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古代名人》分為唐宋名人;明代名人;清代名人三部分內容。
“嶺南文化書系”由《廣府文化叢書》、《潮汕文化叢書》及《客家文化叢書》三大叢書共30種讀本組成,歷史勝跡、民居建筑、地方先賢、方言詞曲、工藝美術、飲食風尚無所不有,試圖從地域分類的角度完整展現(xiàn)嶺南文化的風貌和精髓。
五嶺以南,素稱嶺南,嶺南文化即嶺南地區(qū)的人民千百年來形成的具有鮮明特色和綿長傳統(tǒng)的地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偏處一隅,嶺南文化在秦漢以前基本上處于自我發(fā)展的階段,秦漢以后與中原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明清以至近代,域外文化不斷傳入,西學東漸,嶺南已經(jīng)成為傳播和弘揚東西方文明的開路先鋒,涌現(xiàn)出了如陳白沙、梁廷□、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一大批時代的佼佼者。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嶺南再一次成為試驗田和橋頭堡,在全國獨領風騷。
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嶺南文化形成了兼容、務實、開放、創(chuàng)新等諸多特征,為古老的中華文化的豐富和重構提供了多樣態(tài)的個性元素和充沛的生命能量。就地域而言,嶺南文化大體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三大板塊,而以屬于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為核心和主體。為了響應廣東省委、省政府建設文化大省的號召,總結嶺南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促進嶺南文化研究和傳播的繁榮,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學出版社組織省內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編寫了這套《嶺南文化書系》,該書系由《廣府文化叢書》、《潮汕文化叢書》及《客家文化叢書》三大叢書共30種讀本組成,歷史勝跡、民居建筑、地方先賢、方言詞曲、工藝美術、飲食風尚無所不有,試圖從地域分類的角度完整展現(xiàn)嶺南文化的風貌和精髓。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圖做到闡述對象的個性與共性相統(tǒng)一,學術性與通俗性相結合,圖文并茂,雅俗共賞。我們希望這30種圖書能夠成為介紹和宣傳嶺南文化的名片,為嶺南經(jīng)濟和文化建設的再次騰飛提供可資借鑒的精神資源。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系曾獲批為2009年度“廣東省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在項目申報和叢書編寫過程中,廣東省委宣傳部的領導多次給予指導,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大學、韓山師范學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韶關學院、嘉應學院以及暨南大學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我們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嶺南文化書系》編委會
2011年6月18日
嶺南文化書系·前言
唐宋名人(9人)
陳元光
大顛
趙德
王大寶
鄭南升與郭叔云
馬發(fā)
張達和陳璧娘
明代名人(10人)
薛侃
翁萬達
林大欽
林大春
鄭曼
林熙春
蕭端蒙
唐伯元
郭之奇
林阿鳳
清代名人(5人)
鄭大進
鄭昌時
丁日昌
方耀
曾習經(jīng)
參考文獻
后記
唐高宗總章二年(669),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事稍停,處于較為和平的時期。但是在泉州和潮州之間卻發(fā)生了“蠻獠嘯亂”。當時,這一區(qū)域開發(fā)的程度遠不及周邊浙江、江西等地區(qū),這里居住著眾多的南越少數(shù)民族,也即史書所稱的“蠻獠”。他們在其首領苗自成、雷萬興的帶領下,聚眾為亂,影響著唐王朝的邊疆統(tǒng)治。
為了維護地區(qū)安定,朝廷派陳元光的父親陳政率部到、舊綏安縣地戍衛(wèi)。陳政是當時廣州揚威府屬下的歸德將軍,擁有一支私人的武裝力量,且做事“剛果敢為”,在地方上具有很高的聲望,被當?shù)匕傩論頌榈胤绞最I。陳政、陳元光父子到任后,由于手下兵力不足,只能與蠻獠部隊相持對抗,并沒有一舉平定這場嘯亂。為了完成朝廷的平定策略,陳氏父子便扎寨柳營江西部,對嘯亂的土著居民“恩威并著”,使得部分嘯亂的土著人紛紛歸附。在政治策略有效實施后,為了進一步平定這場嘯亂,陳氏父子又移師漳浦,肅清尚未歸降的潮州土著。他們在軍事上對盤踞山林的土著人實行封鎖政策,在交通要道上設立關塞。其后又屯兵于梁山之南,對嘯亂土著人施加壓力。這一策略果然奏效。在隨后的戰(zhàn)斗中,陳氏軍隊高奏凱歌,節(jié)節(jié)勝利,迫使蠻獠不得不逃人深山之中。平蠻之戰(zhàn)取得初步勝利。
