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呂思勉史學代表性的學術(shù)論著。上半部分敘述社會經(jīng)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shù)的發(fā)展情況,內(nèi)容包括婚姻、族制、政體、階級、財產(chǎn)、官制、選舉、賦稅、兵制、刑法、實業(yè)、貨幣、衣食、住行、教育、語文、學術(shù)、宗教等十八類;下半部分按歷史順序敘述了中國政治歷史的變革。
獨特的體例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編排,展現(xiàn)了呂思勉作為歷史學家的學術(shù)追求:“搜求既往的事實,加以解釋,用以說明現(xiàn)社會,因以推測未來,而指示我們以進行的途徑。”
全新插圖升級版
中國*部白話中國通史,華人世界公認的權(quán)威國史巨著
顧頡剛、易中天、李敖等大家學者極力推薦
◎精心選配130幅珍貴歷史繪畫及文物圖片,幫助讀者更直觀地了解中國幾千年來文化與歷史各種不同側(cè)面。
◎全新校訂的文本,再現(xiàn)民國至今暢銷不衰的權(quán)威國史巨著。
◎*部白話中國通史,分別討論文化與政治的獨特體例,帶領(lǐng)讀者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品評朝代更迭的興衰得失。
緒論
歷史,究竟是怎樣一種學間?研究了他,究竟有什么用處呢?
這個問題,在略知學問的人,都會毫不遲疑地作答道:歷史是前車之鑒。什么叫作前車之鑒呢?他們又會毫不遲疑地回答道∶昔人所為而得,我可以奉為模范;如其失策,便當設(shè)法避免;這就是所謂“法戒”。這話驟聽似是,細想就知道不然。世界上哪有真相同的事情?所謂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誤以不同之事為同罷了。遠者且勿論。歐人東來以后,我們應(yīng)付他的方法,何嘗不本于歷史上的經(jīng)驗?其結(jié)果卻是如何呢?然則歷史是無用了么?而不知往事,一意孤行的人,又未嘗不敗。然則究竟如何是好呢?
歷史雖是記事之書,我們之所探求,則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眾事的,事則只是一事。天下事既沒有兩件真相同的,執(zhí)應(yīng)付此事的方法,以應(yīng)付彼事,自然要失敗。根據(jù)于包含眾事之理,以應(yīng)付事實,就不至于此了。然而理是因事而見的,舍事而求理,無有是處。所以我們求學,不能不顧事實,又不該死記事實。
要應(yīng)付一件事情,必須明白他的性質(zhì)。明白之后,應(yīng)付之術(shù),就不求而自得了。而要明白一件事情的性質(zhì),又非先知其既往不可。一個人,為什么會成為這樣子的一個人?譬如久于官場的人,就有些官僚氣;世代經(jīng)商的人,就有些市儈氣;向來讀書的人,就有些迂腐氣;難道他是生來如此了么?無疑,是數(shù)十年的做官、經(jīng)商、讀書養(yǎng)成的。然則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亦是如此了。中國的社會,為什么不同于歐洲?歐洲的社會,為什么不同于日本?習焉不察,則不以為意,細加推考,自然知其原因極為深遠復雜了。然則往事如何好不研究呢?然而已往的事情多著呢,安能盡記?社會上每天所發(fā)生的事情,報紙所記載的,奚啻億兆京垓分之一。一天的報紙,業(yè)已不可遍覽,何況積而至于十年、百年、千年、萬年呢?然則如何是好?
須知我們要知道一個人,并不要把他已往的事情,通統(tǒng)都知道了,記牢了。我,為什么成為這樣一個我?反躬自省,總是容易明白的,又何嘗能把自己已往的事,通統(tǒng)記牢呢?然則要明白社會的所以然,也正不必把已往的事,全數(shù)記得,只要知道“使現(xiàn)社會成為現(xiàn)社會的事”就夠了。然而這又難了。?
任何一事一物,要詢問他的起源,我們現(xiàn)在,不知所對的很多。其所能對答的,又十有八九靠不住。然則我們安能本于既往以說明現(xiàn)在呢。
這正是我們所以愚昧的原因,而史學之所求,亦即在此。史學之所求,不外乎∶(一)搜求既往的事實。(二)加以解釋。(三)用以說明現(xiàn)社會。(四)因以推測未來,而指示我們以進行的途徑。?
