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起步較晚,臺抽水蓄能機組1 9 6 8年才在崗南水電站投入運行,至今達四十年。直到2 0世紀9 0年代后發(fā)展速度加快,十年間就有9座抽水蓄能電站相繼投入運行,至2 0 0 0年底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已達5 5 9 0 MW。進入2 1世紀后發(fā)展更 快,截 至 2 0 0 7 年 底,有 1 7 座 大、中 型 抽 水 蓄 能 電 站 投 入 運 行,裝 機 容 量 達 到8 9 4 5 MW;另有1 1座抽水蓄能電站正在建設中,容量達到1 2 7 6 0 MW,我國是當今世界上發(fā)展速度、發(fā)展規(guī)模均居首位的國家。展望未來,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也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是與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飛速發(fā)展的形勢很不相稱的是,國內系統(tǒng)論述抽水蓄能工程技術的專著屈指可數(shù),由陸佑楣、潘家錚主編的1 9 9 2年出版的 《 抽水蓄能電站》是部,也可說是全面介紹抽水蓄能工程技術的綜合性論著,距今已有十六年。由于當時我國大、中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才起步,該書對抽水蓄能的基礎知識和理論作了詳細闡述,重點介紹了國外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的實踐經驗,成為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者的啟蒙教材及主要參考書。隨著近年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許多水電技術人員開始參與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迫切希望能有一部綜合論述抽水蓄能工程技術的專著,全面介紹近年抽水蓄能工程的新技術、新發(fā)展,尤其是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的實踐經驗。為此,我們嘗試編寫了兩本書, 2 0 0 6年已出版的由邱彬如編著的 《 世界抽水蓄能電站新發(fā)展》( 中國電力出版社)和本書。前者主要介紹國外抽水蓄能電站Z新發(fā)展情況和采用的新技術,而本書則重點介紹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的實踐經驗。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是我國Z早從事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者之一,在2 0世紀6 0年代就承擔了我國Z早的崗南和密云抽水蓄能電站的設計工作。 2 0世紀8 0年代起進行了眾多抽水蓄能電站的規(guī)劃、設計、施工、機組調試、運行監(jiān)測等工作。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的十三陵、瑯琊山、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已相繼投入運行,我國水頭Z高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 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也將在今年發(fā)電。我們在多年的工作中積累了許多經驗,也有不少教訓,希望通過本書的編著,將這些經驗和教訓與同行們分享。我國抽水蓄能電站的發(fā)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始終需要我們所有參與者的不懈努力,衷心希望通過本書為我國抽水蓄能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略盡綿薄之力。本書編寫遵循以下原則:①突出抽水蓄能電站專有的技術問題,對水電工程中共同的問題一般不作介紹;②以前已有詳細闡述的有關抽水蓄能電站基本知識和理論不再重復;③以總結介紹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實踐為主,對國外抽水蓄能電站工程中有特色,而我國尚無實踐經驗的實例作適當?shù)慕榻B;④較全面地反映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實踐經驗,而不僅限于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參與的工程實踐;⑤不僅闡述抽水蓄能電站的設計,也重視總結抽水蓄能電站施工及運行中的經驗和教訓。本書共分二十章,章簡述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的發(fā)展歷程;第二~四章介紹抽水蓄能電站的選址、工程規(guī)劃和環(huán)境問題;第五章介紹抽水蓄能電站的工程地質勘測;第六~十一章分別介紹抽水蓄能電站樞紐布置、水工建筑物的設計及監(jiān)測布置;第十二~十五章介紹抽水蓄能電站機電設備的設計及過渡過程計算;第十六章介紹抽水蓄能電站的施工;第十七章介紹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投資、資金籌措和經濟評價方法;第十八章介紹抽水蓄能電站的初期蓄水與調試中需注意的問題;第十九章介紹抽水蓄能電站運行管理的特點,運行中暴露出的問題;第二十章介紹在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中成功采用的八個創(chuàng)新技術實例。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全國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單位、電網與發(fā)電廠、設計院、科研院校、制造廠家、施工單位等的大力支持,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書后雖列有參考文獻,掛一漏萬之處恐難避免,敬希見諒。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領導及全體人員的關注和支持,本書不僅是編寫者辛勤工作的成果,更是全院幾代技術人員智慧的結晶,在此謹向大家表示感謝。陳建蘇和韓立同志為本書的編輯作出了很多貢獻,謹致謝意。由于本書編寫人員均為從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多年、目前仍在一線工作的同志,大家工作繁忙,編寫前后歷時達三年之久;而本書涉及專業(yè)眾多、篇幅較大,各章節(jié)之間難免有詳略之別,不協(xié)調及重復等現(xiàn)象;更且抽水蓄能電站發(fā)展時日不長,對其認識仍在不斷加深之中,受我們知識與水平所限,肯定有不妥之處,歡迎專家與讀者予以指正。邱彬如 劉連希2 0 0 8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