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大拙是世界極富盛名的佛教學者,世界禪學代表人物。他將其一生都投入禪的研究,向西方弘揚禪宗的佛教思想和文化。他基于自己實際開悟的經驗,運用圓熟的歐美語言,將禪的思想嫁接其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本書集結了鈴木大拙面向歐洲世界所撰寫的英文講稿,以何為禪為主線,精心編纂,淺顯易懂地解明了東方禪的概念與深厚內涵,是禪學入門之不朽名作。
1、鈴木大拙是禪風西漸先鋒人物,因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介紹東方的禪學和文化而聞名于西方的人文學界,被譽為世界的禪者。其關于禪學的著作具代表性與易讀性,在市場上受到廣泛認可。
2、本書集結整理了鈴木大拙面向歐洲世界弘揚禪學的講稿,以何為禪為主線,淺顯易懂地解明了東方禪的概念與深厚內涵,是鈴木大拙的集大成之作之一,也是入門禪學、理解日本文化的不朽名作。
3、譯者高海陽老師翻譯功底頗深,譯文流暢、準確、自然,助力讀者在閱讀時專注于鈴木大拙的文字內涵。
4、裝幀精美別致,封面紙質觸感佳,帶有禪意的同時極富現代美學感。
作者自序
本書是作者從自己過去四五十年間的著作里,選出論述有關禪的本質的幾章,編輯而成的小書。讀者一讀,即可大概了解近代的禪究竟是如何的。當然,禪不僅僅要懂得,而且要有親身的體會才行,此事在這里無須贅言。
那么,如何才算是懂得呢?在不同的時代和場合,它的含義也會有所變化。一千多年前,在東方的某地形成的東西(禪),一成不變地強加于當今世界的一般讀者,肯定是行不通的。特別是對有著不同文化和歷史背景的歐美人來說,把我們東方人往昔的作品,毫無更改地呈示給他們,并要求他們能弄懂這似乎是件困難的事情。在海外弘揚禪學,只靠中文甚至是日文的表現方法,實際上是此路不通的。
就以英語來表現禪來說,與古老的禪錄相隔甚遠的表現方法,在禪的看法上,反而有可能提出一些新的見地。從英文把這些觀點譯成日文,在此意義上,我相信也是不無裨益的。
禪學,是靈性在中國誕生、發(fā)展,并且高度完成的產物。中文的表現,自然是基于中國的民族心理特點,將禪的妙處揮灑得淋漓盡致。然而,禪被移植到別的民族和語言時,它的妙處往往就有些變味了,這真是無奈。正因如此,我們更應放開心胸,引入異質的文化和情調,做到有備而來。特別是經歷了二戰(zhàn)的當今世界,各國不再是各自封閉的世界,而是各國人民攜手并肩、友好相處的世界;是一個增進相互理解,共存共榮,大家互相幫助的世界。那種只為一己的利益,而打擊和消滅對方的態(tài)度,必將遭到時代的遺棄。我們作為東方人,不能只想著自己得好處,而要有屈己容人的雅量。禪學也同樣,不應拘泥于既往的定型,即使翻譯起來會犧牲些許原文的美妙,也要費足夠的功夫,使他人能懂得禪的真意。英文翻譯成別的語言時也同樣如此。
舉一個手頭的例子。有一本書叫《臨濟錄》,是一千多年前中國唐代的著作。對臨濟禪來說,這是《圣經》一樣的存在,它里頭的文字筆力簡勁,直入胸臆。如何將它翻譯成日文,已然是個問題了,要譯成英語,更需要有數倍的努力。即使這樣,也只能從文面上撿拾出它知性上的意義,而難以獲得文字里面的真知。
有一句經典的話: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所謂大用,意思是大的效用,但我們不可只停留在文字上理解。效用先不管,大卻有的意義。什么是的效用?比方說,基督教里,神說要有光這就是的效用。釋迦牟尼從娘胎出來,即喊叫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吶喊也是的效用。這大用跳出了自然規(guī)律、社會約束及邏輯的法則,不受任何的規(guī)則所限制。它是隨處作主,立處皆真,與索倫克爾凱郭爾所說的真理是主觀的異曲同工。我們要反復思考一下,才能懂得這些話的道理,只憑文字上的了解,畢竟不是真知。
包括中國和日本在內,東方民族看待事物,總是著眼于事物被一分為二之前的狀態(tài),亦即是從事物的里面去觀察。這種觀察方法和歐美人完全不同,一分為二之后,就產生了能力的分別,主客的對立。兩分之前,沒有分離的狀態(tài)下,是無差別、非對立的。這世界上語言文字是第二位的,在這之前一腳踏進去才是要義。一般人會發(fā)問:這事可能嗎?禪的任務,就是要把這不可能變成可能。因此,禪才會講不立文字,教導我們從對立的世界中跳將出來。當然,雖然跳了出來,我們還是要返回語言的世界,否則沒法說話;然而,返回是返回了,一旦有過跳出來的經驗,我們運用語言文字的方式也會有所改變。研讀禪錄,我們應該是這樣去做的。
如此看來,比方說,中文翻譯成英文時,它含蓄的一面就會失去,變得有點興味索然。但是,它的行文卻因有了散文風格的一面,而變得富于現代感。包括日本的讀者在內,相信對此也逐漸有所體會,這也是本書出版的一個意義所在。實際上,行文至此,這些幾十年來寫就的東西,內容上也許有增新的必要,此事有待日后進行,如今姑且擱筆。
鈴木大拙
1964年12月
鈴木大拙 すずきだいせつ 18701966
出生于日本金澤。國際著名佛教學者,世界禪學權威。
1891年游學東京,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哲學科選科學習,同時在鐮倉圓覺寺,隨今北洪川參禪。1897年赴美國芝加哥,從事相關學問研究十一年。1909年回日本后,著力于向全世界推介禪學,傳揚大乘佛教的思想。他一生著述宏富,除日文著作外,還用英文寫作了大量有關禪宗的著作,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受到榮格、海德格爾和湯因比等重要思想家的極大推崇,贏得了極高的聲譽以及世界禪者的美稱。主要著書有《通往世界的禪》《東方的智慧》《禪與日本文化》等。
譯者序 1
作者自序 9
章 關于禪 13
第二章 關于覺悟 19
一 21
二 25
三 29
四 32
五 38
第三章 禪的意義 41
第四章 禪和一般佛教的關系 69
一、前言 71
二、佛教的生命及其精神 74
三、禪在中國 89
第五章 禪修的實際方法 111
一、基于口頭的方法 119
1.反論 119
2.超越悖論 123
3.矛盾 124
4.肯定 127
5.反復 132
6.叫喊 135
二、直接的方法 138
第六章 存在主義、實用主義與禪 145
一 147
二 149
三 154
四 158
五 164
六 167
第七章 愛和力 171
主要典籍一覽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