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與人眼不同,它只會忠實記錄下眼前的場景,而不會像眼睛那樣過濾掉紛繁雜亂的干擾元素,只將注意力分配給最精彩的部分,即人眼具有提煉的功能,具有天生的構圖能力。本書就是要解決從人眼觀感到相機呈現(xiàn)照片的轉變問題,讓攝友培養(yǎng)出將看到的美景轉化為攝影作品的能力。全書共分為9章:第1章構圖常識;第2章關于構圖最關鍵的12個問題;第3章透視的概念與應用;第4章經典構圖法則;第5章點/線/面的藝術;第6章超簡單的幾何構圖;第7章人像攝影畫面設計與美姿技巧;第8章二次構圖中的畫面切割/修復/重塑;第9章超越構圖。
本書語言簡潔流暢,內容由淺入深,適合攝影新手從入門開始,循序漸進地學習攝影構圖知識,培養(yǎng)美學能力,也適合有一定基礎的攝影師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
視覺中國 500px.六合視界部落是視覺中國旗下的頂級攝影俱樂部,匯集了多位資深攝影師,本書作者為視覺中國 500px.六合視界部落的4位攝影師。
史遠: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圖蟲簽約攝影師,攜程簽約攝影師,攝影作品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并刊登在中國攝影報、大眾攝影等雜志及媒體。
趙鵬: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圖蟲簽約攝影師,中國旅游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曾獲2018富士中國攝影大賽入圍獎,2010年佳能感動中國攝影大賽入圍獎。
劉高攀:六合視界部落負責人,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圖蟲簽約攝影師,中國通信攝影協(xié)會會員。
許曉平:北京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視覺中國、圖蟲、Getty Images(US)、米拍網簽約(認證)攝影師、索尼課堂講師,《中國國家天文》《天文愛好者》《北京》周刊《攝影之友》等媒體撰稿人。
第1章
構圖常識 001
1.1 構圖的概念 002
1.2 構圖元素 007
1.3 突出主體的四種方法 008
干凈的背景 008
純凈的色彩 009
虛化的背景 010
合理的位置 011
消除其他干擾 012
1.4 用前景構圖 013
引導視線,增加畫面深度 014
交代劇情,烘托氛圍 015
豐富層次,過渡視線 016
夸大前景,拉大距離感 016
1.5 好的攝影作品 017
內容獨特 017
主題鮮明 019
主體突出 022
畫面干凈 024
情感真摯 025
表現(xiàn)力強 027
第2章
構圖的12個關鍵問題 029
2.1 不同景別構圖的優(yōu)勢 030
遠景 030
全景 034
中景 036
特寫 039
2.2 畫幅比例學問大 041
1:1 041
3:2 042
4:3 043
16:9 044
18:9 045
2.3 橫豎的選擇沒那么簡單 047
2.4 角度的仰俯 050
平拍 050
俯拍 052
仰拍 054
2.5 質感 057
2.6 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059
2.7 平衡(地勢、趨勢) 060
2.8 空間感 063
2.9 緊湊與松散 066
2.10 完整性與殘缺感 070
2.11 封閉與開放 074
2.12 控制畫面邊緣 076
第3章
透視 078
3.1 傳統(tǒng)的透視概念與應用 079
透視的概念 079
幾何透視與空氣透視 079
焦距與透視 085
反透視規(guī)律 088
3.2 一點、兩點與三點透視 090
3.3 焦點透視 092
3.4 散點透視 096
3.5 透視決定成敗 098
第4章
經典構圖法則 102
4.1 黃金法則及演化形式 103
黃金比例 103
黃金螺旋線與構圖點 104
三分點與線 106
4.2 對比法則 112
大小對比 112
遠近對比 112
明暗對比 113
色彩對比 115
動靜對比 117
4.3 減法法則 118
阻擋減法 119
模糊減法 120
夸張減法 120
4.4 加法法則 122
調整取景角度 122
等待精彩瞬間 124
第5章
點、線、面的藝術 125
5.1 點、線、面之間的關系 126
5.2 點 127
單點的位置與力量 127
兩點之間要注意呼應 129
多點之間要建立關聯(lián) 130
5.3 線 132
直線的方向 132
曲線的感覺 135
線條的平行與相交 138
擴散性(匯聚線)構圖 139
5.4 面與圖案 140
平面所傳達的信息 140
圖案與圖案組合 141
5.5 點與線 143
5.6 點與面 144
5.7 重復性構圖 145
第6章
簡單構圖出好片 147
6.1 水平線構圖 148
6.2 豎直線構圖 149
6.3 對角線構圖 151
6.4 S形構圖 152
6.5 三角形構圖 154
6.6 C形構圖 156
6.7 V形構圖 157
6.8 L形構圖 159
6.9 圓形構圖 160
6.10 框景構圖 162
6.11 對稱式構圖 165
第7章
人像攝影畫面設計
與美姿技巧 168
7.1 人像取景范圍的差別 169
全身人像的特點 169
半身人像的特點 170
七分身人像的特點 170
特寫人像的特點 171
7.2 人像特寫美姿技巧 173
方向感的錯位讓畫面富有張力 173
利用人物手臂產生變化 174
利用額外道具產生變化 176
特寫中的角度控制 176
利用環(huán)境特征來設計特寫動作 177
7.3 人像站姿攝影技巧 178
身體軸線上的三個重要部位的組合
變化 178
平均站姿和重心站姿 179
重心腿與輔助腿的搭配 181
配合上肢的變化 183
7.4 人像坐姿攝影技巧 184
坐姿也要注意線條美 184
坐在墻邊、椅子上也精彩 185
側身抱膝坐姿 186
正面放松坐姿 187
坐姿人像的常識性技巧 188
7.5 躺與趴的美姿技巧 189
躺姿 189
趴姿 191
第8章
二次構圖:場景切割、
修復與重塑 192
8.1 切割畫中畫,打造多幅作品 193
8.2 修掉畫面中的雜物 198
8.3 用修復工具改變主體位置 201
8.4 擴充構圖范圍,讓構圖更合理 205
8.5 通過變形完美處理掉機械暗角 209
8.6 用變形工具重新構圖 212
8.7 通過變形或液化調整局部
元素,強化主體 214
8.8 自由變換和變形 215
8.9 影調重塑 218
第9章
超越構圖 220
9.1 影調與構圖 221
9.2 色彩與構圖 225
9.3 構圖是選擇的藝術 229
9.4 從無序到有序 231
9.5 從無形到有形 233
9.6 構圖有法,而無定法 235
9.7 知識決定下限 238
9.8 審美決定上限 241
9.9 構圖的演變:從知識到審美,
再到超越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