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人類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經(jīng)典著作,全書立足于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論述基礎,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yè),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
本書語言樸實,譯文精練、流暢,結構嚴謹,不僅不僅對心理專業(yè)人士具有借鑒作用,對普通讀者也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是值得擁有的一部心理學經(jīng)典作品。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出生于維也納郊區(qū)一個中產(chǎn)階級猶太人家庭,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維也納醫(yī)學博士,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之一,同時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
阿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閱歷豐富,磨難頗多。他在幼年時期患上了佝僂病,看上去又矮又丑,又曾在5歲那年患上肺炎險些喪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們之間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并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超越自己,1895年,他獲得了維也納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并成為一名醫(yī)生;1902年他加入弗氏集團,并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一戰(zhàn)期間,他曾在奧國軍隊當軍醫(yī),戰(zhàn)爭結束后退役,隨后在維也納從事兒童心理學的輔導工作。同時,將他的專業(yè)技能向大量專業(yè)和非專業(yè)的人士進行展示和傳授。從此名聲大振;1926年,他受聘于哥倫比亞大學;1932年,受聘為長島醫(yī)學院教授;1935年,在美國創(chuàng)辦了國際個體心理學學刊;1937年,他受邀到歐洲講學,因疲勞過度,心臟病突發(fā)離世。
阿弗雷德·阿德勒著作頗豐,主要著作有:《自卑與超越》、《生活的科學》、《人類面臨的挑戰(zhàn)》、《神經(jīng)癥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shù)难芯俊、《神?jīng)癥問題》、《理解人類本性》等。
譯者序
章 生活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
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社會情感
童年對人生的影響
夢對早期記憶的影響
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靈和肉體
心靈和肉體的聯(lián)系與沖突
情感的作用
身心的不同特征
第三章 自卑感與優(yōu)越感
自卑心理
對優(yōu)越感的追求
第四章 早期的記憶
個性塑造
早期記憶的作用
第五章 夢
夢的解析
弗洛伊德對夢的觀點
個體心理學對夢的研究
夢境分析
第六章 家庭的影響
母親的作用
父親的作用
偏愛孩子還是平等對待
家庭中的排行
第七章 學校的影響
教育的變革
教師的角色
課堂里的合作與競爭
先天因素與后天培養(yǎng)
個性發(fā)展
對教學工作的觀察
第八章 青春期的引導
青春期的特點
自我挑戰(zhàn)
青春期問題
青少年性心理健康
第九章 犯罪及預防
了解犯罪心理
犯罪的類型
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的早期影響
如何解決犯罪問題
第十章 職業(yè)問題
平衡人生難題
早期培養(yǎng)
影響擇業(yè)的因素
解決之道
第十一章 個體與社會群體
增進合作
興趣缺失與溝通障礙
社交興趣與社會平等
第十二章 愛情與婚姻
愛情、合作與社會興趣的重要性
婚前準備
婚姻中的合作
友情是婚姻的保證
維護婚姻幸福
附 錄 阿德勒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