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的人生之路,起伏跌宕,但他始終秉持“愛國為民”的理想信念。青年時期,他沒有因為家庭成分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灰心喪氣,而是始終相信“黨的事業(yè)總是奔騰向前、不可阻擋的”。20世紀80年代初,他沒有留戀國外的優(yōu)越條件,婉言謝絕導師的挽留,回國服務;90年代,他堅持“小醫(yī)院做大事業(yè)”,團結和帶領大家一道,將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逐步發(fā)展成為國內一流的研究機構。2003年的抗擊非典戰(zhàn)斗中,他對國外一小撮勢力“妖魔化”中國的行徑憤慨不已,主動利用可能的機會,實事求是地向國外同行、新聞媒體介紹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正確措施,維護祖國的聲譽,為國際社會正確認識中國的疫情發(fā)揮了正面作用。
寫給小讀者的話
父母都去上班了,十一歲的少年拿著家里最大的一把布傘,快步上樓。到了三樓,他推開窗子,慢慢撐開傘,猶豫了一會兒,低頭一看,樓下是一片草地。草地上的草很厚實,綠色有點晃他的眼。他的心怦怦跳著,他又抬眼看了看頭頂撐開的傘。他已經(jīng)決定要冒一次險。他太想像空中的鳥兒一樣飛翔了。他沒有翅膀,也沒有武藝,但他有這把大傘。他確信,如果撐著傘躍下,就猶如有了降落傘,他將像蒲公英的種子那般在風中飄搖下落,而后安全地落地。
整個過程快得沒給他絲毫反應的時間,但樓下厚實的草皮救了他一命,幸好不是頭部著地。少年躺在草地上,腦袋里一片空白,他無法思考,亦無法動彈。時空凝滯,時間仿佛從他的生命中逃遁。
少年在草地上躺了一個多小時,才從撞擊的疼痛與震驚中回過神來。他試著動了動身子,舉舉手,抬抬腿,全身上下都能動。他吁了口氣,慢慢從草地上爬起來,走了幾步。腰部很不舒服,但還可以忍受,除此之外,他沒發(fā)現(xiàn)自己和從前有什么不同。
父母還沒回來,他慢慢往屋里走,方才的一切,恍若一夢。這事,他沒敢告訴家里的大人。
這是他第二次近距離面對死神。十年前,他在不滿周歲時,也曾遭遇危險,但那是被動遇險而后死里逃生;而這一次,他出于少年的魯莽,主動接近死神并再一次逃脫。他肯定不會想到,五十五年之后,他將再一次主動近距離面對死神,并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撐起一方藍天,庇護千千萬萬的同胞,抵擋死神的兇狠進逼。
這位少年就是鐘南山。
李秋沅,本名李靖,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
員。已出版長篇小說《木棉·流年》《謎境·青鳥》《天青》及作品集《茗香》等十五部作品。曾獲第九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年度“桂冠童書”、上海好童書獎等獎項,作品曾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yōu)秀圖書。
寫給小讀者的話 1
鐘家的男孩 1
戰(zhàn)爭的陰霾 5
父母的教導 11
做誠實的人 15
嶺南一頑童 19
母親的承諾 25
父親的選擇 29
醫(yī)學的啟蒙 31
人生的選擇 37
破全國紀錄 43
甜蜜與等待 51
醫(yī)者的志向 55
你今年幾歲 59
受挫與發(fā)奮 63
輝煌第一步 69
艱辛的旅途 75
第一次亮相 81
研究出成果 89
向權威挑戰(zhàn) 95
攀登新高峰 101
團隊領頭人 109
院士的誕生 115
“非典”忽來襲 121
勇氣與擔當 127
以事實為據(jù) 133
送到我這里 137
說,還是不說 145
歷史不會忘 151
服務于社會 155
上下而求索 161
少年與院士 167
國士的擔當 171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 鐘南山:生命的衛(wèi)士》:
鐘家的男孩
鐘南山——這是一個美好的、蘊含著祝福與期盼的名字。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日,在南京中央醫(yī)院,兒科主治醫(yī)師鐘世藩從護士手中接過初生的嬰兒。嬰兒閉著眼,攥緊拳頭,用盡全身力氣啼哭著,哭聲響亮。鐘世藩笑了。這是鐘家的孩子,他和廖月琴的頭生子。這年,鐘世藩三十五歲,廖月琴二十五歲。
鐘世藩一九。一年出生于廈門,父母去世得早,他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孤兒,跟著叔叔在廈門讀書。因為沒有父母照顧,鐘世藩從小便堅強自立。他發(fā)奮苦讀,中學畢業(yè)后,考入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一九二四年,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僅招收四十名新生。經(jīng)過幾年寒窗苦讀,一九三○年鐘世藩順利畢業(yè),獲得醫(yī)學博士學位。同屆的四十名醫(yī)學院學生,只有八名順利畢業(yè),鐘世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身世坎坷的鐘世藩,如一顆落在巖石上的種子,在逆境之中倔強生長,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兒科醫(yī)生。
