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過去幾年,快樂文化漸漸形成。有關快樂的書籍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也受到了不同階層讀者的關注。要寫一本以快樂為主題而又有啟發(fā)性的書實在不是一件易事。湯國鈞博士及其同儕所寫的這本書以積極心理學來探討快樂這一主題,實屬非常難得,我誠意向讀者推薦。 積極心理學是近年心理學界新興的一個研究范疇,吸引了不少學者和心理學家探討與研究。以往心理學多以心理問題的處理與治療為主,積極心理學則專注研究創(chuàng)造美好人生的心理條件,快樂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題。事實上,近些年心理學在這方面的理論和研究的確非常豐富和實用,有助于我們更明白和掌握快樂人生所需的心理條件和素質。 我認為本書至少有三個特點是非常難得的。 首先,全書以深入淺出的手法為讀者詳盡介紹積極心理學對快樂的研究和見解,其中不乏發(fā)人深省的內(nèi)容,特別是對投入體驗生活和追尋生活意義方面的探討。 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是特別強調(diào)享樂不能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作者根據(jù)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指出尋找快樂之道在于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參考第三、四、六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參考第八章);過有意義的生活(參考第五、七、九章)。讀者如能按照本書提供的方法去實踐,就會發(fā)現(xiàn)追求快樂的過程是漫長且充滿挑戰(zhàn)的,途中必定會遇到挫折和不快,若能克服這些困難,便可達到長久、真正的快樂。 本書第三個特點是作者對積極心理學與中國文化關系的探討。積極心理學基本上是西方的思想產(chǎn)物,應用于不同的文化中是否恰當仍未有定論,近年文獻中出現(xiàn)越來越多非西方的研究和理論,這是十分可喜的現(xiàn)象。本書作者意識到中西文化的異同,故在探討快樂這一主題時,特別注意到在中國文化和社會中如何應用積極心理學。 雖然要做積極心理學本地化的工作有一段漫長的路程,但這本書已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希望將來有更多有識之士在這方面共同努力。我深信東方文化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可以為積極心理學對美好人生的研究提供嶄新而有益的角度與素材。 何敏賢博士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序二 科技進步為人類帶來不少好處,小至飲食起居的便捷,大至人類壽命的延長,這些都遠超前人的想象。然而,科技進步并沒有改善人類的心理和心靈素質,快樂程度甚至不增反減。按年計算,美國每四個成年人中,便有一個罹患精神疾病。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抑郁癥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 年,抑郁癥可能已是僅次于心臟病的第二大疾患,人類的心理和心靈健康問題似乎日益嚴重。 越來越多的學者注意到以病理取向為主(pathology-oriented perspective)的心理治療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有意將研究方向由修復問題(治療病患)轉為提升人類生命素質。積極心理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曾說過: The aim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s to catalyze a change in psychology from a preoccupation only with repairing the worst things in life to also building the best qualities in life. 一如本書作者所言,本書的誕生亦是源自這寶貴而富有意義的信念。 快樂一向是暢銷書籍的主題之一。讀者乍看書名,很容易誤把本書當作蕓蕓自助心理學書籍中的一本。然而,讀者只需略讀本書任何一章,即會發(fā)現(xiàn)本書不單內(nèi)容豐富,取材全面,更引述了大量學術研究成果作為論證支持,絕非泛泛空言,這在大多同類書籍中實屬難得。 同時,本書作者全是富有一線經(jīng)驗的專業(yè)人士,十分了解受眾的情況,因此能將嚴謹?shù)膶W術理論化繁為簡,深入淺出,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讀者只要用心細閱,并實踐其中的建議,必能大大提升生命的素質。本書亦適合一線同行參考,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設計相關活動,使更多人受惠得益,活出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engaged and meaningful life)。 陳麗云教授,JP 香港大學思源基金健康及社會工作學教授 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jiān) 序三 快樂是任何人都向往的,只是如何取得卻不是人人都懂。或許你會說: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獲取快樂的途徑,沒有所謂懂與不懂。是的,或許每個人的興趣和背景不同,獲取快樂的手段也各異,然而,不論什么途徑,若要獲取長久且實在的快樂,便不能違背獲取快樂的原則。湯國鈞博士及其同儕的新作,通過西方近年興起的積極心理學研究,為我們歸納了很多獲得快樂的原則,這些原則確實是我們追求快樂的過程中十分有用的指引。比如,要發(fā)展?jié)撃,生活得有意義,建立親密的人際關系,學習靜觀,培養(yǎng)品格。很難想象違背這些原則卻依然能夠獲得快樂。 作者在書中除了指出如何獲得快樂,還強調(diào)了這些快樂原則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不謀而合之處,足見獲得快樂的途徑確實有其跨時代和文化的特點。然而,正如莊子所言: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同也!肚f子·德充符》指出事物總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若只是強調(diào)不同思想流派的共通點,雖可展示偉大智慧的共同性,卻難以增進溝通,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中國傳統(tǒng)思想與積極心理學的不同之處甚多,有一些比較根本,有一些比較邊緣。以下是一個不太明顯卻頗具代表性的例子。 根據(jù)本書的說法,積極心理學鼓勵人們盡量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活出真我,這是獲得人生意義的一個方法。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的儒、釋、道三家,基本上都同意這個說法。但我們必須注意,三家所言的潛能是作為人(human)的潛能,而不是作為個人(individual)的潛能。單以儒家為例,儒家強調(diào)人要實踐作 為人性的仁,如孟子所言,這是人與禽獸的分別所在,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這絕不等同于個人的潛能,如計算、唱歌、繪畫、運動之類。儒家不會否定個人潛能的實現(xiàn),然而當人性和個性的實現(xiàn)在具體情況下陷入矛盾時,儒家明顯以人性的實現(xiàn)為優(yōu)先,因為個性的犧牲不至于讓人做不成人,多是讓人生多添一點遺憾(在能完成更高價值的前提下坦然接受這種遺憾,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所謂達觀精神),但對人性的放棄卻是作為人深層的自我否定。這種對個性和人性的區(qū)別對待,一方面可能會扼殺個性,但同時解決了兩者在現(xiàn)實中發(fā)生沖突時,人們該如何抉擇的人生難題。 像以上這種與積極心理學同中有異的立場,中國傳統(tǒng)智慧中還有許多。我相信,正因為兩者有共通之處,它們才有溝通的可能,同時也因為有其相異處,才能互相借鑒,有助于雙方進一步自我完善和發(fā)展。本書能指出它們的共通性,足見作者的見識與胸襟,這也提供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與現(xiàn)今前沿的心理學發(fā)展進行健康對話與互動的新平臺。我樂于看到并參與這場對話,希望日后能有更多機會了解積極心理學及其發(fā)展,并盡一己之綿力,從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角度提出一些反省的支點。 溫帶維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