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社會中的投入與疏離--中國公學的歷史(1906-1936)
定 價:78 元
- 作者:嚴海建著
- 出版時間:2021/11/1
- ISBN:9787305251689
- 出 版 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649.285.1
- 頁碼:260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詳細記述了近代中國一所“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新式學校的歷史。本書運用大量原始資料,從政治、文化、經(jīng)濟等方面探討中國公學的緣起、創(chuàng)立、發(fā)展,以及最終走向衰亡的歷程,并深入探討了這所學校極力投入時代大潮的意愿和努力遭受挫折的原因所在。作者認為,中國公學最終走向衰亡不僅受到近代中國大的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影響,同樣也如書名所昭示的,對于時代潮流的變換,這所學校主觀上投入與客觀上不斷被疏離之間的張力最終使其湮滅于歷史的煙塵之中。
讀了嚴海建教授研究中
國公學的近著,頗有所得
。這是一本近年有關(guān)近代
中國高等教育史、大學史
個案研究值得推薦的好書
。
晚清中國首先由教會創(chuàng)
辦了私立大學,真正由國
人出資籌辦的私立學校,
應是南洋公學和中國公學
。南洋公學是1896年由盛
宣懷集公費創(chuàng)辦的學校,
是交通大學的前身,嚴格
來說是公立大學。中國公
學(簡稱“中公”)是1905年
日本取締留學生事件后,
由一群具有民族情懷、“義
不受辱”、有骨氣的留日返
國生,齊集滬濱,自行創(chuàng)
辦的學校,可算是中國近
代第一所由民間自行籌款
辦理的高等學校。
這個學校的創(chuàng)立有些特
別,先有學生后有學校,
非街坊學塾,是個因革命
而發(fā)跡的學校。初期儼然
就是“一個革命的大機關(guān)”(
胡適語),后來發(fā)展的結(jié)
果,由革命機關(guān)變成私立
學府,最后形成了大學局
面,還培養(yǎng)出像朱芾煌、
胡適、楊杏佛、朱經(jīng)農(nóng)、
任鴻雋、劉秉麟、何魯、
羅爾綱、阮毅成等許多知
名的校友。
更特別的是,它曾有過
一段學生兼領校政的歷史
,又曾是立憲派、革命派
、自由主義學人分別掌理
過的學校。第一批學生來
自全國13個省,破除省界
,校內(nèi)組織分執(zhí)行部、評
議部,標榜行共和之法,
以民主治校。主其事者期
以美耶魯、日早稻田比肩
,不失辦學的雄心壯志。
他們有過隸屬于革命黨人
主辦的時期,孫中山、宋
耀如、黃興、于右任、但
懋辛等都當過董事,甚至
掛名校長。到1920年前后
,辦校權(quán)轉(zhuǎn)入北伐時期被
南方革命勢力斥為“學閥”的
研究系梁啟超、張東蘇諸
人,他們主導中公的董事
會和校政近六年,與講學
社合流,邀舒新城實驗美
國道爾頓學制,也舉辦了
些轟動一時的學術(shù)活動,
甚至有意把中公作為政團
基礎來經(jīng)營,故而立憲黨
、革命派、自由主義學人
在校內(nèi)外糾葛不斷,也是
事實。
北伐后,晚清的校友取
代了研究系,開始執(zhí)掌校
政。這個時期,最不可思
議的是二十多年之前還拖
著辮子讀中公的學生,留
美返國成名之后,標榜自
由主義者的校友胡適,留
居滬上,于1928年4月起,
竟擔任中公校長近兩年之
久(1930年1月辭)。時當
黨化教育雷厲風行之際,
胡適一方面忙著辦《新月
》雜志與國民黨打“人權(quán)與
約法”的筆墨官司,甚至被
國民黨斥為“反革命分子”;
一方面在副校長楊亮功的
輔佐下,仍能依蔡元培的
辦學宗旨,條理校務,議
論風發(fā),筆耕不輟。除了
學校立案不成有些許遺憾
之外,胡適為中公建立優(yōu)
良學風、運動員精神
(sportsmanship),培養(yǎng)了
后進,如羅爾綱、吳晗、
吳健雄、胡頌平、黎昔非
等高徒,甚是引以為傲。
中公自1906年創(chuàng)校之后
,盡管常有短于經(jīng)費、人
事不諧、黨同伐異、校址
不定之苦,但在董事會及
主其事者的努力下,從中
學部、預科到大學部,最
后有了完整高等教育的格
局,甚是不易。1932年日
軍入侵上海發(fā)動的“一·二八
”事變,校舍受到重大損毀
,學校遭受重創(chuàng),校務幾
告停擺,此后校友的復建
運動不斷,但學校再難有
昔日風光。抗戰(zhàn)時期大后
方的川籍校友有復建母校
之議,戰(zhàn)后中公復校之說
不停,但時局機隉,硝煙
彌漫,難見進展。在臺校
友的復校之議直到20世紀
60年代始告停息,半個世
紀中國公學的校史,至此
宣告終卷。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
