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美食的精神
叫作以心傳心
我是一個廚師。記得剛?cè)胄械臅r候,一直到現(xiàn)在開了“西郊5號”餐廳,都不斷提醒自己的一句話。因為廚師對我來講,并不僅僅是一個職業(yè),更是一種身份,一種守業(yè)的精神。按日本人的話來講,是一種“職人”精神的所在,一日為廚,終身為廚。
但其實說起來,廚師這個職業(yè),在中國的地位,還遠不如其他發(fā)達國家高尚。我到過西班牙、日本、德國、美國等無數(shù)發(fā)達國家,和這些國家的廚師進行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在本國國內(nèi)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而且在他們的國家里,廚師是一種非常值得驕傲的職業(yè),很多姑娘都愿意嫁給廚師或者和廚師約會。然而在國內(nèi),很多廚師的境遇并不像發(fā)達國家那么浪漫。這和中餐本身多油煙的特點有關,很多廚師經(jīng)常十個手指都沾滿油漬,指甲里是黑色的油泥,身上也是一股蔥蒜的味道,所以確實很不雅。以前我在餐廳學廚的時候,一般客人會叫你一聲掌勺的、大師傅,或者廚子,尊敬一點兒的,會喊你一聲師傅,或者廚師。
廚師的功夫,初時在于刀功、技巧、火候,而后漸漸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追求的則是食材背后的內(nèi)涵、文化與故事。能夠?qū)⒁坏啦死锶诤系幕瓿尸F(xiàn)出來,方能夠稱得上是名廚,也才能夠在廚藝方面趨于大成。味兒,從哪里尋?簡單說,無非從食材本身來。各種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味道,如菜蔬之自然清香、蔥姜蒜之辛辣和獨特的味道、孜然的濃烈、海鮮生猛鮮活的海洋氣息、牛羊肉的獨特味道,以及菌類食物或清淡或濃郁的本香土韻。
食不厭精,我的理解是,既不厭煎炒烹炸燜燉煮的精,也不厭選擇食材時百里挑一的精。食材的味,什么時候在最佳的階段,是根據(jù)食材不同而截然不同的,也根據(jù)菜品的需要各不相同。如菜蔬,白灼、爆炒、蒜蓉,自然是以新鮮的為佳;如做扣肉、燜罐,則又以用時間催發(fā)出味道反應的霉菜和干菜為佳。中國的菜式,將食材的運用上升到了一個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清蒸鱖魚,貴以鮮;臭鱖魚則貴以臭。手藝再好的廚師,少了適合的食
材,缺乏精心挑選食材的過程,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靠經(jīng)驗、火候、各種香辛料和調(diào)味料來彌補食材本身的不足,那是難于上青天的。味從妙手調(diào)和來:譬如福建名菜“佛跳墻”,譬如東北最常見的“亂燉”和“殺豬菜”,單獨的食材,無論如何操作,都難以達到成菜后各種食材獨特的混合味道。廚師之道,調(diào)和五味為主。而調(diào)和五味,使不同食材的味道能夠完美圓融地融合成新的味道,這考驗的是廚師對食材的理解,更考驗的是廚師所掌握的火候和功夫。一鍋簡單的亂燉,想要色、香、味、意、形皆美,要分出個高低、上下,比拼的就是做菜的人對食材的處理,從刀功切案開始,到下鍋順序不同、火候的掌握,增一分則過,減一分則少,都是功夫,也是廚師一生所要追求的層次。
所以我常常在想,為什么“廚師”這個詞里面會有一個師傅的“師”字?既然被稱為“師”,那么我們就有一種傳承的責任在。從廚這么多年,我不斷積累著關于上海菜的知識,遇見老師傅就去問,去聽,去學。有時候遇到了朋友家的長輩,那些老一輩的上海人,就更愿意問他們一些關于本幫菜的故事、他們聽來的故事和他們經(jīng)歷的年代。這些寶貴的分享都對我的廚師之路有著非同凡響的影響,同時有很多也是非常值得記錄和記住的。
20世紀初期,上海匯聚了蘇、錫、寧、徽等十六種地方風味的菜系,上海人將它們稱為“蘇幫菜”“杭幫菜”,而把自家的上海菜則稱為“本幫菜”。
本幫菜原來并不能登大雅之堂,是非常平民化的菜色。主要以本地的魚、蝦、蔬菜為主料,烹飪方式則以紅燒、蒸、煨、炸、糟、生煸見長。后來,上海菜不斷吸取外地菜,尤其是蘇、錫地方菜的長處,在選料上注重活、生、寸、鮮,在味道上講求湯鹵醇厚、濃油赤醬、糖色重艷、咸淡適口,在調(diào)味方面則擅長咸、甜、糟、酸。集眾家之長后的本幫菜,品種多樣,風味自成一家。著名的本幫菜品有響油鱔絲、油爆河蝦、黃燜栗子雞、薺菜春筍、水晶蝦仁、冰糖甲魚、芙蓉雞片等。另外,糟貨也是本幫菜的特色之一,如糟雞、糟豬蹄、糟毛豆、糟茭白等。其他諸如上海小籠包、蘿卜絲餅等小吃,在本幫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東南亞很流行的“娘惹菜”,其實“娘惹菜”就是媽媽做的菜,或者說家庭主婦做的菜,我很喜歡這個說法。其實“娘惹”這個概念很多也很適合上海的本幫菜,很多本幫菜都是在里弄里面、小洋房里面,被很多上海媳婦、上海婆婆、上海姨太太,甚至是舊社會時候的阿姨發(fā)明出來的。其實從根本上講,正是這樣的文化,才是上海菜的根基所在。