往昔的歷史,是否能肩起這種任務(wù)呢?觀于借鑒于歷史以應(yīng)付事實失敗者之多,無疑的是不能的。其失敗的原因安在呢?列舉起來,也可以有多端,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偏重于政治。翻開二十五史來一看(從前都說二十四史,這是清朝時候,功令上所定為正史的。民國時代,柯劭態(tài)所著的《新元史》,業(yè)經(jīng)奉徐世昌總統(tǒng)令,加入正史之中,所以現(xiàn)在該稱二十五史了),所記的,全是些戰(zhàn)爭攻伐,在廟堂上的人所發(fā)的政令,以及這些人的傳記世系。昔人稱《左氏》為相斫書;近代的人,稱二十四史為帝王的家譜;說雖過當,也不能謂其全無理由了。單看了這些事,能明白社會的所以然么?從前的歷史,為什么會有這種毛病呢?這是由于歷史是文明時代之物,而在文明時代,國家業(yè)已出見,成為活動的中心,常人只從表面上看,就認為政治可以概括一切,至少是社會現(xiàn)象中最重要的一項了。其實政治只是表面上的事情。政治的活動,全靠社會做根底。社會,實在政治的背后,做了無數(shù)更廣大更根本的事情。不明白社會,是斷不能明白政治的。所以現(xiàn)在講歷史的人,都不但著重于政治,而要著重于文化。?
何謂文化?向來狹義的解釋,只指學術(shù)技藝而言,其為不當,自無待論。說得廣的,又把一切人為的事,都包括于文化之中,然則動物何以沒有文化呢?須知文化,正是人之所以異于他動物的。其異點安在呢?凡動物,多能對外界的刺激而起反應(yīng),亦多能與外界相調(diào)適。然其與外界相調(diào)適,大抵出于本能,其力量極有限,而且永遠不過如此。人則不然。所以人所處的世界,與動物所處的世界,大不相同。人之所以能如此,(一)由其有特異的腦筋,能想出種種法子。(二)而其手和足全然分開,能制造種種工具,以遂行其計劃。(三)又有語言以互相交通,而其擴大的即為文字。此人之所知,所能,可以傳之于彼;前人之所知,所能,并可以傳之于后。因而人的工作,不是個個從頭做起的,乃是互相接續(xù)著做的。不像賽跑的人,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卻像驛站上的驛夫,一個個連接著,向目的地進行。其所走的路線自然長,而后人所達到的,自非前人所能知了。然則文化,是因人有特異的稟賦,良好的交通工具,所成就的控制環(huán)境的共業(yè)。動物也有進化的,但他的進化,除非改變其機體,以求與外界相適應(yīng),這是要靠遺傳上變異淘汰等作用,才能達到其目的的,自然非常遲慢。人則只需改變其所用的工具,和其對付事物的方法。我們身體的構(gòu)造,絕無以異于野蠻人,而其控制環(huán)境的成績,卻大不相同,即由其一為生物進化,一為文化進化之故。人類學上,證明自冰期以后,人的體質(zhì),無大變化。埃及的尸體解剖,亦證明其身體構(gòu)造,與現(xiàn)今的人相同?梢娙祟惖倪M化,全是文化進化。恒人每以文化狀況,與民族能力,并為一談,實在是一個重大的錯誤。遺傳學家,論社會的進化,過于重視分子的先天能力,也不免為此等俗見所累。至于有意夸張種族能力的,那更不啻自承其所謂進化,將返于生物進化了。從理論上說,人的行為,也有許多來自機體,和動物無以異的,然亦無不被上文化的色彩。如飲食男女之事,即其最顯明之例。所以在理論上,雖不能將人類一切行為,都稱為文化行為,在事實上,則人類一切行為,幾無不與文化有關(guān)系?梢娢幕秶膹V大。能了解文化,自然就能了解社會了(人類的行為,原于機體的,只是能力。其如何發(fā)揮此能力,則全因文化而定其形式)。
全世界的文化,到底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這個問題,還非今日所能解決。研究歷史的人,即暫把這問題置諸不論不議之列亦得。因為目前分明放著多種不同的文化,有待于我們的各別研究。話雖如此說,研究一種文化的人,專埋頭于這一種文化,而于其余的文化,概無所見,也是不對的。因為(一)各別的文化,其中仍有共同的原理存。(二)而世界上各種文化,交流互織,彼此互有關(guān)系,也確是事實。文化本是人類控制環(huán)境的行為,環(huán)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異。及其興起以后,因其能改造環(huán)境之故,愈使環(huán)境不同。人類遂在更不相同的環(huán)境中進化。其文化,自然也更不相同了。文化有傳播的性質(zhì),這是毫無疑義的。此其原理;實因人類生而有求善之性(智)與相愛之情(仁)。所以文化優(yōu)的,常思推行其文化于文化相異之群,以冀改良其生活,共謀人類的幸福(其中固有自以為善而實不然的,強力推行,反致引起糾紛,甚或釀成大禍,宗教之傳布,即其一例。但此自誤于愚昧,不害其本意之善)。而其劣的,亦恒欣然接受(其深閉固拒的,皆別有原因,當視為例外)。