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對近二十年民法教學心得體會與理論思考的總結。本書的主要特色是:從系統(tǒng)論原理的角度,來提示民法精神實質(zhì),解析民法體系的構成體系,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與把握民法的根本宗旨與建構體系,為提升法治思維提供一種新的視野與方法。民法是一個完整的結構系統(tǒng),是以根本宗旨與原則為核心,以民事法律關系三要素為基本結構,以物權、合同、人格權、侵權責任等為基本子系統(tǒng)的完整系統(tǒng);其中每個子系統(tǒng)又分為若干次級系統(tǒng),每個次級系統(tǒng)又會由多個小系統(tǒng)構成。當然,以系統(tǒng)論為視角,并非把系統(tǒng)論強加于每個民法組成部分,不是給民法體系處處貼上系統(tǒng)論的標簽,而是用系統(tǒng)論思維方法來更好地對民法精神與體系進行重新解構,以便更好地理解與應用民法規(guī)范,更好地揭示與實現(xiàn)民法的精神要義,以期為促進法治建設盡一點綿薄之力。
前言
拙作是對本人近二十年民法教學的心得體會與理論思考的粗略總結。本書在民法基本理論、物權、合同、侵權責任和民法前沿問題專論等專業(yè)課程教學理論積累的基礎上,應用了社會系統(tǒng)論思維方法,對民法重點領域進行了專題探討。本書的主要特色在于,從系統(tǒng)論原理的角度,揭示民法的精神實質(zhì),解析民法的構成體系,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與把握民法的根本宗旨與建構體系,為提升民事法治思維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與方法。
民法的整個體系就是一個完整的結構系統(tǒng),是以根本宗旨與原則為核心,以民事法律關系三要素為基本結構,以物權、合同、人格權、侵權責任為基本子系統(tǒng)的整體系統(tǒng);而每個子系統(tǒng)又分為若干次級系統(tǒng),每個次級系統(tǒng)又會由多個小系統(tǒng)構成。
本書共十一章,分專題討論。第一章探討了民法系統(tǒng)論的概念和研究對象與目的。第二章研究了民法宗旨,主要探討民法宗旨的三個方面,闡述民法的屬性,分析民法與市民社會、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及其他有關問題。第三章探討了民法的價值本位,主要比較了民法的權利本位、社會本位、國家本位,分析了我國民法的價值本位特色,即以權利本位為核心、兼顧社會價值與以國家權力干預為保障的綜合價值體系,同時探討了民法的私法屬性及其公法化問題。第四章探討了民法基本原則,分別解析了民法的平等、自愿、誠信、公平正義、合法、公序良俗、綠色原則及其各自在基本原則體系中的地位與相互關系。通過這些研究,來深入領悟民法的基本精神。第五章探討了民法典,重點比較了《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的立法背景、體系與內(nèi)容特色等。闡述了我國《民法典》編纂的基本指導思想與立法理念,分析了《民法典》新增加的內(nèi)容及其立法背景。第六章研究了民事法律關系,這是本書的最大亮點。民事法律關系作為民法的調(diào)整對象,它是整個民法體系建構的基本紐帶。本章重點探討了民事法律關系與民事關系的概念與法律淵源,探討了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規(guī)范與民事法律事實三者各自的概念與立法體現(xiàn)及三者的相互關系,總結出三者三位一體的關系及其立法價值和應用價值。第七章探討了民事法律行為,首先研究了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及其立法演變;其次探討了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征,并將其與事實行為進行比較;最后探討了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問題,比較了民事法律行為生效與有效的區(qū)別,重點探討了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構成要件及其體現(xiàn)的民法精神,并在此基礎上解析了有效要件與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無效、效力待定、可撤銷等各種效力類型之間的關聯(lián)。第八章探討人格權,主要分析了人格權概念及其在我國民法體系中體現(xiàn)。第九章研究了物權,主要探討了物權在人類文明中的作用,重點探討了國內(nèi)外拾得物、埋藏物的歸屬與報酬制度、占有制度。第十章研究了合同撤銷權,分別探討了國內(nèi)外的合同錯誤與重大誤解撤銷權規(guī)則、脅迫撤銷權規(guī)則、虛假陳述與欺詐撤銷權規(guī)則和顯失公平撤銷權規(guī)則等。第十一章研究侵權責任專題,重點探討了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問題、一般理性人標準問題。由于本書的探討重心主要是理論性較強的前沿專題研究,民法體系中的婚姻家庭與繼承制度就不作為本書研究的對象,待以后有機會再研究。
