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圣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而著《傷寒雜病論》,創(chuàng)立六經辨證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基礎,千百年來一直有效地指導著中醫(yī)臨床各科的醫(yī)療實踐,備受歷代醫(yī)家推崇。
作者在多年臨床中,致力于《傷寒論》六經辨證的研究,強調六經以八綱為核心,涵蓋經絡臟腑 ;合病、并病具有廣泛的臨床指導意義 ;以更有效地指導臨床為旨歸,須拓展六經等。臨床以六經為綱,方證為核心,見病知機,活用經方。并系統(tǒng)地研究了六經辨證在皮膚病中的運用,經臨床驗證療效顯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一、對《傷寒論》六經實質進行深度再探討,提出新觀點。
二、以方類證,方證對應,進行方證歸經,總結各方證辨證要點,以指導臨床實用。(詳見各方之方證辨證要點)
三、介紹各方證在皮膚病中的辨治心法,并通過豐富而翔實的案例實錄,來闡述作者活用經方辨治皮膚病的思路和體會。(詳見各方之皮膚病辨治心法和醫(yī)案實錄)
本書不僅是一本中醫(yī)皮膚病專著,更是指導讀者如何認識六經與方證,如何辨準六經、辨清方證,達到方證對應、見病知機、圓機活法的境界,*終提高臨床療效的一本有價值的參考書。
本書適宜于廣大中醫(yī)院校學生、中醫(yī)臨床尤其是皮膚科臨床工作者參考和學習。
緒論
一、《傷寒論》六經之我見
二、經方辨治皮膚病思路
第一章 桂枝湯類方
一、桂枝湯
二、桂枝加葛根湯
三、桂枝加黃芪湯
四、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
五、桂枝加附子湯
六、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附:二加龍骨湯)
七、苓桂術甘湯(附:苓桂棗甘湯、茯苓甘草湯、苓桂味甘湯)
八、當歸四逆湯(附: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第二章 麻黃湯類方
一、麻黃湯
二、桂枝麻黃各半湯
三、葛根湯
四、麻杏石甘湯
五、麻黃加術湯
六、麻杏苡甘湯
七、越婢湯(附:越婢加術湯、桂枝二越婢一湯)
八、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九、小青龍湯(附:小青龍加石膏湯)
十、大青龍湯
十一、麻黃附子細辛湯(附:麻黃附子甘草湯)
十二、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
第三章 承氣湯類方
一、調胃承氣湯(附:大承氣湯、小承氣湯)
二、麻子仁丸
三、小陷胸湯
第四章 白虎湯類方
一、白虎湯(附:白虎加人參湯)
二、白虎加桂枝湯
三、竹葉石膏湯
第五章 下瘀血湯類方
一、抵當湯(附:抵當丸、下瘀血湯)
二、桂枝茯苓丸方證
三、桃核承氣湯
四、大黃廢蟲丸
第六章 瀉心湯類方
一、瀉心湯
二、附子瀉心湯
三、半夏瀉心湯
四、甘草瀉心湯(附:生姜瀉心湯)
五、三物黃芩湯
六、黃連阿膠湯
七、葛根芩連湯
第七章 甘草湯類方
一、甘草湯(附:苦酒湯、半夏散及湯)
二、桔梗湯(附:排膿湯、排膿散)
二、芍藥甘草湯(附:芍藥甘草附子湯)
第八章 柴胡湯類方
一、小柴胡湯
二、柴胡桂枝湯
三、大柴胡湯
四、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五,四逆散
六、柴胡桂枝干姜湯
第九章 梔子湯類方
一、梔子豉湯(附: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姜豉湯、枳實梔子豉湯、梔子大黃湯)
二、梔子厚樸湯
三、茵陳蒿湯
第十章 附子湯類方
一、附子湯
二,四逆湯
三、真武湯
四、大黃附子湯
五、烏頭湯(附:烏頭桂枝湯)
七、腎氣丸
第十一章 薏苡附子散類方
一、薏苡附子散
二、薏苡附子敗醬散
第十二章 芎歸膠艾湯類方
一、芎歸膠艾湯
二、當歸芍藥散(附:當歸散)
三、溫經湯
四、赤小豆當歸散
五、當歸貝母苦參丸
第十三章 五苓散類方
一、五苓散
二、豬苓湯
第十四章 其他類方
一、理中湯或丸方
二、半夏厚樸湯
三、瓜蔞薤白半夏湯
四、防己黃芪湯(附:防己茯苓湯)
五、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加大黃湯(附:苓桂五味甘草湯、苓甘五味姜辛湯、苓甘五味姜辛夏湯、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
六、升麻鱉甲湯
七、烏梅丸方
第十五章 外用類方
一、礬石湯
二、蛇床子散方
三、苦參湯
四、雄黃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