(KarlJaspers)綜合西方大
學傳統(tǒng),在《大學的理念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中,認為近代大學
三要素是學術(shù)性的教學、
科學與學術(shù)性研究及創(chuàng)造
性的文化生活,故而大學
成了強調(diào)學術(shù)自由與容忍
的“知識性的社
會”(Intellectual community)
。西方現(xiàn)代大學理念,隨
新學校制度引入中國,自
然會有一段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
理想與現(xiàn)實間的落差與適
應過程,個別校史的深度
研究,正可以提供這方面
的經(jīng)驗。
近代中國大學歷史的學
術(shù)性研究起步較晚。概括
地說,西方學者的知名作
品,先有通史性著作,再
有學校專史。杰西·盧茨
(Jessie G.Lutz)的《中國
教會大學史》(1971),
屬于通論性質(zhì);葉文心的
《疏離的學院》(1990)
、陳明銶與德里克(Arif
Dirlik)合寫的《勞動大學史
》(1991),均涉及社會文
化的大學史研究;易社強
(John Isreal)的《戰(zhàn)爭與
革命中的西南聯(lián)大》
(1999),是一部大學專
史;在臺灣地區(qū),20世紀
80年代后,蘇云峰出版了
《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
,1911-1929》(1986)和
《抗戰(zhàn)前的清華大學,
1928-1937》(2000),黃
福慶有《近代中國高等教
育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1924-1937》(1988)專著
。中國大陸則到21世紀初
,大學校史才擺脫“革命史”
的框架和范式,進入學術(shù)
性“大學史”研究的繁榮期,
大量專書紛紛出版,蔚為
大觀。例如,金以林的近
代中國大學研究、王東杰
的川大、蔣寶麟的中央大
學和大同大學、何方昱的
浙江大學、許小青和牛力
的中央大學、劉超的清華
大學、徐寶安的齊魯大學
,加上嚴海建這本有關(guān)中
國公學的**力作,才使
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整體
歷史和個別大學發(fā)展,有
了更清晰的面貌和更公允
的歷史評價
嚴海建,1981年生,江蘇泰興人。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xiàn)為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華民國史、抗日戰(zhàn)爭史、現(xiàn)代大學史研究。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戰(zhàn)爭研究》《史林》等專業(yè)期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
緒論
第一章 新式學堂與清季變局:中國公學的創(chuàng)立及其早期歷史
一、取締規(guī)則風潮與中國公學之創(chuàng)立
二、中國公學創(chuàng)立的初衷及其面臨的困難
三、中國公學的治理體制與經(jīng)費來源
四、自治與官辦之爭:新舊公學風潮
五、早期中國公學的學生、師資與辦學狀況
六、思出其位:中國公學與清季革命
小結(jié)
第二章 成為研究系的事業(yè):北京政府時期的慘淡經(jīng)營
一、民國初年中國公學的恢復與重建
二、因緣際會:研究系接辦中國公學
三、研究系辦學的具體舉措與實績
四、1921年中國公學驅(qū)長風潮
小結(jié)
第三章 曇花一現(xiàn)的黃金時代:胡適掌校時期的改造
一、1927年前后中國公學的改組與胡適出任校長
二、胡適辦理中國公學的舉措與成效
三、經(jīng)費與立案:胡適任內(nèi)面臨的困境
四、胡適辭職的前因后果
小結(jié)
第四章 從私立到黨化:“倒馬”運動的來龍去脈
一、馬君武接掌中國公學
二、內(nèi)部分裂與馬君武免職事件
三、馬君武返校與風潮的持續(xù)
四、中公易長風潮的善后及余波
小結(jié)
第五章 歷史的減法:中國公學的衰亡
一、黨化教育的虛像:“黨國要人”的來與去
二、中國公學校內(nèi)的左翼團體及組織活動
三、風雨飄搖中的擾攘不安:校舍被毀與驅(qū)樊運動
四、中國公學師生校友的復校努力
五、公學余緒
小結(jié)
結(jié)語
附錄一:中國公學歷任校長(監(jiān)督)、董事長
附錄二:中國公學大事記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