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司法實踐中高居前位的16個罪名進行研究。這些罪名多發(fā)且由于犯罪方式和手段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常常造成學界在學理辨析上發(fā)生分歧以及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認定罪名的困惑或混亂。罪名認定與量刑有極大的關(guān)聯(lián),如敲詐勒索和搶劫、搶奪和搶劫以及綁架和搶劫等量刑差別很大,一旦出現(xiàn)定性錯誤,司法公正性將大打折扣。因此,從犯罪構(gòu)成以及立法精神出發(fā),厘清各種復雜多樣的犯罪行為背后的實質(zhì)罪名認定是很有必要的。這關(guān)乎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定,直接體現(xiàn)司法的精準性和公正性。本書力求對選取研究的罪名在實踐中造成的各種困惑和容易發(fā)生混淆認識的行為做細致的梳理和分析,表達作者的觀點并希望與同行交流磋商。
前言
我國刑法現(xiàn)有468個罪名,但常見犯罪集中在幾十個罪名中,很多罪名從來沒用過。2014年,*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了*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其中列出了十五個常見罪名,包括交通肇事罪、故意傷害罪、強奸罪、非法拘禁罪、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職務侵占罪、敲詐勒索罪、妨害公務罪、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和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高人民法院對這十五個在司法實踐中發(fā)生比例較高的罪名的量刑情節(jié)做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但還有一些未被納入量刑指導意見的罪名也很常見,而且犯罪性質(zhì)嚴重,且存在定罪量刑方面的疑難和困惑,如故意殺人罪和非法經(jīng)營罪?紤]到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相對簡單,屬于輕罪,司法實踐中沒有太多爭議,故而未納入本書的研究范圍。
本書對常見的十六罪名進行分析研究。這十六個罪名主要是司法實踐中多發(fā)的,涉及公民人身權(quán)利和財產(chǎn)權(quán)利的常見犯罪行為。這些罪名在審判實踐中出現(xiàn)了不少疑難問題,涉及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認定困惑。其中有些問題對于案件的處理影響極大,如過度維權(quán)與敲詐勒索罪的認定,涉及罪與非罪。還有有些案件由于作案手段特別,涉及此罪與彼罪的認定,如綁架罪與敲詐勒索罪,搶奪罪與搶劫罪等。這些罪名定性的差異必然帶來巨大的量刑差別,如果認定失誤,必然嚴重影響司法公正,后果很嚴重。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于常見犯罪在司法審判中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進行及時的總結(jié)歸納,進行分析研討。有些罪名本身在理論上就存在各種觀點和分歧,如綁架罪是單行為還是復合行為,搶奪罪是否以“乘人不備”為要件,盜竊罪是否必須“秘密”竊取等……理論上分歧和爭議會造成實踐中處理案件的混亂局面。及時厘清各種觀點,有助于我們在解決實務問題時,開拓思路,撇開各種紛繁復雜的犯罪手段和表面現(xiàn)象,抓住問題本質(zhì),深刻理解立法精神,正確處理案件。
本書對于罪名疑難問題的討論,將通過具體案例引導出問題,繼而進行分析探討。每一章所選擇的案例都具有一定的爭議性,或者反映出罪名自身在理論上的的復雜性,或者反映出實踐中案件罪名犯罪構(gòu)成要件復雜性,或者反映出立法技術(shù)的競合性,或者反映出立法的缺陷。本書試圖通過對疑難問題梳理和各種分歧觀點的分析,希望為法學院學生、法律執(zhí)業(yè)者提供探討和交流的思路,共同提高。
本書的章節(jié)順序依照刑法罪名的條款順序排列。三位作者寫作的分工如下:
張弘撰寫第*、三、六、十、十二章;
許立撰寫第四、五、七、八、十五章;
張維撰寫第二、六、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六章。
