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心理治療師的臨床指南,更是心理咨詢者的可靠良方。本書對主體間自體心理學(ISP)的理論及其臨床應用進行了全面的概述,讀者將深入了解過去半個世紀以來該學科發(fā)展最具生活指導意義的內容。
本書保留了自體心理學開創(chuàng)者科胡特對自體和自體經(jīng)驗的強調,后繼研究者史托羅樓和阿特伍德將精神分析情境概念化為一個主體間場,治療師與咨詢者各自不同的體驗世界在這個場域交匯,二者在其中平等參與最深層的人際互動,進而獲得成長和轉變的機會。
創(chuàng)傷、成癮、哀悼、兒童治療、夫妻治療、性行為、自殺和各種嚴重病癥也在作者的書寫之列。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提供了一個統(tǒng)一的、全新的理解心理生活的模型,用理論的力量把人們內心的層層糾纏重新疏通,指導人們在動態(tài)的人際關系中尋找平衡。
對于在該領域工作的人,以及對心理學和心理咨詢感興趣的讀者,這會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書。
本書賣點
- 中文版緊追英文原版,時隔四年引進、翻譯、編校、打磨,正式出版。
- 自體心理學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的最新進展,理解心理生活的全新模型,精神分析與人本主義結合發(fā)展的當代呈現(xiàn)。
- 呈現(xiàn)自體心理學開創(chuàng)者海因茨·科胡特的心理學思想,重視人的經(jīng)驗感知以及由此建立起的自體感;介紹后繼研究者在此基礎上加入的主體間性,強調心理治療師與咨詢者各自不同的體驗世界彼此交匯的重要性,二者在其中平等參與最深層的人際互動,共同獲得成長的機會。
- 這不是一本晦澀難懂的理論書,而是一部指導你在日常生活的原野中尊重自我直覺、感性、不足,并從中不斷錨定自我、接納自我的友鄰之書。遭遇困惑時,不要懷疑讓你成其為你的東西,我們的自體感就是在流動的關系、生活和對不斷向前的腳步中形成并穩(wěn)固的。
- 知名自體心理學研究者王賀春專業(yè)翻譯;自體心理學家徐鈞作序推薦;資深心理咨詢師張沛超、崔慶龍共讀期待。
編輯推薦
在一個理論中深深活過,自我才有轉化的可能。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就是這樣一個理論,其開創(chuàng)者海因茨·科胡特及其后繼研究者看到經(jīng)典精神分析對人的功能性的強調,而忽視了人對自己的一系列復雜體驗和幻想,人能夠時刻確定自己是誰,其信念、感受、記憶和價值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這些,并非一成不變,它們藏在我們對人對事的體驗之中,并深嵌在流動的關系之中。這一反經(jīng)典精神分析將人框定在一套先入為主的理論中的模式,付諸說服、講道理的方式,令其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就是在對人的價值不斷肯定與挖掘的基礎上誕生的,它補充與革新的是心理咨詢師的姿態(tài)和咨詢者,甚或每一個個體對自我體驗的認同。
這本書能夠讓我們看到理解共情接納這樣的品質在成長與生活中的重要性,而這也是咨詢師能提供給咨詢者最好的情感幫助。如同書名告訴我們的,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是精神分析的新發(fā)展,它開拓了審視人心理生活的另一種視角,當生活出現(xiàn)問題時,不要懷疑那些令你成其為你的東西,也不要恐懼現(xiàn)狀無法改變,我們的內聚力就是在一次又一次流動的體驗中產生的,而我們每向前一步,我們的自體感就會更堅實一些。這不是一本晦澀難懂的理論書,而是一部指導你在日常生活的原野中尊重自我直覺、感性、不足,并從中不斷錨定自我、接納自我的友鄰之書。
前言
本書是對現(xiàn)代精神分析中最通用和最有用的模型之一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的介紹。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將自體心理學的核心思想與主體間性理論完全整合到了一個綜合框架之中。為臨床醫(yī)生理解和治療病人、參與分析師與病人的二元互動場、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社交互動提供了工具。最重要的是,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觀點闡明了精神分析關系的基本動力學。
本書的作者都是臨床分析師,在過去的 30 年里共同發(fā)展了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模式,這在臨床實踐中發(fā)揮了巨大的治療作用,通過臨床實踐的反復嘗試和試錯,通過我們之間的深入對話,提煉出了許多核心概念。我們曾作為 TRISP 和其他幾家精神分析培訓機構的教師教授過這種模式,培訓了數(shù)十名心理動力學治療師和精神分析師候選人。他們都成了卓有成效的臨床(心理)醫(yī)生。我們正是出于分享我們的知識和臨床經(jīng)驗的目的寫了這本書。