這是世界上的文化,所以交流互織的原因。而人類的本性,原是相同的。所以在相類的環(huán)境中,能有相類的文化。即使環(huán)境不同,亦只能改變其形式,而不能改變其原理(正因原理之同,形式不能不異,即因形式之異,可見原理之同,昔人夏葛冬裘之喻最妙)。此又不同的文化,所以有共同原理的原因。以理言之如此。以事實言,則自塞趨通,殆為進化無疑的軌轍。試觀我國,自古代林立的部族,進而為較大的國家;再進而為更大的國家;再進而臻于統(tǒng)一;更進而與域外交通,開疆拓土,同化異民族;無非受這原理的支配。轉(zhuǎn)觀外國的歷史,亦系如此。今者世界大通,前此各別的文化,當合流而生一新文化,更是毫無疑義的了。然則一提起文化,就該是世界的文化,而世界各國的歷史,亦將可融合為一。為什么又有所謂國別史,以研究各別的文化呢?這是因為研究的方法,要合之而見其大,必先分之而致其精。況且研究的人,各有其立場。居中國而言中國,欲策將來的進步,自必先了解既往的情形。即以迎受外來的文化而論,亦必有其預備條件。不先明白自己的情形,是無從定其迎距的方針的。所以我們在今日,欲了解中國史,固非兼通外國史不行,而中國史亦自有其特殊研究的必要。
人類以往的社會,似乎是一動一靜的。我們試看,任何一個社會,在以往,大都有個突飛猛進的時期。隔著一個時期,就停滯不進了。再閱若干時,又可以突飛猛進起來。已而復歸于停滯。如此更互不已。這是什么理由?解釋的人,說節(jié)奏是人生的定律。個人如此,社會亦然。只能在遇見困難時,奮起而圖功,到認為滿足時,就要停滯下來了。社會在這時期,就會本身無所發(fā)明;對于外來的,亦非消極的不肯接受,即積極地加以抗拒。世界是無一息不變的(不論自然的和人為的,都系如此)人,因其感覺遲鈍,或雖有感覺,而行為濡滯之故,非到外界變動,積微成著,使其感覺困難時,不肯加以理會,設(shè)法應(yīng)付。正和我們住的屋子,非到除夕,不肯加以掃除,以致塵埃堆積,掃除時不得不大費其力一樣。這是世界所以一治一亂的真原因。倘使當其漸變之時,隨時加以審察,加以修正,自然不至于此了。人之所以不能如此,昔時的人,都以為這是限于一動一靜的定律,無可如何的。我則以為不然。這種說法,是由于把機體所生的現(xiàn)象,和超機現(xiàn)象,并為一談,致有此誤。須知就一個人而論,勞動之后,需要休息若干時;少年好動,老年好靜;都是無可如何之事。社會則不然。個體有老少之殊,而社會無之。個體活動之后,必繼之以休息,社會則可以這一部分動,那一部分靜。然則人因限于機體之故,對于外界,不能自強不息地為不斷的應(yīng)付,正可借社會的協(xié)力,以彌補其缺憾。然則從前感覺的遲鈍,行為的濡滯,只是社會的病態(tài)(如因教育制度不良,致社會中人,不知遠慮,不能預燭禍患;又如因階級對立尖銳,致寄生階級,不顧大局的利害,不愿改革等;都只可說是社會的病態(tài))。我們能矯正其病態(tài),一治一亂的現(xiàn)象,自然可以不復存,而世界遂臻于郅治了。這是我們研究歷史的人最大的希望。
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序》,把歷史上的事實,分為兩大類:一為理亂興亡,一為典章經(jīng)制。這種說法,頗可代表從前史學家的見解。一部二十五史,拆開來,所謂紀傳,大部分是記載理亂興亡一類的事實的,志則以記載典章經(jīng)制為主(表二者都有)。理亂興亡一類的事實,是隨時發(fā)生的,今天不能預料明天。典章經(jīng)制,則為人預設(shè)之以待將來的,其性質(zhì)較為永久。所以前者可稱為動的史實,后者可稱為靜的史實。史實確乎不外這兩類,但限其范圍于政治以內(nèi),則未免太狹了。須知文化的范圍,廣大無邊。兩間的現(xiàn)象,除(一)屬于自然的;(二)或雖出于生物,而純導原于機體的;一切都當包括在內(nèi)。他綜合有形無形的事物,不但限制人的行為,而且陶鑄人的思想。在一種文化中的人,其所作所為,斷不能出于這個文化模式以外,所以要講文化史,非把昔時的史料,大加擴充不可。教育部所定大學課程草案,各學院共同必修科,本有文化史而無通史。后又改為通史,而注明當注重于文化。大約因為政治的現(xiàn)象,亦不可略,怕改為文化史之后,講授的人,全忽略了政治事項之故,用意固甚周詳。然大學的中國通史,講授的時間,實在不多。若其編制仍與中學以下同,所講授者,勢必不免于重復。所以我現(xiàn)在,換一個體例。先就文化現(xiàn)象,分篇敘述,然后按時代加以綜合。我這一部書,取材頗經(jīng)揀擇,說明亦力求顯豁。頗希望讀了的人,對于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略有所知;因而略知現(xiàn)狀的所以然;對于前途,可以預加推測;因而對于我們的行為,可以有所啟示。以我之淺學,而所希望者如此,自不免操豚蹄而祝篝車之誚,但總是我的一個希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