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說家沈嘉柯聯(lián)手知名新生代作家羅小葶,為現(xiàn)代人探索愛情中的不朽真諦。
☆翻開這本故事集,你會再次體驗到泰戈爾筆下唯美的愛情,以及他所倡導的愛情哲學。
☆失戀時,我們要相信愛情,即使它給你帶來悲哀也要相信愛情。有時愛情不是因為看到了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看得到。戀愛時,我們要記得愛和炭相同,燒起來,得想辦法叫它冷卻。讓它任意著,那就要把一顆心燒焦。
☆23個普通人的愛情故事充滿了典型與非典型的事件沖突,和我們經歷過的愛情如出一轍,讀完他們的故事,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也是因愛變得勇敢,因情懂得堅持。
☆戀愛進程中的那些小插曲,為戀人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自身與其他的機會,由此愛才變得刻骨銘心。
愛的不朽
我年少的時候,十七八歲,熱衷于寫國內外時事、社會評論、雜文、文化隨筆,從《南方周末》到《光明日報》《檢察日報》,我發(fā)表了很多篇文章,天天關心宏大的主題和社會熱點新聞。因此,我特別瞧不上愛情小說,覺得愛情小說是不入流的小情小調,沒什么意思。
后來大學畢業(yè),我去了一家心理雜志社工作,機緣巧合下,讀了隔壁座位的同事寫的愛情小說,意外得很,我被感動得一塌糊涂。啊,真香!
原來好的文學,邊界如此廣闊。
于是,我也開始兼顧著寫愛情小說了。一開始寫得很稚嫩,難以抓住那些幽微的心思、莫名的細節(jié)。后來開竅了,意會明白。
愛情當中,有人性難掩飾遮蔽的那一部分。
文學是人學。
那人學又是什么?我覺得是人在世界上,跟別人相處中所展露的種種幽微的人性。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愛情。
人,不管在什么階段,都有愛的需求。小小年紀,向往甜蜜,渴望愛情會誕生。白發(fā)蒼蒼,垂老暮年,照樣會渴求愛。愛看起來很簡單,實際卻很復雜。年少時候認為的愛情,與現(xiàn)實的愛情的面具不一。愛情的玄妙之處在于,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未必遇到愛情、發(fā)生愛情,后只能找人搭伙過日子。也有人少年初見,便傾慕鐘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乃至癲狂、刻骨銘心。
有緘默的愛,也有活潑的愛。
有卑劣的愛,也有高尚的愛。
所以愛情這個主題永恒迷人。對作家來說,筆下的故事個個都有現(xiàn)實的投射,它們寄托著我們對于理想的愛情的看法和渴求。
在這一點上,張愛玲作為作家是很坦誠、直白的,她曾說過:一個人在戀愛時能表現(xiàn)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為什么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導演劉鎮(zhèn)偉也說過類似的話勸周星馳,大意是:只有演愛情故事,才有可能成為大師。老是演無厘頭的電影,只能是個搞笑明星。于是,周星馳接拍了他的《大話西游》。
這就是因為愛是不朽的。
愛情,就是無論你怎么做都是錯;無論你怎么努力,它都會跟著時間變、跟著人變。幸福了,會無聊;激情了,會平淡;失去了,會惦記;得到了,會厭倦。人的心就是這么怪。
所以,愛情這件事永遠迷人、永遠顛倒眾生。
愛情,也是我們一生中做作、真誠的事情之一。
因為做作,我們死去活來,作得剝離皮膚、血肉、骨骼,只剩一顆心,我們現(xiàn)出原形,我們看到了自己赤裸裸的靈魂,袒露一切,又抵達真誠。
小說是虛構的,但細節(jié)都是真的,總有人做過那些纏綿悱惻的事,有過悲歡離合、頓悟與覺醒,所以才值得被寫出來。
有一天晚上,我寫了一則短篇小說。原本是一段輕快的愛情,但因為寫作過程中發(fā)生了一點小插曲,我的心情隨之改變,帶著一點惱怒寫完了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結局就被我寫得特慘,情節(jié)也隨之發(fā)生變化。這正是寫短篇小說的樂趣之一,心隨意動。作家本人也無法違背這種情緒的改變。
愛情是一種困惑,是一座龐大的迷宮,是一種難以言喻的人間孤獨。
沈嘉柯,著名小說家、文化學者。
影響力作家文學貢獻獎獲得者,國內主流媒體平臺今日書香頻道重點推薦作家,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作品多次獲亞洲好書榜、中國影響力圖書推薦等。
文章常見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等知名媒體,出版有《生命擺渡人》《愿你從容地生活》《慈悲的法則》等近百部暢銷作品。其散文隨筆多次被譯為英語、尼泊爾語廣泛傳播。
羅小葶,作家、知名編劇。
人民網90后百強作家,雜志主編,資深策劃人。
著有《Hey,我真的好想你》《柏林,也許不相逢》《初初喜歡》《喜劇女王》等作品,短篇小說常見于《小說繪》《花火》《愛格》等雜志。
編劇作品《良辰美景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