為了加強軍事實力,陳元光父子招募民兵,遂“得五十八姓”。陳元光父子將這些軍民遷徙到云霄一帶,并實行屯田政策,組織他們開墾耕作,遇到戰(zhàn)事,則“共為聲援”。這一政策無疑對地區(qū)的開發(fā)有著深遠的意義。
關于“五十八姓”的說法,歷來頗有爭論。向來認為這是陳元光陷入困境退守九龍江時向朝廷上表請援,朝廷派其兩位兄長陳敏、陳敷從中州帶來5 600名府兵,其中軍校共計58姓。部隊趕到浙江時,陳敏、陳敷不幸患病身亡,再由陳政的母親魏氏帶領,南下與陳政父子會合,部隊力量的壯大為后來平定嘯亂奠定了基礎。當然這一說法現(xiàn)在爭論很多,有學者認為按照唐朝以前的慣例,大軍長驅千里,翻山越嶺直赴嶺南這是不正常的,加上當時潮州一帶人口稀少,無法募集到這么龐大的部隊。更有學者認為,按照唐代的兵制、官制,陳政、陳元光父子不可能從光州率領府兵人閩,更可能的是就地招募。至于歷史事實到底是怎樣的,還需要更多學者的研究和考證。但不管怎樣,陳政、陳元光募集軍民這一事實倒是很少引起爭論的。這支龐大的部隊按照唐代的制度,兵農(nóng)合一,他們不但保衛(wèi)地方的安全,還參與地方的勞動,對于開發(fā)本區(qū)域產(chǎn)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
被趕往深山老林中的嘯亂土著人并不甘心戰(zhàn)事失利,因此平亂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著。到唐高宗儀鳳二年(677),陳政在戰(zhàn)斗中罹難身亡。陳元光即代父位,任懷化大將軍嶺南行軍總管,帶領部隊繼續(xù)征戰(zhàn)。時年,陳元光僅2l歲。
由于常年居住嶺南,對地理和氣候熟悉,且常年隨父親征戰(zhàn)無數(shù),戰(zhàn)爭經(jīng)驗豐富,治軍有方,再加上部眾適應嚴酷的氣候,驍勇善戰(zhàn),陳元光的部隊戰(zhàn)斗能力進一步強化,平亂得力。因此,陳元光受到其時任潮州刺史的常懷德的倚重。
儀鳳年間,陳元光還參與了另外一場平亂戰(zhàn)爭。被稱為“劇盜”的崖山人陳謙起兵作亂,攻陷罔州(今新會一帶)。這場戰(zhàn)亂影響頗大,陳謙部隊“遍掠嶺左”,使得“閩粵驚擾”。為了平息這場戰(zhàn)亂,朝廷命時任循州司馬的高□出兵征伐陳謙,雙方各有勝負。唐高宗永隆二年(681),陳謙亂軍直驅南海,試圖攻陷南海城。這時,潮州的“蠻寇”趁陳謙軍作亂,再燃戰(zhàn)火,起兵攻陷潮陽,進逼海陽。為了避免粵東西兩線作戰(zhàn),高碇令陳元光出兵平定這股蠻寇。陳元光即刻從九龍江揮師南下,在漳浦盤陀嶺一帶設營立寨,緊急備戰(zhàn)。這次,陳元光的戰(zhàn)略由強攻改為奇襲。他先開山伐道,然后揮兵突人,直搗寇寨。這一策略果然奏效,俘虜了數(shù)萬敵兵。爾后,陳元光再進循州,支援高□部。陳元光歷經(jīng)大小百戰(zhàn),終于平息了這場影響大唐海疆的寇亂,迫使他們投降,實現(xiàn)了這一區(qū)域的社會穩(wěn)定,唐王朝的統(tǒng)治進一步加固。
陳元光在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向朝廷上《請建州縣表》說:“其本則在創(chuàng)州縣,其要則在舉庠序”,奏請在泉潮之間,增加設置漳州府,以期長治久安。同年,唐朝廷允準陳元光之請,在泉、潮二州之間設置一州,轄漳浦(義安郡綏安縣故地)、懷恩二縣,因州治最初設在今云霄縣的西林,西林傍漳江而立,陳元光建州時又為州治,便命州名為漳州。陳元光為漳州第一任刺史。漳州的設立對于民族融合、地區(qū)穩(wěn)定、文化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使得原本戰(zhàn)火連連、荒蕪落后的漳州地區(qū)成為“人物幅輳,文化漸開”的州府。因此陳元光被百姓尊為“開漳圣王”。
睿宗景云二年(711),原來被平定的蠻獠之亂又一次死灰復燃,其余黨再一次糾集在潮州作亂。陳元光再次起兵討伐。此時,陳元光55歲。由于準備不足,陳元光率領輕騎抵御,在戰(zhàn)斗中,被蠻將藍奉高刃傷,歿于軍中,歸葬綏安溪之大峙原,時景云二年十一月。陳元光戰(zhàn)歿的消息傳開后,漳潮百姓,滿城哀慟。朝廷封其為“豹韜衛(wèi)鎮(zhèn)大將軍”。唐玄宗開元四年(716),立廟受祭祀。德宗貞元二年(786),遷九龍里高坡。玄宗開元四年(716),再追封“潁川侯”,謚號“惠毅”,詔立廟,賜樂器、祭器,建威德坊,世代祀之。貞元二年(786),敕將陳元光墓葬于州北九龍里松洲之高坡山,春秋饗祀。墓地徑迄于今。自唐以來,除于州治所在地為其立廟崇奉外,歷代又續(xù)有封贈。如五代封“廣濟王”;北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封“忠應侯”;南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追封“開漳主圣王”,紹興十六年(1146)又封“靈著王”;明初封“昭烈侯”。漳屬各縣城鄉(xiāng)都有陳元光廟宇,接受民眾香火膜拜。此外,海內外各地亦多有祀奉開漳圣王的廟宇,特別是臺灣地區(qū)更多。
陳元光死后,其子陳坰回漳州主政,子承父志。唐玄宗開元三年(715),陳坰親自率兵夜襲敵營,斬殺藍奉高,并俘虜其余黨若干,報了殺父之仇。陳坰曾官任翰林承直學士。在漳州主政二十余年間,破除陋習,教誨士民,興辦教育,改善民風,同樣受到當?shù)匕傩盏膿泶。值得一提的是,在唐玄宗天寶元年?42),陳元光的孫子陳酆也蒞任漳州刺史,在任29年,社會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陳酆死后,陳元光的曾孫陳謨也出任刺史。從陳政到陳元光、陳坰、陳酆、陳謨,陳元光一家世代都和這個地區(qū)結下了不解之緣,受到老百姓世代的擁戴和緬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