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16年秋季學期,劉孝廷教授邀請我與他共同為我所在專業(yè)的博士生開一門科學史課程,我思考再三,決定不去講科學史本身,而是與大家討論科學史和歷史的基本問題和基礎問題。
科學哲學和科學史這個領域有很多特殊性。比如,這是個交叉學科,是以科學技術為對象的哲學、歷史和社會學研究,所以要求這個領域的學者文理兼通。在歷史上,我們這個領域早期的學者大多是理工科出身。不過,現在在讀的青年學生則以文科生居多。
由于是交叉學科,這個專業(yè)沒有自己的本科生。這就導致所有的學生都要補課,都要學新東西。原來的文科生需要補科學概論,乃至于文史哲;原來的理工科學生,需要補文史哲,也需要補科學史。甚至,博士階段也是如此。所以這門課的受眾非常廣泛。
中國人很重視歷史,在乎青史留名,對于歷史的正說、戲說、演義,一向津津樂道。以往民間說書喜歡講古、古為今用、以古喻今,在今天的互聯網多媒體上,呈現了新的形態(tài),所以有《明朝那些事兒》《量子物理史話》!度祟惡喪贰吩跁充N,連不是歷史讀物的《時間簡史》也一度暢銷。
但是,我們要問:
人離不開歷史,而歷史是什么?
歷史有一個本來面目嗎?
歷史是必然的嗎?
歷史有一個規(guī)律嗎?
為什么我們喜歡歷史?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歷史?
我們應該怎樣讀歷史書?
歷史有什么用?
在各種歷史中,科學史具有其特殊性。有人說過,20世紀之前的歷史學家可以寫一部通篇不談科學的歷史著作,并且被視為優(yōu)秀著作,到了20世紀,這已經不可能了。科學及其技術改變了我們生存的世界,以及我們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甚至,包括我們看待歷史的基本方式。以科學及其技術為基礎的工業(yè)文明,在20世紀這一百年來,尤其是“二戰(zhàn)”結束至今,造成了全球性的環(huán)境危機與生態(tài)危機?茖W無疑成為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東西之一。那么,科學是什么,如何看待科學,這恰恰是歷史(科學史)所要給出回答的。然而,與其他門類的歷史相比,科學史這門學科,又恰恰是非常晚的,晚到只有五十年左右的歷史。
科學史是什么?
科學史有什么用?
科學史是歷史的一個分支,還是歷史的一種寫法?
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有什么關系?
科學史和技術史呢?
這些問題,都是關于科學史和歷史的基本問題、元問題,然而,不僅普通讀者,就連本專業(yè)的學生,也未必有過深入的思考和反省。而這些,是學習科學史以及從事科學史學術工作的基礎。利用這次課程機會,我把多年來對這些問題的體會與同學們分享。其中有些內容零散發(fā)表過,而這是第一次集中討論。
我一共講了五次,請一家速記公司把錄音轉換成了文字,又請楊雪泥同學做了校對,于是就有了一份講稿。講稿中還包括了同學們的提問與對話。這些提問對我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我可以知道同學們的困惑在哪里。有些問題是我曾經思考過的,重新回答一次,也有新的體會;也有些問題,讓我感到意外,促使我思考。在講課中看到自己的盲點,這便是講課的樂趣。
這份錄音稿就成了本書的底稿。在此底稿之上,我做了較大幅度的改動,主要改動如下:
(1)調整了各部分內容的次序,使之更有條理;
(2)補寫了若干片段,刪除了若干片段——滿懷不忍地刪除了大量與同學們的對話,但還是很自戀地保留了一些對話;
(3)補充了大量細節(jié),比如重要人物的原名,并對去世者標注生卒年以示紀念,給出了重要著作的原名和出版信息,以及必要的注釋;
(4)增補幾十幅圖片。
書稿整理之時,覺得這些內容應該不只有本專業(yè)內的同學感興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普通讀者也會有一部分不滿足于看“熱鬧”,愿意看看科學史和歷史的“門道”。如何更好地面向普通讀者,也是我整理、擴充這部小書的一個動力。
在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難免會舉例子。我采用的大量案例都來自科學史。所以這部小書也包括對科學史上一些常見問題的討論,尤其是,會提供針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視角,也會提供一些不大為人所知的細節(jié)。
熟悉這部分內容的讀者,能夠感受到從不同視角看歷史的樂趣,也可能會為新的細節(jié)而感到意外、吃驚,乃至震撼。
阿西莫夫曾說:“你不一定要從事科學研究,但是不妨礙你欣賞科學中的美!蔽乙蚕胝f,你不一定要從事科學史或歷史研究,但是,了解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看到科學史和歷史的“門道”,并且能夠幫助你獲得歷史的眼光、歷史的視野!
