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根據(jù)國內外26條河口資料,以影響河口形態(tài)及其演變的最重要且相互獨立的因素,即徑、潮流比值α和徑、潮流含沙量比值β的合理組合αβ1/2作為分類指標,將潮汐河口分為河口灣型、過渡型和三角洲型三大類(其中Ⅱ、Ⅲ類又各分為三個亞類),較好地歸納出不同類型河口的形成條件和河床演變的主要特征。接著運用典型實例,進一步探討了不同類型河口水沙運動和河床演變特性,概述其治理實踐,并據(jù)以綜合分析了潮汐河口開發(fā)治理的共同原則和各類河口的治理關鍵與難點。
序一
序二
前言
1 潮汐河口的水流運動與河口分段
1.1 潮汐現(xiàn)象
1.2 潮汐河口水流運動的主要特征
1.2.1 潮汐河口水流運動的主要制約因素
1.2.2 潮區(qū)界與潮流界及其間水流運動特點
1.2.3 潮流界下游的水流運動和潮波變形
1.2.4 潮流量與潮量
1.3 潮汐河口分段
1.4 鹽水楔異重流
1.4.1 鹽水楔異重流與潮汐河口咸淡水摻混分類
1.4.2 鹽水楔異重流對河口流速分布的影響
1.4.3 咸水入侵距離估算
2 潮汐河口的泥沙運動
2.1 潮汐河口泥沙來源與絮凝及團聚
2.1.1 潮汐河口泥沙來源
2.1.2 泥沙的絮凝
2.1.3 泥沙的團聚
2.2 潮汐河口懸移質運動
2.2.1 潮汐河口懸移質運動的主要特征
2.2.2 河口懸移質含沙量隨潮變化與水流挾沙力
2.2.3 鹽水楔異重流對含沙量分布的影響
2.3 潮汐河口推移質運動
2.3.1 推移質運動是山溪性河流河口泥沙運動的主要形式
2.3.2 潮汐河口推移質運動的主要特征
2.4 潮汐河口浮泥運動
2.4.1 潮汐河口浮泥及其濃度
2.4.2 潮汐河口浮泥主要運動形式與特征
2.4.3 浮泥的消浪作用
3 潮汐河口分類與河口河床演變
3.1 潮汐河口分類
3.1.1 國外河口分類研究概述
3.1.2 國內河口分類研究進展
3.1.3 潮汐河口分類的進一步探討
3.2 河口灣型河口形成條件與河床演變
3.2.1 河口灣型河口形成條件
3.2.2 河口灣型河口水流泥沙運動與河床演變的一般特點
3.3 過渡型河口的形成條件與河床演變
3.3.1 過渡型河口的形成條件
3.3.2 小喇叭過渡型河口的水沙運動與河床演變
3.3.3 彎曲過渡型河口的水沙運動與河床演變
3.3.4 山區(qū)過渡型河口的水沙運動與河床演變
3.4 三角洲河口的形成條件與河床演變
3.4.1 三角洲河口的一般特征與形成過程
3.4.2 少汊三角洲河口的水沙運動與河床演變
3.4.3 網狀三角洲河口的水沙運動與河床演變
3.4.4 擺動三角洲河口的水沙運動與河床演變
3.5 河口不同分段河床演變特點及其差異
4 潮汐河口治理的一般原則
4.1 潮汐河口治理的發(fā)展過程簡述
4.2 現(xiàn)代河口治理的基本思路
4.3 潮汐河口綜合治理的一般原則
5 河口灣型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實例
5.1 錢塘江河口歷史變遷與近代過程
5.1.1 錢塘江河口的歷史變遷
5.1.2 河口縱向沙坎的近代過程
5.2 錢塘江河口水流運動和泥沙輸移
5.2.1 錢塘江河口水流運動
5.2.2 錢塘江河口泥沙輸移
5.3 錢塘江河口河床演變
5.3.1 錢塘江河口過渡段和潮流段上段沖淤變化的一般特征
5.3.2 潮流段(杭州灣)河床演變
5.4 錢塘江河口的治理
5.4.1 錢塘江河口治理歷程簡述
5.4.2 大規(guī)模圍涂后過渡段河床演變特征
5.4.3 錢塘江河口綜合治理
5.5 塞納河口治理及國外其他河口灣型河口治理簡介
5.5.1 塞納河口概況
5.5.2 塞納河口治理
5.5.3 國外其他河口灣型河口治理簡介
6 過渡型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實例
6.1 飛云江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
6.1.1 飛云江河口概貌
6.1.2 飛云江河口河床演變特征
