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是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五,內容包括了20世紀50年代中央訪問團收集的資料,全國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組織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以及民族識別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資料,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區(qū)陸續(xù)分別出版,全套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共有84種145本。這些資料集中記錄了我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的基本情況,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參考資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和好評。
《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問世以來,民族自治地方社會和文化發(fā)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各方面情況有了不少變化,為了進一步發(fā)揮這些歷史調查資料的作用,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國家民委決定修訂、再版《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并將其列為國家民委重點科研項目。
武定縣萬德區(qū)萬宗鋪村彝族社會歷史調查
第一部分 萬德區(qū)
一、概況
二、生產關系
第二部分 慕蓮土司地區(qū)
一、那氏土司世系及其家史
二、土司的轄區(qū)沿革
三、土司的封建統治
四、人民的反土司斗爭
第三部分 萬宗鋪村
一、概況
二、解放前夕的社會生產方式
第四部分 環(huán)州地區(qū)各族人民反土司的斗爭
一、土司的統治和剝削
二、反土司的斗爭
三、反土司斗爭的結果
楚雄縣第六區(qū)力伯所鄉(xiāng)大益居村彝族社會調查
一、楚雄哨區(qū)概況
二、大益居村解放前社會經濟情況
三、生產關系
楚雄彝族喪葬風俗
楚雄彝族神話
一、開天辟地神話
二、人種起源神話
三、射日射月的神話
彝族農民戰(zhàn)爭領袖杞彩順
彝族胡國秀傳略
彝語古地名匯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永仁縣迤計廠彝族社會調查
一、生產力
二、生產關系
景東縣彝族社會調查
一、族稱、族源及傳說
二、解放前的社會生產方式
三、解放前彝族人民所受的各種壓迫剝削
四、彝族各支系的生活習俗與宗教信仰
巍山縣舉雄村彝族社會調查
一、土地的一般情況
二、生產力
三、生產關系
四、家庭、婚姻和生活習俗
巍山縣土著居民問題
巍山縣少數民族地名的調查
關于巍山縣彝族打歌的考察
南詔統治者蒙氏家族屬于彝族之新證
一、宗譜
二、靈臺
三、巫畫
南詔幾個城址的調查
一、太和城
二、陽苴咩城
三、大厘城
四、龍口城
五、逵川城(“德源城”)
六、白崖城
結語
關于巍山南詔寺觀的調查
關于蒙嶲詔的遺址問題
鎮(zhèn)雄縣塘房區(qū)涼水井鄉(xiāng)和平溝下寨彝族社會調查
一、概況
二、解放前的社會生產力
三、解放前的社會生產關系
四、社會生活與文化及其演變
宣威縣三區(qū)戛立鄉(xiāng)長房村彝族社會調查
一、概況
二、解放前的社會生產力
三、解放前的社會生產關系
四、社會習俗與文化及其演變
巧家縣車坪的調查
一、階級關系的情況
二、關于車坪一帶彝族的來歷
永善縣興隆等鄉(xiāng)社會歷史調查
一、概況
二、解放前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三、上層建筑方面的情況
彝良梭戛鄉(xiāng)彝族社會歷史調查
一、概況
二、生產方式
三、生產關系
四、副業(yè)、畜牧業(yè)和商業(yè)
五、社會習俗與宗教信仰
路南圭山區(qū)彝族撒尼支社會歷史調查
一、概況
二、生產力
三、生產關系
四、政治制度及其他
附:撒尼人的文學藝術
彌勒縣西山區(qū)彝族阿細支社會調查
一、概況
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三、政治制度及其他
阿細人(彝族支系)的文學藝術情況
元陽馬街彝族社會調查
一、概況
二、經濟結構
三、社會情況
江城縣洛捷鄉(xiāng)彝族社會調查
一、解放前社會經濟情況
二、租佃、雇傭和借貸
三、民族關系
江城彝族的來源
江城山主的產生和演變
石屏縣龍武水官沖寨彝族社會歷史調查
一、水官沖大寨諸姓的來源問題
二、經濟結構的一般情況
三、一般社會情況
易門縣彝族情況調查
一、彝族的分布來源和遷徙
二、彝族的語言、習俗
三、解放前彝族地區(qū)社會經濟的一些特點
彝族調查雜記
一、元陽彝族調查雜記
二、楚雄州彝族的支系
三、元江縣彝族的習俗
四、峨山縣彝族情況
五、新平、元江等地山蘇支習俗
六、元江縣青龍區(qū)山蘇支情況
七、有關彝文和習俗的記載
八、西昌地區(qū)彝族習俗資料摘抄
明代彝族女土官史料初輯
烏蒙、烏撒、東川、鎮(zhèn)雄女土官
烏蒙軍民府女土官
烏撒軍民府女土官
東川軍民府女土官
鎮(zhèn)雄土知府女土官
芒部軍民府女土官
尋甸軍民府女土官
馬龍他郎甸女土官
武定軍民府女土官
楚雄府女土官
鹽井衛(wèi)千戶妻
云南驛女土官
陸涼州女土官
廣西府師宗州女土官
阿迷州土官妻進京朝貢
鶴慶軍民府女土官
永寧宣撫司女土官
順州女土官
水西女土官
水西安氏叛服本末
普安州女土官
普安苗米魯事略
建昌府女土官
后記
修訂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