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看似普通的建筑,承載著怎樣的歷史記憶?采訪者們以一棟大樓為紐帶,通過對半個多世紀以來居住在大樓的住戶、對大樓的管理者、對大樓所在區(qū)域的總規(guī)劃師進行訪談,揭開建筑內(nèi)部的日常生活與公共記憶。
陳保平,出生于上海,1982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長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歷任青年報副總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總編輯、韜奮紀念館館長、上海文藝出版社總編輯、新民晚報總編輯,文新報業(yè)集團社長。著有散文隨筆集《文人新意》、《讀讀書、看看片、聊聊天》、《精神故鄉(xiāng)》(合作),名家訪談《中國七問》(合作)。策劃編輯的《黃河邊的中國》獲2002年上海文化藝術(shù)大獎。2006年獲上海長江韜奮獎。
陳丹燕,上海作家,她自1995年開始至2014年寫作的6部上海非虛構(gòu)作品,自1992年開始至2019年寫作的12本旅行文學(xué)書籍,自1984年開始至2018年寫作的青少年故事,始終有著廣泛的讀者。她的作品曾在德國、美國、法國、日本、奧地利、瑞士、塞爾維亞、俄羅斯和越南翻譯出版。她的作品獲得過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的文學(xué)金獎。
引子
“登錄船”西來東泊
他們的集體記憶
1 黃淑芳(淮海中路1834號,1950年入。
2 邱錦云(武康路435號,1952年入。
3 林江鴻(淮海中路1850號,1954年入。
4 周炳揆(淮海中路1850號,1956年入。
5 董大南王大欣周本義(淮海中路1850號,1956年入。
6 許寶英(淮海中路1850號,1959年入。
7 唐桂林(武康路435號,1959年入。
8 童榮生(淮海中路1834號,1963年入。
9 王文娟(淮海中路1834號,1965年入住)
10 秦忠明(淮海中路1834號,1967年入住)
11 王勇(淮海中路1834號,1969年入住)
12 劉瑞璐(淮海中路1834號,2006年入。
13 張霞亞當(淮海中路1850號,2007年入。
14 從“戶籍”資料看武康大樓解放前后居民變遷情況
15 在卷宗中觸摸武康大樓歷史
相關(guān)人員篇
16 柏祖芳(2009年進入居委會工作至今)
17 楊寄強(2013年起擔任物業(yè)經(jīng)理)
18 沙永杰(武康路保護性綜合整治總規(guī)劃師)
19 武康大樓項目采訪記錄(葛昌盛、周偉都、沈永余曾擔任武康大樓房管員、湖南房管所測估員、武康大樓管理員)
武康大樓居民口述工作記錄
《關(guān)于在上海歷史風(fēng)貌保護區(qū)收集街區(qū)居民口述史的建議》及答復(fù)
湖南街道社區(qū)口述歷史項目計劃書
湖南街道社區(qū)口述歷史項目系列籌備會會議記錄
武康大樓研討會錄音整理
關(guān)于武康大樓歷史文物、資料收集的方案
親歷“武康大樓”居民口述歷史采集
大家來寫歷史,留下城市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