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張旭東
本書是一部論文合集,雖有明確的主旨和連貫的分析論述,但畢竟寫作時間有近兩個十年的跨度,涉及的頭緒和議題也較多,因而仍有必要在第二版問世之際,做一個簡略的說明。
大致而言,書中所收的文章可歸于兩個系列。其一為“文化政治”系列,里面的文章多為2005年出版、2006年修訂再版的《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遍主義話語的歷史批判》一書的余墨或局部展開。其中部分是成書前發(fā)表在報刊上的單篇專論或訪談,比如談尼采、韋伯、羅蒂和“可比性”問題的篇目,部分是關于“普遍與特殊的辯證法”的意猶未盡的探討或?qū)u的回應。這些文章作為那本書的 “成因”與導引,或“后果”及余波,都可被視為與之相關的較為系統(tǒng)的概念分析,或論述的自然延伸。
另一個系列則是圍繞“中國道路”這一時代命題所展開的討論。其中既有對萌興于八十年的啟蒙、文化自覺、主體性諸問題的繼續(xù)思考,也有對20世紀第一個十年里出現(xiàn)的種種社會經(jīng)濟、文化、思想機遇,以及其中蘊含的問題和可能性的即時回應與反思,包括全球化與本土化問題,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傳統(tǒng)與形式創(chuàng)新問題,政治哲學意義上的正當性、合法性與“主權/主權者”問題。這些文章不少是報刊雜志和網(wǎng)絡媒體的約稿,其緣起大多在于一些具體事件、現(xiàn)象、紀念日或爭論性議題(如“五四”九十周年紀念、共和國六十周年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評論、對北京大學教師制度改革引發(fā)的爭議的評論、對大學本科人文教育經(jīng)典閱讀問題的思考,“中國夢”話題最早出現(xiàn)時所做的座談,對2015年初法國《查理周刊》恐怖主義襲擊的觀察與思考,不一而足)。
這個“十年”以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為標志,開啟了中國經(jīng)濟新一輪迅猛增長,決定性地改變了當代中國的物質(zhì)—技術基礎和社會文化風貌,而在重塑集體性歷史經(jīng)驗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議題和理論挑戰(zhàn)。它未必“終結(jié)”于數(shù)字意義上的十年之后,而是隨著中國經(jīng)濟增長放緩并步入“新常態(tài)”后徐徐落幕。這條歷史弧線的“高峰”或象征性頂點,或許是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紀念以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這三個歷史景觀(historic spectacles)構(gòu)成的。如今它們也自然成為回望上一個歷史階段時的記憶標志和情感附著點。
這一段剛剛過去的歷史,比任何單純的思想討論或理論論述都更好地解釋了 “文化政治”問題和“中國道路”問題的社會實質(zhì)和論辯意義;就是說,它表明了書中所有文章的歷史決定和時代決定:它們事實上都是透過“普遍與特殊的辯證法”這個哲學意義上的“二元對立”和“辯證統(tǒng)一”,專注而持續(xù)地思考、回應、解釋、敘述一個極為當代性、極為“在地”的問題,即當代中國集體經(jīng)驗和集體意識的自我定位、自我理解與自我表述。貫穿全書的那種樂觀進取的態(tài)度,那種不憚于構(gòu)建“大敘事”、主動觸碰甚至“招惹”大問題的自信,現(xiàn)在想來其實都得自這些文章誕生于其間的那兩個十年,特別是后一個十年,得自這個時代本身的能量與動態(tài)趨勢,以及種種經(jīng)驗或價值上的(靠得住的或靠不住的)假定和預設。
這是“中國”這個生活世界疾速發(fā)展、膨脹、豐富化、多樣化的二十年;是中國人第一次大規(guī)模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分工體系、擁抱這個世界也被這個世界所擁抱、改變這個世界也被這個世界所改變的二十年。與此同時,這也是“中國”這個巨大的實體、符號、制度和價值體系隨著自身單純的物質(zhì)增長和空間增長而不斷同其他意義—闡釋體系的碰撞與磨合的二十年。這些文章雖然都是為某種具體思想議題的“當下”而做,并因此帶有十足的辯論色彩和“文化政治”傾向性,但被輯錄在一處時,仍然可見超越單個議題的總體思路,以及穿透一個歷史階段的“敘事性”意圖。
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一書的第三版(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同一系列)序中,我把本書視為同它的某種“對話”, 即從“特殊性”或“個別性”角度,從中國經(jīng)驗、中國問題出發(fā),進一步釋論“文化政治”的概念和“普遍與特殊的辯證法”。這里不妨做一呼應,再次強調(diào)這樣一個既復雜又簡單的主題:
在思想和學術層面, “中國道路”本身是一種抽象,是一種特定社會、政治、文化和歷史經(jīng)驗范圍內(nèi)的“普遍”;但它的特殊的、具體的形態(tài),只能存在和體現(xiàn)于當代中國人個別的、由特定歷史條件和歷史可能性視野決定的集體行動和集體觀念當中。后者是一個現(xiàn)實概念,而非一個理想概念,它的歷史性展開注定是曲折的,會遭遇種種試驗、比較、反復和不確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真理與謬誤、成功與失敗的復雜的混合體,而不是什么完美的、純而又純的、比照某種觀念性藍圖和理想設計原樣制造出來的東西。它在現(xiàn)實中的存在,必然體現(xiàn)為在“左”與“右”、“市場”與“國家”、“國”與“民”、經(jīng)濟增長與機遇平等、(全球化語境下的)自主性與同他者的相互依賴之間的矛盾、沖突或“對立統(tǒng)一”之間的選擇或權宜之計。這樣的“道路”在魯迅的希望的形而上學意義上必然是集體性的,即《故鄉(xiāng)》中所謂“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它也必然永遠為將來之將要到來所保證,因為“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華蓋集續(xù)編·記談話》),盡管永恒的此刻作為歷史真理和現(xiàn)實力量的擁有者,同個人自由、趣味以及人的社會本體論價值和絕對道德律令之間總是形成某種張力。