鐘世藩父母早亡,童年不幸,而他美麗溫婉的妻子廖月琴,則自幼備受父母呵護,童年生活幸福而美好。廖月琴一九一一年出生于廈門鼓浪嶼頗有名望的廖氏家族。廖家家道殷實,家風良好,子弟知書達理,在島上頗受尊重。林語堂之妻廖翠鳳,亦出自廖氏家族。廖月琴是家中的二女兒,她還有姐姐廖素琴和弟弟廖永廉,她的童年時代是在廖家老宅度過的,后來又搬進了離老宅不遠的、由父親親自設計建造的廖家小樓里。她和家人就在廖家小樓里生活,讀書、彈琴、嬉戲……日子平安而喜樂。少女時代,廖月琴在鼓浪嶼毓德女中就讀。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廈門女子教育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當年的鼓浪嶼毓德女中,是廈漳地區(qū)教育水準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女校。毓德女中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群四育并臻的巾幗完人為教育目標,以拓寬女生視野胸襟,培養(yǎng)女生擁有服務社會、博愛奉獻之精神為己任。從毓德女中畢業(yè)的廖月琴,并不像從前養(yǎng)在深閨的女子那般小氣促狹,而是擁有大氣魄,多才多藝。她精通英文,運動、演說、音樂等各方面的才能都很出眾。中學畢業(yè)后,廖月琴考上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的高級護理專業(yè)。一九三四年,廖月琴與鐘世藩成婚,隨夫北上南京,離開了她父親蓋的廖家小樓。
鐘世藩給他和廖月琴的頭生子起名為“鐘南山”。孩子在南京中央醫(yī)院出生,醫(yī)院就在南京鐘山的南面,以“南山”為名,既契合了孩子的出生之地,又蘊含了諸多美意。古人曾留下“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樂,仁者壽”的名句。以“山”為名,蘊含著仁與壽的祝福,而山之巍巍、山之剛毅、山之沉穩(wěn)、山之胸襟廣闊、山之志向遠大,亦契合鐘世藩心中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的品格與風貌。鐘世藩希望這個叫“南山”的孩子,如山般健碩強壯,如山般剛毅難以摧毀,如山般遇風雨而傲立,如山般擁有廣博而仁厚的胸懷和遠大志向。
戰(zhàn)爭的陰霾
戰(zhàn)爭的陰霾逼近,血雨腥風裹挾著苦難與死亡,獰笑著為中華大地拉開陰冷的序幕。
這個叫“南山”的孩子,出生于被戰(zhàn)爭陰影籠罩的危急時刻,必定會遭遇諸多命運的考驗。而他稚嫩的生命,真的會如巍然屹立的山,扛住血雨腥風的洗禮嗎?命運正等待著他交出答卷。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日本侵占北平、天津,進逼上海。從此,日軍開始了對南京長達四個月的轟炸,直至南京淪陷,遭遇屠城浩劫。八月十三日,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向淞滬鐵路天通庵站至橫濱路的中國守軍開槍挑釁,并在坦克掩護下沿寶山路進攻,上海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南京的空襲警報聲響了起來,轟炸機轟隆隆地盤旋在南京上空,這是日軍在轟炸完上海后,首次空襲南京。
尚不足周歲的嬰兒鐘南山,竟被命運之手毫不留情地推入刺耳的空襲警報聲與遭遇轟炸的驚恐險境之中。在日軍的一次轟炸中,鐘家所住的房屋被炸毀,而嬰兒鐘南山還在屋里,外婆與母親驚恐萬分地將他從廢墟中救出來。他滿臉是灰,在瓦礫下憋得臉色發(fā)黑,半天都不會哭。倘若外婆與母親的搭救再遲一刻,鐘南山的性命也許就會不保。這是不足周歲的他,第一次面對死神而僥幸逃脫。
此時,從前線退下來的中國軍隊也大批擁入南京,南京城內一片混亂。天氣漸漸涼了,冬日漸近,南京局勢緊張。為了躲避戰(zhàn)火,南京中央醫(yī)院西遷至貴陽。鐘世藩帶著全家老小,長途跋涉,跟隨南京中央醫(yī)院往西遷移避難,一路風餐露宿,飽經(jīng)疲乏與辛勞。一路上,衣衫襤褸、一臉迷茫的難民隨處可見,流浪者和乞丐伸著枯干的手,無望又無助地向路過的人乞討。戰(zhàn)火就在家園燃起,中國百姓的困頓顯而易見,缺衣少食、忍饑挨餓是常態(tài),即便是原本手頭寬裕的人家,經(jīng)過了戰(zhàn)火的洗劫,也都變得一貧如洗。
一九三七年冬,鐘家在貴陽安頓下來。后來,鐘家又添了個可愛的女兒,鐘南山多了個妹妹。鐘世藩也借出生地的地名“黔”,給這個女兒起名為鐘黔君。鐘南山和妹妹在貴陽慢慢長大了。白天他上幼兒園,晚上則與家人在一起度過快樂時光,母親樂于陪他和妹妹玩,常給他們講故事。一九四二年,鐘南山在貴陽上了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