所以,這本書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廚師參考書,很多菜,很多做法,我都力求講得明白、簡單,讓大家在家里也能燒出正宗的味道,讓家宴也能呈現(xiàn)出我們在高級餐廳里吃不到的味道,讓本該回歸到生活中的本幫菜回歸到生活中去。這也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初衷,也是心愿。
兩千多年前,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還曾說過,“食色,性也”。由此可見,美食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種難以抵擋的誘惑,是一種近乎于天性上的追求。數(shù)千年來,中國的美食傳統(tǒng),培養(yǎng)出了無數(shù)藏于民間的老饕。上至帝王將相、風流才子,下至平民百姓、販夫走卒,都對美味有著魂牽夢縈的追求。大才子蘇東坡亦有自己的私房菜—東坡肉、東坡肘子;怪才金圣嘆上了刑場,臨終也不忘遺囑兒子,視豆腐干和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為自己一生最大的遺留財富;全才袁枚終身著《隨園食單》而流傳千古。而不知名如麻婆以豆腐、龍姓人家以抄手,也留下了數(shù)百年的名頭,得以用另一種方式被食客們銘記。所以說,看遍世界,唯中國將美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形成了自己系統(tǒng)的傳承和文化。
擁有不時不食的理念,賦予了每一道食物、每一種食材相應的典故、文化和內(nèi)涵。食之道,在于味。杭州老店“知味觀”的楹聯(lián)—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短短八個字,道盡了中國人心中最高層次的美味需求。作為一名廚師,多年來對美食的鉆研和追求,讓我明白了美食的味大抵分為兩種:一種是調(diào)和食材本身的味道,使一道菜五味融合,形成舌尖上的享受;另一種則是食客心中的味道,在這個層面,一道菜再也不是簡簡單單的食材、火候,而是通過吃,通過品,尋找記憶中的酸甜苦辣,尋回心中的溫暖和片段,找尋回心底曾經(jīng)的摯愛和感動。
做人和做菜在很多道理上是相通的,每一種食材都有自己的特性,每一種調(diào)料都有自己的味道,我們在和這些東西接觸的時候,就好像在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它們有的溫和而包容,有的濃烈而有個性,做菜做得多了,它們就像我的朋友,讓我學會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我至今依然堅持在家燒菜,很多人都覺得廚師回家都不愛燒菜,其實我并不是的。假期的時候,我還會叫來很多朋友一起燒菜吃。在我看來,燒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促進的很好的辦法。
除此之外,在燒菜的過程中,還有一種交流,是人與器皿的交流,如今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們很難用上半天的時間去操作一桌菜肴,所以借助電器和工具可以事半功倍。在這里要感謝下我多年來信任和選擇的西門子家電品牌,優(yōu)良的品質(zhì)和科技的不斷更新,是我做菜的首選。
社會發(fā)展很快,但是上海人的飲食習慣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那些經(jīng)典的、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美食,將會一直流傳下去。而使這些美食流傳的,并不是菜譜,也并不是餐廳,而是一顆心。王家衛(wèi)導演說過一句話:在電影的世界里只有一種語言,就是以心傳心。我想在美食的世界里,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最后,祝大家都能燒一手好菜,享一生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