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編寫體例如下:
◎在每章之前提煉出本章要點和關鍵詞,以方便讀者了解本章主要學習內容;在每章之后列示了延伸閱讀資料和綜合練習題,便于讀者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點和回顧本章內容。
◎各章的每一節(jié)之前設置引導案例,在文中穿插對引導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債法知識,學會將債法理論與實際運用有效結合。
◎在具體內容寫作上,以原《債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為基礎,將債法及其理論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作為常規(guī)內容進行敘述,將特定術語含義、不同法域的制度比較、制度沿革、不同制度的對比、某個問題的深入研討、相關內容闡述時涉及的具體事例等,納入“術語講解”“制度比較”“制度沿革”“辨析”“探討”“延伸”“討論”“事例”“提示”等具體版塊進行介紹。這些版塊的存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內容,也有助于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深入思考。
◎債法的學習需要緊密結合法律規(guī)定和案例,因此,各章節(jié)涉及的主要法條嵌入二維碼,方便讀者檢索、查詢;每一章*后增加了案例研習,案例以司法實踐中真實案例為主,學生可以結合各章內容以及請求權基礎分析方法進行分析,逐步培養(yǎng)案例分析能力。
◎包含了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的內容。
本書為“清華大學法學教材大系”之一。該系列為清華大學法學院全新組織編寫的、代表清華大學水平與特色的教材系列,突出創(chuàng)新性、權*性和實踐性,旨在實現從“教”到“學”的轉變,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注重內容的精準、形式的多元,并保有每位學者的自身特點。
債法在民法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的民法學教材多因循現行法體系,故而本教材的編寫不可或缺。全書以債的基本理論開篇,依次闡釋債的履行、債的保全、債的擔保、債的移轉、債的消滅,吸納《民法典》之規(guī)定,并包含不當得利以及無因管理內容。同時,本書將債法基本原理及制度作為常規(guī)敘述之部分,以要點、關鍵詞、引導案例、拓展、討論、比較、事例、提示、案例研習、延伸閱讀、綜合練習等多種素材穿插其中,為檢索和閱讀更為深入和專門的作品提供線索,為解決具體問題及分析案例提供方法,并提示債法學習所需要的思考路徑。
本書簡潔清晰、元素豐富、深淺適中,適于法學專業(yè)本科教學使用。
前 言
中國的民事立法,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經過權衡,放棄了一次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批發(fā)方式”,而是采取了“零售方式”,先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1981年12月),其后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86年4月);接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1985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1985年4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1987年6月)相繼出臺。經過十余年的醞釀和研討,理念更新和技術先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才于1999年3月誕生。經過激烈的論爭和不懈的努力,具有歷史意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終于于2007年3月16日在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高票通過。乘勢而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于2009年12月26日在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通過。
自2014年起草擬,于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設有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不設債法總則編。
可能是出于法律釋義的慣性,民法教材采取《民法總論》、《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和《繼承法》等編寫模式的,不在少數。在這樣的背景下,《債法總論》不可或缺。清華大學法學院與法律出版社合作,籌劃編寫一套體例新穎的法學系列教材,《債法總論》即為其中一本。
陳進博士長于這種新穎體例的編寫,因此加入本書的編寫隊伍。本書的編寫體例可以概括如下:第*,在每章之前提煉出本章要點和關鍵詞,以方便讀者了解本章主要學習內容;在每章之后列示了延伸閱讀資料和綜合練習題,便于讀者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點和回顧本章內容。第二,各章的每一節(jié)之前設置引導案例,在文中穿插對引導案例的分析,希望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債法知識,學會將債法理論與實際運用有效結合。第三,在具體內容寫作上,以原《債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為基礎,將債法及其理論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作為常規(guī)內容進行敘述,將特定術語含義、不同法域的制度比較、制度沿革、不同制度的對比、某個問題的深入研討、相關內容闡述時涉及的具體事例等,納入“術語講解”“制度比較”“制度沿革”“辨析”“探討”“延伸”“討論”“事例”“提示”等具體版塊進行介紹。這些版塊的存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內容,也有助于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深入思考。第四,債法的學習需要緊密結合法律規(guī)定和案例,因此,各章節(jié)涉及的主要法條嵌入二維碼,方便讀者檢索、查詢;每一章*后增加了案例研習,案例以司法實踐中真實案例為主,學生可以結合各章內容以及請求權基礎分析方法進行分析,逐步培養(yǎng)案例分析能力。
單就體系及邏輯來講,《債法總論》不應全面介紹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的制度及其理論,但鑒于目前尚難出版單獨的《不當得利法》《無因管理法》教材,本教材也包含了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的內容。
希望可以將本教材以一種簡潔清晰、新穎多元的形式呈現給大家,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債法總論知識。
是為序。
崔建遠 陳 進
2020年11月27日星期三
于清華大學明理樓
崔建遠,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被評為第二屆杰出中青年法學家,榮獲教育部高等學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寶鋼教育基金會優(yōu)秀教師獎;曾參與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在內的多部法律草案的研討工作;出版有《合同解釋論——規(guī)范、學說與案例的交互思考》等十余部著作,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269篇,一部入選“三個一百創(chuàng)新圖書出版工程”、榮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三部榮獲司法部第二屆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獎一等獎,兩篇論文榮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
陳進,法學博士,高級經濟師,現就職于百瑞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法、信托與資產管理。在《政治與法律》《法學論壇》《中國外匯》《當代金融家》等期刊發(fā)表多篇論文,出版有《土地儲備制度的現狀與完善》(合著),并參編多部著作。
目 錄
第一章 債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jié) 債的概念分析
第二節(jié) 債的義務群
第三節(jié) 債權及其實現
第四節(jié) 債的“四性”
第五節(jié) 債的發(fā)生原因
第六節(jié) 債的分類
第七節(jié) 債法
第八節(jié) 債法上的請求權基礎
第二章 債的履行
第一節(jié) 債的履行概述
第二節(jié) 債的履行的原則
第三節(jié) 債的履行的規(guī)則
第四節(jié) 涉及履行的抗辯及抗辯權
第五節(jié) 債的履行與權利移轉
第三章 債的保全
第一節(jié) 債的保全概述
第二節(jié) 債權人代位權
第三節(jié) 債權人撤銷權
第四章 債的擔保
第一節(jié) 債的擔保概述
第二節(jié) 保證
第三節(jié) 定金
第五章 債的移轉
第一節(jié) 債的移轉概述
第二節(jié) 債權讓與
第三節(jié) 債務承擔
第四節(jié) 債的概括承受
第六章 債的消滅
第一節(jié) 清償
第二節(jié) 抵銷
第三節(jié) 提存
第四節(jié) 免除
第五節(jié) 混同
第七章 不當得利
第一節(jié) 不當得利概述
第二節(jié) 給付不當得利
第三節(jié) 非給付不當得利
第四節(jié) 不當得利的效力
第五節(jié) 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與有關請求權之間的關系
第八章 無因管理
第一節(jié) 無因管理概述
第二節(jié) 無因管理的基本類型
第三節(jié) 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
第四節(jié) 無因管理之債的內容
第五節(jié) 無因管理之債的消滅
第六節(jié) 無因管理與相關制度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