本書的讀者是已經(jīng)學習過民法學基礎理論的同人,書中通過對民法學中一些熱點、前沿問題的探討,以期與讀者們共同領略民法的根本精神,探究民法核心或熱點問題背后的立法理論,反思我國民法立法與理論上的一些爭議問題,以此來揭示民法的根本宗旨與精神理念,以求同人共同來傳播民法精神,更加努力地踐行民法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jīng)濟秩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促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神圣使命。當然,以系統(tǒng)論為視角,并非把系統(tǒng)論強加于每個民法部分,不是給民法體系處處貼上系統(tǒng)論的標簽,而是用系統(tǒng)論思維方法來更好地對民法精神與體系進行重新解構,以便更好地理解與應用民法規(guī)范,更好地揭示與實現(xiàn)民法的精神要義,并希望能夠為促進全面法治建設盡一點綿薄之力。
張君平,博士,副教授。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會系統(tǒng)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九江學院法學院教師。1987年畢業(yè)于河南省許昌師范?茖W校,2003年獲貴州大學民商法碩士學位,2011年獲南京師范大學倫理學博士學位。1992年取得律師資格,19942000年于河南省金泰律師事務所工作。2003年至今于九江學院法學院從事法學教育工作,主要教授民法、合同法、民法前沿問題專論、西方法律思想史(雙語)等專業(yè)課程,并潛心于中西方法哲學思想史研究。出版專著《黑格爾人學思想研究》《經(jīng)典法哲學思想范式研究》,先后在《學術界》《理論研究》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和參與省級課題多項,多次被評為校級先進教師。
目 錄
第一章 民法系統(tǒng)論概述
第一節(jié) 民法與系統(tǒng)論
一、系統(tǒng)論與建構主義
二、社會系統(tǒng)論
三、法律系統(tǒng)與社會系統(tǒng)
四、民法系統(tǒng)論
第二節(jié) 民法系統(tǒng)論的研究對象與目的
一、民法系統(tǒng)與民法前沿問題
二、民法專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三、民法系統(tǒng)論的研究目的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民法宗旨的系統(tǒng)論解構
第一節(jié) 民法的宗旨
一、民法宗旨概述
二、權利、秩序、價值觀三位一體
三、民法的概念
第二節(jié) 保護民事權利
一、民法的基本使命
二、保護民事權利的主要體現(xiàn)
第三節(jié) 民法與市場經(jīng)濟、市民社會
一、民法與市場經(jīng)濟
二、民法與市民社會
第四節(jié) 民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兩者的一般關系
二、從民法的基本宗旨與任務看兩者的關系
三、民法的基本原則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從民法的具體制度看兩者的關系
第五節(jié) 民法的其他問題
一、民法的立法依據(jù)
二、民法的基本法地位
三、民法的宗旨:目的與手段的統(tǒng)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民法的價值本位與基本屬性
第一節(jié) 相關理論闡釋
第二節(jié) 民法的價值本位
一、民法的權利本位論
二、民法的社會本位論
三、民法的權力本位論
四、權利、秩序與權力系統(tǒng)化
第三節(jié) 民法的私法屬性
一、屬性與公私法
二、民法的私法屬性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民法基本原則體系
第一節(jié) 相關概念闡釋
一、原則與法則、規(guī)則、準則
二、民法基本原則的概念
三、各基本原則的相互關聯(lián)
第二節(jié) 前提性原則:平等原則
一、法哲學與憲法上的平等
二、民法上的平等
第三節(jié) 核心性原則:自愿原則
一、自由的一般概念
二、民法上的自由概念
第四節(jié) 補充性原則:誠信原則、公平正義原則
一、誠信原則
二、公平正義原則
第五節(jié) 限制性原則:合法原則、公序良俗原則、
綠色原則
一、合法原則
二、公序良俗原則
三、綠色原則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民法典專題
第一節(jié) 兩大法系的法哲學基礎
一、大陸法系的法哲學思維
二、英美法系的法哲學思維
第二節(jié) 民法典的意義與精神
一、民法典的意義
二、民法典的基本精神
第三節(jié) 《法國民法典》的特色與影響
一、《法國民法典》的立法背景與特色
二、民事權利平等原則
三、財產(chǎn)權絕對原則
四、契約自由原則
五、過錯責任原則
六、《法國民法典》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第四節(jié) 《德國民法典》的特色與影響
一、《德國民法典》的體系
二、《德國民法典》的制定
三、《德國民法典》的特色
四、《法國民法典》與《德國民法典》的異同
第五節(jié) 我國《民法典》編纂及其意義
一、我國《民法典》的編纂
二、我國《民法典》的主要特點
三、編纂《民法典》遵循的基本原則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民事法律關系系統(tǒng)論
第一節(jié) 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二、民事關系的概念
三、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征
第二節(jié) 民事法律事實
一、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比較
