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開花》(Nsslorna blomma)是瑞典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哈里馬丁松的自傳性長篇小說。蕁麻是北歐鄉(xiāng)間常見的植物,渺小而無用,即便是開花,也不引人注意。小說主人公小馬丁的貧賤人生,大抵就是這樣蕁麻開花的日子。6歲喪父,隨后母親棄子遠走,能支撐家庭重擔的大姐病故,小馬丁不能不成為輾轉(zhuǎn)于各個不同寄養(yǎng)家庭的孤兒。馬丁常常不得不獨自面對人世的冷酷,品嘗屈辱和恐懼的滋味,被迫承擔本非兒童承擔的農(nóng)活,忍受養(yǎng)主的呵斥乃至毒打,嘗盡人生辛酸苦辣。后他被安排到一所孤寡老人收容院,在這里似乎得到了些許溫暖,可惜命運多舛,關(guān)心他的女院長卻因傷寒病去世……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哈里馬丁松自傳體長篇小說
* 被瑞典教育部列為中學生的經(jīng)典文學之一
* 身世坎坷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里馬丁松的長篇自傳體小說,他的寫作捕捉了露珠而映射出大千世界,被瑞典教育部列為中學生的經(jīng)典文學之一。
* 作品內(nèi)容豐富感人,文筆細膩生動,是不可多得的文學佳作,揭秘一代文學奇才顛沛流離的幼年生活,讓人感觸頗深,心生唏噓。作品本身對于人性的披露,對于當時瑞典社會的諷刺,頻頻引發(fā)讀者反思,是一部有溫度又有深度的佳作。
* 如蕁麻般身世坎坷的作者,真實還原了自己幼年的成長經(jīng)歷,是自傳體長篇小說的代表。本書由瑞典原文翻譯而來,更加真實地再現(xiàn)了原著的文學旨趣和文字之美。
譯 序(節(jié)選)
哈里馬丁松(Harry Martinson, 19041978)出生于瑞典南部布萊金厄省的亞姆斯霍格鎮(zhèn)。他6歲時,父親病故,母親丟下7個孩子只身前往美國謀生。馬丁松被送進教區(qū)福利機關(guān),福利機關(guān)又把他交給收費的農(nóng)家領(lǐng)養(yǎng)。1919年,15歲的馬丁松離開瑞典在外國輪船上當司爐工、水手,在德國、法國漫游,乃至漂洋過海,到印度和南美洲等許多地方流浪漂泊,他沒有受過多少正規(guī)教育,卻在各國的社會大學中學習鍛煉。長期的流浪、苦難的經(jīng)歷,再加上異國情調(diào)和海洋風光,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散文《無目標的旅行》(1932)和詩集《再見吧,好望角》(1933)對他這一段的經(jīng)歷作了記述。
1927年,馬丁松因肺病不得不結(jié)束7年漂泊的海上生活,回到瑞典,在首都斯德哥爾摩和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干零活,當過搬運工和伙夫等。在當水手期間,馬丁松已經(jīng)顯露出文學天賦,在工會雜志《水手》和進步刊物《火焰》等刊物上發(fā)表詩歌!豆泶罚1929)是他發(fā)表的部小說。同年,他同比他年長15歲的工人女作家海爾佳斯瓦茲(她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莫阿馬丁松)結(jié)婚。1941年,兩人解除婚約,次年,馬丁松再婚。馬丁松還是瑞典知識分子進步社團組織五個年輕人詩社中的重要成員。
《蕁麻開花》的主人公馬丁出生時父親有個雜貨鋪,家境還算不錯。由于父親不善經(jīng)營,生意破產(chǎn)而早亡,母親丟下7個孩子,獨自移民美國。馬丁和他的姐姐們都成了孤兒,瑞典 公共福利機關(guān)把他們交給收取報酬的農(nóng)家領(lǐng)養(yǎng)。馬丁被送到農(nóng)莊上領(lǐng)養(yǎng)的時候還不到7歲,小小年紀,除了要干繁重的家務(wù)和農(nóng)活外,還受到養(yǎng)父母的虐待,經(jīng)常挨打受餓,他忍受不了這樣的剝削和虐待,常常離家出走。凄慘的童年使他渴望得到家庭的溫暖。這一切在《蕁麻開花》中有極為生動的描述。