這條“道路”本身雖隱含在抽象與具體、普遍與特殊的辯證關系之中,但它的歷史語境或參照系卻是清晰的。它既包括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外部大環(huán)境(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環(huán)境危機、地緣政治板塊、啟蒙—現(xiàn)代性“高級文化”主流、民族國家體系、“文明沖突”,等等),也包括作為它“給定的歷史條件和歷史前提”的中國傳統(tǒng)(古代政教傳統(tǒng)、近代革命傳統(tǒng)、過去四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傳統(tǒng))。但在一個同樣關鍵的意義上,中國和“中國道路”又是一個“不需要自身之外的參照系”的歷史運動。這是美國哲學家羅蒂(Richard Rorty)在回顧林肯、惠特曼、杜威、羅斯福新政以及六七十年代社會進步傳統(tǒng)時,對美國歷史發(fā)展中左翼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相結(jié)合的經(jīng)驗或“道路”的總結(jié)(參見本書《知識分子與民族理想》一文)。這句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自信甚至自負的話,在具體意義上不過是指美國革命立國,不拘泥于陳規(guī)陋習,在持續(xù)不斷的生產(chǎn)實踐、社會實踐和制度創(chuàng)新中摸索適合自身發(fā)展道路的歷史經(jīng)驗、政治自覺和文化自信。所有這些同樣適用于、甚至更適用于思考現(xiàn)代中國的歷史道路及其未來,因為后者正是通過不斷的集體實踐——包括革命實踐和改革實踐——而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自己定義自身制度和文化的正當性及普遍意義,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乃至“文明”的歷史過程。
中國經(jīng)濟、社會、政治、文化和思想的發(fā)展都仍在路途中,有關“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思想討論和理論辯論在目下只能是方興未艾。本書的工作,是記錄這場討論在早期或準備期一些初步的、局部的經(jīng)驗和思考。2015年首次出版后,本書在短短五年里能夠修訂出版第二版,固然令作者欣慰,但過去五年世事萬變,許多彼時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假定、預期和概念框架,如今已經(jīng)顯得問題重重。然而學者必須是一個終身的學習者,“覺今是而昨非”難免是思想發(fā)展與學術寫作的常態(tài),何況本書中不少文章的議題和討論本就具有很強的當下性、時效性和嘗試性。因此與其刪改舊作以力圖使之“與時俱進”,倒不如“立此存照”,保留一份當代思想討論的歷史材料。我期待同所有愿意再次打開這些問題、閱讀這份記錄的讀者進行誠摯、平等的交流;更歡迎他們對文章中的立場、觀點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提出批評。任何書的再版恐怕都不能說是“悔少作”的表現(xiàn),但我想這只有在期待批評和挑戰(zhàn)的意義上,方才是成立的。
第二版相對于第一版在篇目上有所調(diào)整:第一版中關于文學批評和文學研究的幾篇在這里全部截掉,移至《批判的文學史》一書;同時增收了幾篇零星散落的有關“文化政治”“普遍與特殊”和“比較與可比性”的文章,但刪去了其中與《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一書中章節(jié)重合的部分。
是為序。
張旭東
2020年12月31日于紐約
文化政治與中國道路 第二版
目錄
第二版序
序言
第一部分 人民共和國根基的再確認
“五四”與中國現(xiàn)代性文化的激進詮釋學
試談人民共和國的根基——寫在國慶六十周年前夕
主權者——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附錄 兩個“六十年”座談會整理稿
第二部分 文化主體與文化自覺
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中國人——答《中華讀書報》記者問
中國文化的根源是今天的中國人
文化主體性的辯證法與歷史決定
文化自覺片論:啟蒙主義的政治危機與倫理危機
附錄一:重歸總體性思考,重建中國認同:答《社會觀察》
附錄二:傳統(tǒng)與形式創(chuàng)意:首屆喜馬拉雅文化思想論壇論文集小引
第三部分 文化政治的視野
尼采與文化政治
文化政治視野里的普遍與特殊:論可比性
知識分子與民族理想——評理查德·羅蒂《為美國理念的實現(xiàn)——20世紀左翼思想》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悖論:多樣性還是單一性
啟蒙與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辯證法:邁向一種文化政治的現(xiàn)代身份建構(gòu)觀
普遍性和文化政治——從《帝國》出版九年后的再評價談起
附錄:可比性、普遍性與文化政治——從卡爾·馬克思重新出發(fā)
第四部分 從“中國道路”到“中國夢”
中國人今天所做的一切是在創(chuàng)造新的普遍性
中國夢——終于到了可以談談夢想的歷史時刻
普遍性與中國道路——答《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問
附錄:經(jīng)濟理性時代的價值空洞——重訪哈貝馬斯“合法性危機”理論
第五部分 世界主義與中國認同
民族主義與當代中國
文化、政治與競技——2008 北京奧運會觀感
在中國,本土不是地域概念
全球化圖景下的中國認同
在新的矛盾統(tǒng)一體中確立價值認同
查理周刊警示錄——暴力、言論自由和有意義的生活
附錄:美國與世界
第六部分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大學
文化民族主義、“挫折感”與中國學人的精神使命
中國:走出全球化和民族主義的瓶頸
文化認同與學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學生諸君》百年有感
經(jīng)典閱讀是全球化時代的選擇
出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