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生態(tài)防護林體系營建理論及技術
本書針對黃河三角洲濱海中重度鹽堿地生態(tài)防護林營建困難、質效較低等問題,采用植被恢復生態(tài)學和土壤生物工程理論,圍繞鹽堿地生態(tài)防護林生產力提高和功能提升目標,系統開展了黃河三角洲濱海鹽堿地生態(tài)防護林營建理論及其關鍵技術方面的研究;主要探討了黃河三角洲地下水-土壤-植物系統的水鹽交互效應,揭示了地下水水位及其礦化度對檉柳生理生態(tài)特征的影響,明確了黃河三角洲主要耐鹽植物材料的生長及生理特征,評價了不同防護林林分配置模式的生態(tài)效應,研發(fā)了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防護林的建植技術,構建了以“水體-土壤-生物”為關鍵配置要素的濱海鹽堿地生態(tài)防護林營建模式;可為濱海鹽堿地退化生態(tài)系統的植被恢復與生態(tài)修復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前言
第1章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防護林體系建設概況 1
1.1 黃河三角洲自然環(huán)境特征 1
1.2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防護林建設概況 9
1.3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防護林建設主要研究進展 12
主要參考文獻 20
第2章 黃河三角洲地下水 -土壤-植物系統水鹽交互效應 23
2.1 地下水-土壤-植物系統水鹽運移過程概述 23
2.2 試驗材料與方法 30
2.3 微咸水礦化度下潛水埋深對淺層土壤 -檉柳水鹽分布特征的影響 33
主要參考文獻 55
第3章 地下水水位及其礦化度對檉柳生理生態(tài)特征的影響 64
3.1 地下水與植物相互作用研究概述 64
3.2 試驗材料與方法 74
3.3 地下水水位礦化度對檉柳葉片生理生態(tài)特征的影響 76
主要參考文獻 94
第4章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主要耐鹽植物材料的生長及生理特征 102
4.1 主要耐鹽樹種苗木生物量及其根系形態(tài)結構特征 102
4.2 濱海鹽堿地主要樹種的耐鹽性比較 113
4.3 鹽旱交叉脅迫下檉柳幼苗的生理生化特征 119
主要參考文獻 136
第5章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防護林林分配置模式及其效應評價 140
5.1 濱海鹽堿地不同防護林配置的土壤酶活性 140
5.2 濱海鹽堿地防護林的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190
5.3 濱海鹽堿地不同林分配置模式的改良土壤效應 234
5.4 濱海鹽堿地不同林分類型的土壤碳、氮、磷化學計量特征 247
主要參考文獻 276
第6章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防護林建植技術 296
6.1 濱海低洼鹽堿地防護林高效建植技術 296
6.2 濱海地區(qū)中度鹽堿地農田防護林綜合構建技術 299
6.3 濱海地區(qū)重度鹽堿地道路防護林綜合配套營建技術 306
6.4 濱海鹽堿地防護林造林關鍵技術 315
主要參考文獻 331
第7章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低效防護林綜合配套改造 332
7.1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低效防護林現狀分析與類型劃分 332
7.2 黃河三角洲低質低效人工刺槐林分類與評價 337
7.3 黃河三角洲退化刺槐林地的土壤水分生態(tài)特征 345
7.4 黃河三角洲退化刺槐林不同改造模式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353
7.5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低效防護林補植改造效應分析 365
主要參考文獻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