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海因茨·科胡特對精神分析進行了重大修改。一系列著作闡述了他所謂的自體心理學的基本原則,而且科胡特也引發(fā)了一場運動,一個致力于完善、應用和推廣他的精神分析新思想的新群體應運而生。自體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是自體的概念和自體客體移情。科胡特發(fā)現(xiàn),人們?yōu)榱税l(fā)展自體或自體體驗,需要關照環(huán)境以提供某些體驗:鏡映驗證、理想化和密友自體客體體驗。弗洛伊德和傳統(tǒng)精神分析堅持認為,病人會把分析師當作他們投射內部沖突的對象。而科胡特認識到,不僅如此,病人還需要分析師幫助他們執(zhí)行以前未完成的發(fā)展功能(即自體客體功能),在脫離正常軌道的地方恢復自體發(fā)展。這種
對情緒發(fā)展的理解導致了精神分析治療實踐方式的根本轉變。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羅伯特·史托羅樓和喬治·阿特伍德認為,傳統(tǒng)精神分析模型把人的心靈看作是孤立的、個人的,而這是不準確的,也是具有誤導性的。他們提出了另一種理論:主體間性理論。理解人類的心理生活,不可分割地根植于人們所感受到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因此,史托羅樓和阿特伍德認為,所有的心理現(xiàn)象,從健康的情緒到最嚴重的情緒障礙,都只能在它們所發(fā)生的主體間背景中去理解。他們將精神分析情境概念化為一個主 體間場,由病人和分析師組織不同的體驗世界所構成(Stolorow,Atwood & Brandchaft,1987)。病人和分析師的主體間場參與最深層的人際互動,進而提供了成長和轉變的機會。
當史托羅樓和阿特伍德加入自體心理學運動后,他們試圖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模型,這個模型建立在主體間理論和自體心理學的原則之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主體間性理論放棄了自體心理學的核心臨床思想,特別是自體客體移情,而是演變成了主體間系統(tǒng)理論。而自體心理學繼續(xù)關注自體經(jīng)驗的變遷,逐漸使科胡特的許多思想適應了關系精神分析的新視角。
話雖如此,本書的作者們仍然在繼續(xù)進行重要的整合工作,將自體心理學的關鍵臨床概念與主體間性理論的基本理論洞見相結合、發(fā)展出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我們已經(jīng)展示了兩種模式之間的完美兼容性,以及其如何增進了對方的理解和臨床效果,進而我們可以發(fā)展出高效臨床實踐新平臺的想法。而且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對這兩種理論進行了重要的臨床補充,提出心理成長和發(fā)展不僅發(fā)生在分析自體客體聯(lián)系破裂之時(正如科胡特最初概念化的那樣),促進新生的心理健康也可以通過正在進行的和持續(xù)的自體客體聯(lián)結本身,以及對前緣的詮釋和理解來獲得。也就是說,持續(xù)的自體客體聯(lián)結本身就是有治療作用的。臨床醫(yī)生按照主體
間自體心理學模式調諧式的參與,或與病人討論和探索促進新生的前緣,也會促進心理結構的新生和鞏固。在治療過程中,當談到前緣及其作用時,病人既不會感到羞恥,也不會體驗到分析師把病人的進步歸功于自己;治療的重點放在兩者之間的互動過程上,分析師和病人之間的健康聯(lián)系也得到重視。
這是一本入門書,以綜合的、實用的、相對易于掌握的方式介紹了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對剛開始工作的臨床醫(yī)生(心理治療師或心理咨詢師)會非常有用。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關鍵概念是:主體間場、自體客體、重復性移情,以及后緣和前緣。然而,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模式的瀟灑掩蓋了它能夠靈活理解和治療各種各樣的臨床情況。更資深、經(jīng)驗更豐富的臨床醫(yī)生也將在本書中找到一種對重要的精神分析模式的清晰介紹,一種提高和賦能精神分析實踐的視角。
換句話說,盡管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是心理治療實踐和人際關系的精煉模式,但它也是實用且有效的,充滿了讀者可以很容易地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治療實踐中的臨床概念和想法。
以下是本書結構的概述?偟膩碚f,我們將本書設計為導論,旨在讓讀者對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本書不是學術著作,而是臨床指南。如果讀者希望對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理論基礎進行更廣泛和更深入的討論,我們也向您推薦了參考文獻。在本書中,我們做了適當?shù)奈墨I綜述,以便把我們的想法放在前輩貢獻和理論發(fā)展的來龍去脈中。每一章都條理清晰地總結了主體間自體心理學中某個領域的理論,加之以深入的臨床案例;除介紹性章節(jié)外,全書均采用這種模式。我們希望這是一種具有工具性質的方式,易于讀者應用到自身日常心理治療實踐之中。本書首先介紹了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理論,由多位作者共同編寫:先回顧了一下歷史,隨后討論了自體心理學和主體間性理論,它們的整合構成了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第 2 章(由凱倫·羅澤和阿維娃·羅德共同撰寫)探討了共情在主體間自體心理學中的作用。共情是一種理解的方式,也是成長和療愈之源。