長篇小說《通向鐘國之路》(1948)中的主人公鮑里是一個用手工做卷煙的工人,他不喜歡機器,喜歡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是一個漂泊不定而又與世無爭的流浪漢。他在瑞典各地流浪,幫人用手工做卷煙,有時也幫人干農(nóng)活,飽嘗辛酸和痛苦,但是也享受到了夏季農(nóng)村瑰麗的景色。這位具有哲學氣質(zhì)的流浪漢鮑里在很多方面實際上是作者本人的化身。這部作品使他在瑞典的聲譽和地位大為提高,而且使他成為北歐乃至整個歐洲的重要作家。1949年,馬丁松作為位工人出身的作家被遴選為頒發(fā)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十八院士之一。
馬丁松除了是小說家外,還是一位有創(chuàng)造才華、才思敏捷又多產(chǎn)的詩人。他的詩作浩繁,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成就卓著。他的詩作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類是對童年和以往經(jīng)歷的回憶,他這方面詩歌的特點是非常精練、概括、集中、流暢,充滿了生活氣息,讀來情趣盎然。
童年時的村姑仍舊在我的記憶之中;
記得她們的靈魂
顯露在憂傷而放蕩的眼神中;
記得她們的胸脯高高聳起
身上裹著暖和的粗氈裙袍曾是
強國的古代遺留的紀念物。
好斗的嘴巴像刈割干草一刻不停地
聒噪;
她們圍在干草倉里合唱贊美詩;
蜷曲在蕪菁堆中進入夢鄉(xiāng);
裝酸奶的陶罐撂在田埂上。
氣鼓鼓地嘟囔埋怨
圣奧爾加怎么去了愛達荷。
這是詩歌《村姑》的節(jié)。詩一開端就寫出了村姑們的外貌和特征。我們仿佛親眼看到了那些眼神憂傷而放蕩、身段碩大健壯、穿著褐色或黑色粗毛氈裙袍的女人。她們碰在一起就嘰嘰喳喳,一邊干活一邊閑聊家常,說三道四,俄羅斯圣女奧爾加跑到美國愛達荷州去朝圣之類的無稽之談就是這樣流傳開來的。在干完活之后便不擇地方呼呼地睡上一覺,緩解疲勞。短短幾句便把瑞典農(nóng)村婦女寫得活靈活現(xiàn),令人不得不佩服詩人細致的洞察力和精練概括的功力。
第二類是對海洋、大自然景色的感情抒發(fā)。
六月之夜
現(xiàn)在太陽不落山了,
它的光芒使人眼花繚亂。
夜晚的邊緣變成晨曦
不早也不晚。
大海挽留住黃昏余暉
在鏡子般的水面上滑曳
在波浪上跳動
水面還沒有暗下去,就
反射出初升旭日的火焰。
六月之夜是白夜,
像一個露華正濃的清晨。
撩掉了夜晚的面紗
波光瀲滟的大海一片明亮。
北歐的六月之夜是奇妙的,幾乎明亮得像白晝。天色剛剛驟然變黑,太陽剛剛擦著地平線,立即又反彈跳躍,冉冉升到中天,四周又一片明亮。詩人在這首《六月之夜》小短詩里描寫的正是這樣瑰麗多姿的美景。他把景色寫得出神入化,捕捉到一瞬間美好的景物形態(tài),并栩栩如生地描寫了出來。
第三類是從科學和哲理的角度去探討人生,如1956年發(fā)表的長篇敘事史詩《阿尼阿拉號》,共有103節(jié),其梗概如下:
地球上發(fā)生了核大戰(zhàn),核輻射消滅了一切,幾乎使地球毀滅,宇宙飛船阿尼阿拉號滿載著8000名劫后幸存者逃離地球,飛向火星。由于飛船偏離既定軌道,迷失在茫茫太空之中,搭乘飛船的難民們所面臨的只能是終的死亡。長詩栩栩如生地描繪了末日來臨的可怖場面和宇宙飛船上難民目睹地球毀滅的驚恐心理,試圖由此說明人類發(fā)明了先進科學,而科學又使人類走向滅亡的思想。這也是詩人從科學和哲理出發(fā)探索人生的嘗試。詩人雖然預言了人類的愚蠢招致地球的毀滅,然而他并不是徹底悲觀的。長詩的后部分寫道,雖然飛船上導航儀器失靈而在宇宙中盲目飛行,但是24年后終于能夠在適合生物成長繁衍的火星著落。飛船上的8000名難民雖然都已經(jīng)死了,所幸的是留下了兩個活著的細胞:自然和寬容。它們化成一男一女,在沒有生命的火星上撒下了寬容忍讓和樂善好施的種子,終于使火星成為一個擁有人類的智慧和才能,而沒有人類的貪婪自私和蠅營狗茍的樂園。
這首詩奠定了哈里馬丁松在瑞典詩壇上的泰斗地位。這首敘事詩在藝術(shù)上有不少重大突破,獨樹一幟的藝術(shù)風格更增添了它的藝術(shù)魅力,使它成為瑞典現(xiàn)代詩歌中的珍品,也成為瑞典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不僅如此,這部力作也是現(xiàn)代歐洲詩歌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奠定了馬丁松作為斯特林堡之后瑞典文學偉大作家的地位。這部史詩在1959年被改編成歌劇,在瑞典和歐洲許多國家歷演不衰。