6.1.3 以通航為主的飛云江河口綜合整治
6.2 甌江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
6.2.1 甌江河口概貌
6.2.2 甌江河口過渡段河床演變與治理
6.2.3 甌江河口潮流段河床演變與治理
6.3 鴨綠江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
6.3.1 鴨綠江河口概貌
6.3.2 鴨綠江河口河床演變
6.3.3 鴨綠江河口治理
7 少汊三角洲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實例
7.1 長江口的歷史變遷與近代過程
7.1.1 長江口的歷史變遷
7.1.2 長江口近代過程一三級分汊四口人海格局的形成
7.2 長江口的水流運動和泥沙輸移
7.2.1 長江河口概貌
7.2.2 長江口水流運動
7.2.3 長江口的泥沙輸移
7.3 長江口河床演變
7.3.1 長江河口地貌與河床演變特征
7.3.2 長江口河床演變的主要動力和物質條件
7.4 長江口綜合整治開發(fā)
7.4.1 長江口自然經濟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與存在問題
7.4.2 長江口治理實踐
7.4.3 長江口綜合整治規(guī)劃
7.5 萊茵河口的治理
7.5.1 萊茵河口概況
7.5.2 萊茵河口的治理
8 網狀三角洲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實例
8.1 珠江口概貌與河網三角洲的形成
8.1.1 珠江口概貌
8.1.2 珠江河網三角洲的形成
8.2 珠江河口水沙運動與河床演變
8.2.1 珠江河口水流運動
8.2.2 珠江河口泥沙運動
8.2.3 珠江河口河床演變
8.3 珠江河口治理
8.3.1 珠江河口整治歷程
8.3.2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8.3.3 珠江河口綜合治理
9 擺動三角洲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實例
9.1 密西西比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
9.1.1 密西西比河口概貌
9.1.2 密西西比河口主要水文特征
9.1.3 河口泥沙及鳥趾狀三角洲的形成
9.1.4 19世紀70年代以前密西西比河口面貌與早期治理
9.1.5 19世紀70年代以來密西西比河口治理
9.1.6 密西西比河口其他治理開發(fā)工程
9.1.7 密西西比河口治理成效與經驗教訓
9.1.8 卡特里娜颶風的啟示
9.2 黃河口河床演變與治理
9.2.1 黃河口近代過程與典型的游蕩特征
9.2.2 黃河河口范圍與水文特征
9.2.3 清水溝流路與河口攔門沙演變特點
9.2.4 黃河口治理
10 關于潮汐河口治理開發(fā)的綜合思考
10.1 不同類型河口水沙運動與河床演變的主要差異
10.2 河口健康與環(huán)境變異
10.3 潮汐河口治理的共同原則和不同類型河口的治理關鍵與難點
11 河口整治科研方法及部分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
11.1 潮汐河口整治科研方法簡介
11.1.1 實測資料分析
11.1.2 數(shù)值模擬
11.1.3 實體模擬
11.2 河口治理科研方法的合理應用
11.2.1 實測資料分析河口河床演變規(guī)律是河口治理的基礎
11.2.2 不同治理階段的科研方法
11.2.3 河口整體模擬
11.2.4 局部模擬
11.2.5 潮汐河口實體泥沙模型設計與試驗若干問題
11.2.6 溫排放模擬
11.3 河口治理工程若干施工技術
11.3.1 土工充泥袋和吹填技術的應用
11.3.2 壩頭防沖
11.3.3 圍涂工程布置對促淤效果的影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