二、民事法律事實的相關法條
第三節(jié) 民事法律規(guī)范、法律事實與法律關系的
三位一體關系
一、案件分析
二、三元系統(tǒng)思維法
三、三段論法律思維模式
四、法律思維基本原則
第四節(jié) 民事法律關系與民法體系
一、民事法律關系與民法的一般關系
二、民事法律關系與民法總則
三、民事法律關系與民法分則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民事法律行為專題
第一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及其相關概念
一、民事行為的概念與種類
二、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與特征
三、事實行為的概念與特征
四、民事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的異同
五、民事法律行為概念的立法演變
第二節(jié) 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與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關系
二、意思表示的概念與構成要素
三、意思表示的能力
四、意思表示的自由原則
五、意思表示的有效要件
六、意思表示與民事法律行為的主要區(qū)別
第三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一、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法理根基
二、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與生效
三、民事法律行為與民事法律關系的有效問題
四、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
五、主體不合格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
六、意思表示不合意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
七、內(nèi)容不合法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
八、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種類
本章小結
第八章 人格與人格權制度
第一節(jié) 人格、人格權
一、人格的本質(zhì)
二、人格的存在狀態(tài)
三、人格與法
第二節(jié) 人格權的多重維度
一、人格概念的多樣性
二、哲學、法哲學上的人格概念
三、民法上的人格權概念
第三節(jié) 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
一、人格權與民法典編纂
二、我國《民法典》對人格權的規(guī)制
本章小結
第九章 物權制度專題
第一節(jié) 物、物權與法律
一、人與物
二、所有權與文明
三、物權與法
四、民法上的物與物權
五、所有權與所有制
第二節(jié) 物權制度的宗旨、體系與特色
一、物權制度的宗旨與體系
二、我國物權制度的社會主義特色
第三節(jié) 拾得物和埋藏物
一、拾得物和拾得行為的概念
二、我國拾得物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三、國外拾得物歸屬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四、國外拾得物報酬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五、埋藏物的概念、歸屬與報酬
第四節(jié) 占有制度
一、占有的一般理解
二、占有是一種事實狀態(tài)
三、占有是一種權利推定
四、占有的保護
五、占有時效取得制度
六、占有制度的價值整合
七、我國《民法典》的占有制度
本章小結
第十章 合同撤銷權專題
第一節(jié) 合同自由與效力的法理分析
一、契約的法理根基
二、合同自由精神及其限制
三、合同效力與撤銷權
四、撤銷權的概念、特征與法理依據(jù)
第二節(jié) 合同錯誤撤銷權
一、英國的合同錯誤分類與救濟
二、美國的合同錯誤規(guī)則
三、《德國民法典》中的錯誤構成規(guī)則
四、《意大利民法典》中的錯誤構成規(guī)則
五、《國際私法通則》中因錯誤而撤銷合同的條件
六、我國重大誤解的理論與規(guī)則
第三節(jié) 脅迫規(guī)則
一、英國有關脅迫的規(guī)則
二、大陸法系國家有關脅迫的規(guī)則
三、我國脅迫撤銷權的規(guī)則
第四節(jié) 不公平撤銷權規(guī)則
一、合同公平原則的法理依據(jù)與形成歷程
二、英國、美國之顯失公平
三、《國際私法通則》之重大利益失衡規(guī)則
第五節(jié) 虛假陳述與欺詐規(guī)則
一、英美法系的虛假陳述規(guī)則
二、大陸法系欺詐規(guī)則
三、我國欺詐與虛假陳述規(guī)則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侵權責任制度專題
第一節(jié) 立法目的與責任構成要素
一、立法目的系統(tǒng)論解構
二、責任構成:基于主體的主客觀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理性人與侵權責任
一、不同學科的理性人概念
二、一般理性人
三、法律理性人
四、理性人在民法中的體現(xiàn)
五、侵權法上的理性人
六、多重法律責任的區(qū)分
本章小結
結 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