鞌之戰(zhàn)》)在本句中,“介”意為“為……披上甲”。②同“芥”,小草。例如:孟嘗君為相數(shù)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jì)也。(《馮諼客孟嘗君》)
【藉】同“借”,借給,給予。例如: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李斯《諫逐客書》)
【靖】同“敬”,恭敬。例如:靖共爾位,好是正直。(荀子《勸學(xué)》)
【舊】同“久”,長久。例如: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舊矣。(汪琬《傳是樓記》)
【與】①同“舉”,推舉。例如: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大道之行也》)②同“歟”,語氣詞。例如: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距】同“拒”,據(jù)守。例如: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司馬遷《鴻門宴》)
【具】同“俱”,全,皆。例如: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
【決】同“訣”,辭別,告別。例如: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班固《蘇武傳》)
【闕】①同“掘”,挖。例如: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鄭伯克段于鄢》)②同“缺”,空隙,缺口。例如: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酈道元《巫山巫峽》)③同“缺”,缺陷。例如: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龜】同“皸”,皮膚凍裂。例如: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莊子《五石之瓠》)
【伉】同“抗”,抗衡。例如:廷說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羸】同“縲”,纏繞。例如:羸縢履,負(fù)書擔(dān)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愧色。(《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隴】同“壟”,高地。例如: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愚公移山》)
【離】同“罹”,遭受。例如:進(jìn)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屈原《離騷》)
【繆】同“繚”,盤繞,圍繞。例如: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蘇軾《前赤壁賦》)
【虜】同“擄”,被俘。例如: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謾】同“漫”,空,徒然。例如:我報(bào)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李清照《漁家傲》)
【免】同“娩”,分娩。例如:將免者以告,公令醫(yī)守之。(《勾踐滅吳》)
【冥】同“溟”,海。例如: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莊子《逍遙游》)
【莫】同“暮”,晚,遲。例如: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內(nèi)】同“納”,接納。例如: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李斯《諫逐客書》)
【】同“懦”,懦弱。例如:文倦于事,憒于憂,而性愚。(《馮諼客孟嘗君》)
【泮】同“畔”,邊,岸。例如: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詩經(jīng)·氓》)
【畔】同“叛”,背叛。例如: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班固《蘇武傳》)
【奉】同“捧”,捧著。例如:奉觴加璧以進(jìn)。(《鞌之戰(zhàn)》)
【被】同“披”,披著。例如: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
【馮】同“憑”,乘。例如: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蘇軾《前赤壁賦》)
【禽】同“擒”,擒獲。例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詘】同“屈”。例如: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蘇秦始將連橫說秦》)在本句中,“詘”為使動(dòng)用法,意為“使屈服”。
【取】同“娶”。例如: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取。ā犊兹笘|南飛》)
【卷】同“拳”,拳頭。例如: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卷。(司馬遷《孫子吳起列傳》)
【紉】同“韌”,堅(jiān)韌。例如: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孔雀東南飛》)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彎曲。例如: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荀子《勸學(xué)》)
【女】同“汝”,你。例如:吾何以傳女曹哉?(汪琬《傳是樓記》)
【參】同“三”。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