張弘,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主授刑事訴訟法和刑法、證據(jù)法、民事訴訟法。2009年美國西北大學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任西安市碑林區(qū)人民檢察院掛職副檢察長。兼職律師。
許立,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兼職律師。1987年7月畢業(yè)于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1987年7月至2000年在西安醫(yī)科大學任教,2000年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任教, 主講刑法。
張維,1997年獲法學碩士,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兼職律師。主要從事法律碩士訴訟法實務、法律文書寫作及本科生民事訴訟法、模擬法庭的教學工作。
目錄
第一章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條)
一、交通肇事罪概覽
二、交通肇事犯罪基本情況
三、常見疑難案例分析
四、“交通肇事逃逸”的疑難問題分析
第二章非法經(jīng)營罪(《刑法》第225條)
一、非法經(jīng)營罪的法律規(guī)定
二、司法實踐中對非法經(jīng)營罪的認定
三、非法經(jīng)營罪在司法實踐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章故意殺人罪(《刑法》第232條)
一、故意殺人罪概覽
二、司法實踐中常見罪與非罪的分歧
三、此罪與彼罪的爭議與分析
四、故意殺人罪的各種量刑情節(jié)解析
第四章故意傷害罪(《刑法》第234條)
一、故意傷害罪立法現(xiàn)狀及概念
二、故意傷害罪的客體
三、故意傷害的主觀方面
四、故意犯罪的客觀方面
第五章強奸罪(《刑法》第236條)
一、強奸罪的客體
二、強奸罪的客觀方面
三、強奸罪的主觀方面
四、強奸罪的主體
五、關(guān)于強奸罪中輪奸行為的認定問題
第六章綁架罪(《刑法》第239條)
一、綁架罪概覽
二、綁架罪構(gòu)成要件辨析
三、司法實踐中綁架罪與其他罪名的辨析
四、綁架罪量刑情節(jié)辨析
第七章?lián)尳僮铮ā缎谭ā返?63條)
一、搶劫罪的概念及構(gòu)成
二、搶劫罪的客體
三、搶劫罪的主觀方面
四、搶劫罪的客觀方面
五、明確罪與非罪的界限
六、明確未遂與既遂的界限
七、轉(zhuǎn)化的搶劫罪
八、搶劫罪的處罰
第八章盜竊罪(《刑法》第264條)
一、盜竊罪秘密竊取的行為方式
二、盜竊罪的“占有”之意
三、盜竊罪的客觀方面
四、盜竊金額認定的問題
五、盜竊罪既遂標準的問題
第九章詐騙罪(《刑法》第266條)
一、詐騙罪的法律規(guī)定
二、裁判中如何認定詐騙罪
三、詐騙罪在司法實踐中的疑難問題
第十章?lián)寠Z罪(《刑法》第267條)
一、搶奪罪概覽
二、搶奪罪疑難案例解析
三、搶奪罪、盜竊罪、詐騙罪辨析
第十一章職務侵占罪(《刑法》第271條)
一、職務侵占罪的法律規(guī)定
二、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職務侵占罪
三、司法實踐中職務侵占罪疑難問題
第十二章敲詐勒索罪(《刑法》第274條)
一、敲詐勒索罪概覽
二、敲詐勒索罪與盜竊、搶奪、詐騙罪入罪量刑比較
三、敲詐勒索行為的罪與非罪
四、此罪與彼罪:敲詐勒索之手段分析
五、敲詐勒索罪的既遂與未遂爭議
第十三章妨害公務罪(《刑法》第277條)
一、妨礙公務罪的法律規(guī)定
二、裁判中如何認定妨害公務罪
三、妨害公務罪在司法實踐中的疑難問題
第十四章聚眾斗毆罪(《刑法》第292條)
一、聚眾斗毆罪的法律規(guī)定
二、裁判中如何認定聚眾斗毆罪
三、聚眾斗毆罪在司法實踐中的疑難問題
第十五章尋釁滋事罪(《刑法》第293條)
一、隨意毆打型尋釁滋事罪的認定
二、強拿硬要型尋釁滋事是否需要流氓動機
三、網(wǎng)絡謠言型尋釁滋事罪
第十六章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刑法》第347條)
一、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的法律規(guī)定
二、裁判中對本罪如何認定及量刑
三、司法實踐中的疑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