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產生于我國春秋時期的一部語錄體文獻,它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著作,記錄了儒家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這部巨著的編纂者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墩撜Z》全書二十篇,共約五百章。整體而言,《論語》是大部分記言,小部分記事,只有極少數(shù)篇章稱得上是較為完整的文章。它作為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集,涉獵極為廣泛,包括哲學、道德、政治、教育、時事等我國春秋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等方方面面,對中華民族整體民族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朱熹將《論語》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可以說,新文化運動之前,在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論語》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目。
儒家所遵從的孔子思想核心便是“仁”“義”“禮”“智”“信”,而這些思想在《論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彰顯與體現(xiàn)。僅就這個角度而言,《論語》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據(jù)。雖然孔子“克己復禮”的思想看起來有些保守,其哲學思想也有些唯心,但社會的整體發(fā)展以及各種現(xiàn)實的原因對孔子并非沒有影響!墩撜Z》還記下了孔子思想中許多有著積極意義的東西,例如舉賢才、講究節(jié)約、仁者愛人、使民以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經驗、學習經驗、寫作經驗、生活經驗和詩論,更值得我們重視!墩撜Z》中許多十分精辟的格言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極具教育意義,正是對這些可貴經驗的概括總結使得這部經典至今熠熠生輝。
《論語》在文學史上頗有影響。作為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文獻,《論語》言簡意賅、含蓄雋永。書中篇與篇、章與章之間雖大多沒有實質上的內在聯(lián)系,篇名也無實在意義,用的均是每篇開頭的幾個字,但其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fā)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它的文學性尤其體現(xiàn)在語言富于形象,往往用極簡練的言辭寫出人物的神情語態(tài)和性格特征。
《論語》作為中華民族的源頭性經典典籍之一,不僅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后的智慧結晶,而且是道德與文化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