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是我國書法史中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規(guī)模之宏大,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超,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蘊含了豐富的意義,體現(xiàn)了重要價值!蹲咝我馍型穸ǎ鹤瓡髯兣c美學特權》分析了篆書的特征、藝術特色、演變、技法、價值體系,研究了篆書的書法史意義;重點研究了篆書的發(fā)展變化、美學內涵等內容。
蔡卡寧,肇慶學院副研究員,研究生學歷,廣東省第三屆宣傳思想戰(zhàn)線優(yōu)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養(yǎng)對象。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肇慶市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理事、副秘書長“嶺南翰墨傳承”廣東書壇首屆書法導師工作室(公益)班學員,師從梁曉莊、沈永泰老師。肇慶學院書法篆刻課專任教師。現(xiàn)任美術學院黨委書記,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曾先后被評為廣東省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廣東省高校學生工作先進個人、肇慶市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肇慶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肇慶市社科先進工作者。多次被評為肇慶學院先進個人。學習書畫主要是得到父母的嚴格教育,幼承父教,十歲習書,以趙孟頫、李斯啟蒙,繼習祝枝山、黃山谷諸家法帖名碑,近年習鄧石如、吳讓之、陸維釗等,擅篆書、隸書和行書。曾任宣傳部副部長、編輯,在系、學院擔任黨總支、黨委書記十余年。閑暇便拿起筆墨,陶醉其中,四十年來刻苦鉆研,筆耕不輟,融古通今,博采眾長,書風取法大氣,作品結構用筆嚴謹,行筆流動飄逸,結體舒展,章法協(xié)調統(tǒng)一,拙樸見巧,金石味十足,開創(chuàng)了格調清新典雅、簡淡自然、意境深遠、雅俗共賞、浪漫氣息的獨特個人風格。2017年1月8日舉辦“同源相輝·梁善蔡卡寧書畫作品展”,出版《北山墨痕一—蔡卡寧書法作品集》。多件書法作品入展入選全國和省的書法作品比賽和展覽,作品被古元美術館、廣東科學館、廣東省方志館、廣東省康有為書法院、肇慶學院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第一章 書法美學導論
第一節(jié) 漢字美學特性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書法審美標準
第三節(jié) 風格境界的審美意義
第四節(jié) 書法藝術的形成
第五節(jié) 書法氣息的審美觀照
第二章 秦代篆書發(fā)展及演變
第一節(jié) 流變輪廓
第二節(jié) 秦代小篆
第三節(jié) 刻石大篆
第三章 漢代篆書發(fā)展及演變
第一節(jié) 漢代篆書綜述
第二節(jié) 漢代刻石篆書風格
第三節(jié) 漢代刻石篆書的演化
第四章 唐朝篆書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唐代篆書復興及成因
第二節(jié) 唐代篆書發(fā)展歷史分期
第三節(jié) 唐代篆書風格特點
第四節(jié) 唐代篆書發(fā)展的意義及影響
第五章 宋代篆書變異探析
第一節(jié) 變異的背景
第二節(jié) 變異的類型
第三節(jié) 變異的局限
第四節(jié) 北宋篆書的影響
第六章 元代篆書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元代篆書狀況
第二節(jié) 元代篆書風格
第三節(jié) 元代篆書的影響與短板
第七章 明代篆書發(fā)展流變
第一節(jié) 篆書發(fā)展的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篆書理論研究
第三節(jié) “以篆為源”的審美觀
第八章 清代篆書的復興
第一節(jié) 復興的契機
第二節(jié) 循規(guī)蹈矩的繼承
第三節(jié) 繼承中的流變
第九章 民國及當代篆書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社會文化背景
第二節(jié) 篆書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對當代的影響
第四節(jié) 當代篆書發(fā)展狀況
第十章 篆書美學特權
第一節(jié) 篆書精神解析
第二節(jié) 篆書形式建構
第三節(jié) 篆書評價標準
第四節(jié) 篆書美學特權
第十一章 篆書技法要點
第一節(jié) 篆書技法
第二節(jié) 大篆技法要點
第三節(jié) 小篆技法要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