第 3 章(也由凱倫和阿維娃共同撰寫)討論了移情的復雜性,從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去看移情的多個維度和功能。第 4 章(由彼得·B. 齊默爾曼撰寫)是對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治療作用理論的擴展討論。第 5 章(由阿維娃·羅德撰寫)介紹了一個涉及面很廣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將第 4 章的想法應用于臨床實踐。第 6 章(由喬治·哈格曼和蘇珊娜·威爾共同撰寫)涉及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所說的后緣工作,這意味著應對可能會阻礙治療進展的重復性的恐懼和防御。緊隨其后的第 7 章(由哈里·保羅、彼得·B.齊默爾曼和喬治·哈格曼共同撰寫)討論了前緣工作,即移情中促進發(fā)展、構成治療變化驅動因素的方面。在這些導論性章節(jié)之后,是關于將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應用于各種臨床挑戰(zhàn)的章節(jié):憂郁和抑郁癥(彼得·B. 齊默爾曼)、成癮(哈里·保羅)、兒童治療(凱倫·羅澤)、夫妻治療(南希·?怂购吐芬咨·利文斯頓)、關于性的話題(戈登·鮑威爾),以及對一名想要自殺的病人的治療(勞拉·迪安吉羅)。
在編寫過程中,我們選擇深入研究一些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基本的、具有臨床實用性的想法。這是本書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向讀者介紹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一些關鍵概念,然后詳細闡述這些概念在相關主題上的應用,例如移情、自體客體轉移、治療作用、抑郁、成癮等。正如你將看到的,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這些基本概念主體間場、建設性移情和重復性移情、前緣和后緣每次不僅從作者的角度來看待它們,也展示它們如何應用于臨床實踐的各個領域。事實上,我們相信這本書的真正價值在于,通過列舉大量、詳細的臨床實例闡明了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核心思想。我們希望,通過采用這種方法,讀者將越來越了解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概念、把它們更為有效地應用于心理治療實踐當中,以提高臨床療效。最后,我們希望這本書能鼓勵讀者使用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視角,以一種新的方式思考自己在臨床過程中的角色,領會主體間場的豐富復雜性。
最后,編輯和作者們保證,在本書的所有病例報告中,對病人和所有其他人員的身份都做了特殊處理。有些是綜合報告,將不同的人的細節(jié)結合起來,但這些也是經(jīng)過了處理的。一些情況下,病人已經(jīng)審查并批準了病例報告,且報告以匿名的方式編寫。本書的作者是一些在紐約都會區(qū)執(zhí)業(yè)的資深精神分析師,他們都隸屬于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基金會的培訓與研究中心(TRISP),要么是那里的畢業(yè)生,要么是那里的教師。在過去的 30 年里,就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核心概念和臨床應用模式,他們進行了合作、討論、督導和咨詢。作為正在進行的 TRISP 系列研討會的講師,他們都積極參與了主體間自體心理學模式的精細打磨、完善和推廣。本書標志著這些分析師第一次嘗試將主體間自體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匯集成書,以簡明、清晰且實用的導論性讀物的形式與讀者進行交流。
喬治·哈格曼
哈里·保羅
彼得·B. 齊默爾曼
主編簡介:
喬治·哈格曼(George Hagman),臨床社會工作者和精神分析學家。他是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培訓和研究中心、韋斯特切斯特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研究中心的成員和教師,已發(fā)表多篇關于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藝術和喪親的論文與專著。
哈里·保羅(Harry Paul),博士,臨床心理學家,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協(xié)會(IAPSP)國際理事會成員,紐約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培訓和研究機構的創(chuàng)始成員、前主席。
彼得·B. 齊默爾曼(Peter B. Zimmermann),博士,紐約主體間自體心理學培訓研究機構的創(chuàng)始成員、督導員,紐約全國精神分析心理學協(xié)會培訓學院現(xiàn)任主席、高級教師。
譯者簡介:
王賀春,北京大學神經(jīng)科學博士,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協(xié)會(IAPSP)會員,資深自體心理學取向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