用歷史的眼光和視野重新審視我們身邊的事物,審視我們以為熟悉的事物,你會看到一個新的世界。
前 言……………………………………………………………………………… 1
第一講 歷史的本來面目………………………………………………………… 1
1. 歷史有一個本來面目嗎?……………………………………………… 1
2. 每片葉子都曾長在一棵樹上
——我們能看到的歷史,首先是寫出來的歷史……………………… 8
3. 描述“缺省配置”是一項基本功………………………………………12
4. 兩種思考方法:跳高與潛水——“向前走”與“向后看”… ………18
課堂討論片段Ⅰ… ………………………………………………………21
5. 過去的事情如何確定:史學的工作假設… ……………………………24
課堂討論片段Ⅱ…………………………………………………………27
6. 插曲:宇宙大爆炸是一個歷史事件嗎?… ……………………………29
7. 上帝視角與天眼假設……………………………………………………34
課堂討論片段Ⅲ…………………………………………………………36
8. 輝格史的魔咒……………………………………………………………38
9. 哪些是我們看到的,哪些是我們的理論和想象… ……………………41
第二講 歷史的細節(jié)………………………………………………………………44
1. 從一篇神秘的公號文章說起……………………………………………44
2. 細節(jié)與魔鬼………………………………………………………………46
課堂討論片段Ⅳ…………………………………………………………48
3. 細節(jié)決定成敗:逃離德黑蘭……………………………………………49
4. 從鴿子窩到諾貝爾獎……………………………………………………55
5. 諾貝爾獎的不對稱………………………………………………………62
6. 被追認的遺傳學之父……………………………………………………64
7. 作為快變量的細節(jié):甲午海戰(zhàn)的啞炮…………………………………68
8. 慢變量的蝴蝶效應:古羅馬的鉛酒壺…………………………………70
第三講 歷史的再闡釋……………………………………………………………74
1. 引子:科學主義的兩大堡壘……………………………………………74
2. 宏大敘事的邏輯破綻:化肥農藥與人口膨脹的次序… ………………77
3. 李比希與化肥的前史……………………………………………………80
4. 化肥、農藥與戰(zhàn)爭、屠殺………………………………………………83
5.…閃耀后世的克拉拉………………………………………………………86
6.…從毒氣、炸藥到化肥、農藥……………………………………………91
7. 作為科學倫理、和平主義和女性主義象征的克拉拉…………………95
8. 編史綱領與所寫的歷史是相互建構的…………………………………97
第四講 歷史的功能…………………………………………………………… 101
1. 以史為鑒與無用之學………………………………………………… 101
2. 歷史是必然的嗎?…………………………………………………… 104
課堂討論片段Ⅴ……………………………………………………… 106
3. 車與船:不確定性中的穩(wěn)定性……………………………………… 110
課堂討論片段Ⅵ……………………………………………………… 114
5. 歷史告訴我們自己是誰:身份認同………………………………… 115
課堂討論片段Ⅶ……………………………………………………… 116
6. 歷史是價值觀的塑造………………………………………………… 119
7. 主動拒絕現代化的阿米什人……… ……………………………… 121
8. 博物學編史綱領:一種新的價值觀………………………………… 124
第五講 歷史作為依據…………………………………………………… 128
1. 從長時段尺度看……………………………………………………… 128
2. 葉子與樹同時生長:概念與理論… ………………………………… 130
3. 依據,解釋;合理性,說服力… …………………………………… 138
4. 作為依據的神諭… …………………………………………………… 140
5. 明天太陽是否依然升起:確定性的心理安慰… …………………… 141
課堂討論片段Ⅷ……………………………………………………… 144
6. 經驗依據與歷史依據何以可能?… ………………………………… 146
7. 歷史依據作為方法…………………………………………………… 152
8. 依據的權重…………………………………………………………… 156
9. 歷史中穩(wěn)定的生活…………………………………………………… 158
10. 用歷史超越科學…………………………………………………… 160
課堂討論片段Ⅸ… …………………………………………………… 161
第六講 科學史的學術地圖……………………………………………… 163
1. 自然辯證法與科學技術哲學………………………………………… 163
2. 作為科學的中國科學史……………………………………………… 169
3. 作為科學的中國天文學史…………………………………………… 172
4. 中國的科學史學科建制……………………………………………… 175
5. 美國的科學史隊伍,以及STS……………………………………… 177
6. 科學史的傳統:薩頓與李約瑟… …………………………………… 180
7. 科學史的分流與合流… ……………………………………………… 184
8. 中國科學史的學術地理… …………………………………………… 187
9. 科學史基礎讀物推薦… ……………………………………………… 191
課堂討論片段Ⅹ… …………………………………………………… 195
10. 走出科學史,走向文明史… ……………………………………… 196
后記…………………………………………………………………………302 \uf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