馬丁松的創(chuàng)作風格以浪漫主義為主,間或有神秘、悲觀色彩。無論是詩歌還是小說,他都十分講究字斟句酌,他喜愛自己造詞,這種風格在瑞典被譽為馬丁松風格。有不少詞是詞典上找不到的、他獨創(chuàng)的詞,有的既貼切入微又淺顯易懂,也不免有一些晦澀難懂的詞,不過一旦了解了他造的詞的用意后,會更深刻地了解他的作品。例如,《阿尼阿拉號》里的宇宙飛船(原文Goldonder)一詞就是詩人煞費苦心用兩個詞拼湊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來的,前半段原來詞意是征服者,尤指16世紀侵占墨西哥、秘魯?shù)葒奈靼嘌乐趁裾,也可以轉(zhuǎn)意為征服者的古老夢想之國,后半段則是一般空中運載工具的結(jié)尾綴音。詩人把這些詞的原意、轉(zhuǎn)意和詞音結(jié)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新的詞,意思已不是普通的宇宙飛行,而是一艘空中運載工具所進行的一次不知目標的、大膽的探測飛行。
馬丁松多才多藝,他的文學作品有詩集、長篇小說、隨筆、游記、劇本和廣播劇,他還能作畫,創(chuàng)作了很多油畫,主要是工人畫像和自畫像以及異國情調(diào)的風景畫,馬丁松還為自 己的作品作插畫。1974年因他的作品通過一滴露珠反映出整個世界而同另一位出身貧苦的瑞典作家、瑞典學院院士埃溫德雍松(19001976)分享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哈里馬丁松(Harry Martinson,19041978)出生于瑞典南部布萊金厄省的亞姆斯霍格鎮(zhèn)。他幼年喪父,6歲時母親離家移居美國,他成為各教區(qū)輪流收養(yǎng)的孤兒。15歲當海員,隨船跑遍南美及印度。此后他浪跡天涯。馬丁松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文化教育和藝術(shù)熏陶,他的文學天才是在流浪生涯中生發(fā)的,因此被稱為文學界的流浪兒。1926年,馬丁松以海員生涯為題材,發(fā)表處女詩集《鬼船》。1929年,他和另外四個青年作家合寫了一部瑞典文學編年史《五個年輕人》,贏得盛譽。此后,他發(fā)表了大量的詩歌和相當數(shù)量的游記、隨筆、小說、回憶錄等。他的主要詩作有《現(xiàn)代抒情詩選》(1931)、《再見吧,好望角》(1933)、《自然》(1934)、《海風之路》(1945)、《蟬》(1958)、《德由勒之草》(1958)、《車》(1960)、《光與暗之詩》(1971)、《草之山》(1973)等詩集,散文《無目標的旅行》(1932),長篇小說《蕁麻開花》(1935)、《通向鐘國之路》(1948),被公認的代表作是發(fā)表于1956年的科幻大空長詩《阿尼阿拉號》。
譯者簡介:
斯文,原名王建興,中國前外交官,在北歐工作生活二十多年,1998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大使的身份退休,結(jié)束了外交生涯。在五十多年的歲月里,他翻譯出版了許多北歐作品,如《薩迦》《埃達》《紅房間》等,并為大百科全書文學卷、歷史卷和戲劇卷撰寫北歐詞條。
石琴娥,1936年生于上海。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北歐文學專家。曾任中國-北歐文學會副會長。長期在我國駐瑞典和冰島使館工作。曾是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挪威奧斯陸大學訪問學者和教授。主編《北歐當代短篇小說》、冰島《薩迦選集》等,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及多種詞典撰寫北歐文學、歷史、戲劇等詞條。著有《北歐文學史》、《歐洲文學史》(北歐五國部分)、九五重大項目《20世紀外國文學史》(北歐五國部分)等。主要譯著有《埃達》《薩迦》《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安徒生童話與故事全集》等。曾獲瑞典作家基金獎、2001年和2003年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第五屆(2001)和第六屆(2003)全國優(yōu)秀外國文學圖書獎一等獎、安徒生(2006)。榮獲中國翻譯家協(xié)會資深榮譽證書(2007)、丹麥國旗騎士勛章(2010)、瑞典皇家北極星勛章(20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