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山莊》譯本序
赫爾曼·黑塞(18771962)是二十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的歐洲作家之一。文學史家都把他同另一位德語作家托馬斯·曼相提并論。他們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迥然不同,精神卻有血緣關(guān)系。他們都堅執(zhí)著歐洲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并由此出發(fā)來觀察社會與人生;他們的作品的主人公多半是文藝家,所表現(xiàn)的也多半是文藝家的厄運,并進而反映出現(xiàn)代資本主義社會對文化、對精神、對人的尊嚴、對人的健康與完美的發(fā)展的危害與摧殘。他們所憧憬的,也是德國古典派作家,尤其是歌德所提倡、所憧憬的。不同的是,在黑塞心中有著對東方、對印度與中國的精神文化的深情的向往,尤其在中國的古代智慧中,黑塞看到了可以用以醫(yī)治歐洲時代病的良方。
一九○四年,黑塞的第一部小說《彼得·卡門青德》由著名的柏林費舍爾出版社出版,并給這位還在故鄉(xiāng)、在符騰堡卡爾夫鎮(zhèn)一家舊書店當伙計的青年作者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小說寫一個在高山農(nóng)村中長大的少年,進城求學,成為作家,厭倦了都市文明,去到民間,懂得了愛他人的道理,最后回到故鄉(xiāng),返歸自然和淳樸天性的人們中去。這部小說一版再版,它仿佛一股清風,在當時為物質(zhì)至上主義所左右的一代青年頭上拂過。黑塞由此開始了自由創(chuàng)作的作家的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住在瑞士伯爾尼的黑塞在報上發(fā)表文章《啊朋友,不要這種聲音》。這是席勒的詩《歡樂頌》里的名句,后由貝多芬用在《合唱交響曲》(第九)中,此時,它又被黑塞用來呼吁各交戰(zhàn)國正在為戰(zhàn)爭搖旗吶喊的作家們保持理智。他的祖國德國的二十幾家報刊圍攻他,把他罵作叛國者。他被偷聽、監(jiān)視、偵查。他沒有動搖,并表明自己屬于未被卷入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旋渦的少數(shù)歐洲作家之列。
......
赫爾曼·黑塞(18771962),德國作家,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荒原狼》《輪下》《奚達多》《納爾奇思和歌爾得蒙》等。黑塞深受佛道等東方思想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他的作品風靡世界,受到幾代年輕讀者喜愛。
譯者:
胡其鼎(19392013),德語文學翻譯家,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yè),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室編審。譯有黑塞的《彼得·卡門青德》《格特露德》《駿馬山莊》,君特·格拉斯的《鐵皮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