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是歐洲,想的是中國》為“陳樂民作品新編”之一種,收錄了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中西文明交流與比較的各類文字,集中呈現(xiàn)了作者晚年對“西方何以為西方,中國何以為中國”這一主題的孜孜思索。
作者專注于研究中西歷史進程的分野與關聯(lián),關注歷史結構的演變,強調(diào)中西文明對比的方法論問題。同時更善于從微觀處把握歷史發(fā)展的關鍵部位。
作者闡述了諸如中國從何時起開始落后于西方、中西文明的不同“思想底格”、現(xiàn)代化與中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何形成新的“自性”等問題。其全局性的視野、敏銳的觀察力,頗具啟發(fā)性。
陳樂民(1930—2008),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前歐洲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戰(zhàn)后西歐國際關系(1945—1984)》《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東歐巨變與歐洲重建》、《戰(zhàn)后英國外交史》(主編并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編并主要撰稿)、《歐洲文明的進程》、《十六世紀葡萄牙通華系年》、《20世紀的歐洲》、《歐洲文明十五講》、《萊布尼茨讀本》、《徜徉集》、《啟蒙札記》、《對話歐洲》等。
上輯
古中國與西域 / 003
兩漢魏晉敘大秦 / 006
兩漢與歐洲之交 / 011
歷史與展望
——中歐交流發(fā)展之我見 / 013
“西學東漸”與我們的“容忍度” / 026
中西歷史文化方圓難周 / 029
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不速之客 / 035
關于18 世紀西歐天主教內(nèi)有關中國禮儀之爭的一個“新發(fā)現(xiàn)” / 067
徐光啟、利瑪竇及17 世紀中西文化會通與沖突 / 070
上海人徐光啟 / 120
大寫的徐光啟 / 123
培根和徐光啟 / 130
中西文化會通第一人
——且說徐光啟紀念館 / 134
徐光啟墓前的十字架 / 138
徐光啟,世界之人也 / 142
中西文化的哲學底蘊 / 146
中西之交與古今之異 / 148
中西文化之一大歧異 / 151
戴東原與笛卡爾 / 154
中西文化與張東蓀 / 161
陳序經(jīng)與中西文化 / 166
馬勒伯朗士與“中國禮儀” / 169
中西之交,義理分殊
——談馬勒伯朗士與“中國哲學” / 174
非作調(diào)人,稍通騎驛
——萊布尼茨與中國 / 186
中西之交中的萊布尼茨 / 195
萊布尼茨與馬勒伯朗士 / 198
下輯
中西文化比較綱要 / 205
中國從何時開始落后于西方 / 262
再談中國從何時開始落后于西方 / 266
文化與文明 / 270
中西文化比較的前提是還其本相 / 273
中西文化思想史之再觀察 / 276
中西文化交流中之不平衡與前瞻 / 282
探尋中國的“自性”(identity) / 289
從“西學源于中土”引出的閑話 / 295
“太平洋時代”與“大西洋時代” / 302
中西文化,察異會通 / 305
從比較到超越比較 / 308
我們需要一次“文藝復興” / 322
“中國”和“歐洲”的來源 / 326
“動”的文化 / 329
關于“大西洋”的譯名 / 331
答《歷史教學問題》記者問 / 333
“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 / 342
重提“東西方問題” / 350
關于歐洲研究的幾個問題 / 357
文明沖突歟?文明融合歟? / 363
拓寬國際政治研究的領域 / 368
附錄 《西方外交思想史》緒論 / 381
新編版后記/陳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