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被稱為地方之史,是研究-地歷史狀況的重要史料。《(乾。〇|安縣志》為研究廊坊地區(qū)地方文化的第一手資料,現(xiàn)存于國家圖書館,二十二卷。正文前有清乾隆十四年(1748)李光昭《東安縣志序》及清乾隆十四年(1749)周長發(fā)《東安縣志序》,圖目七幅、正文分十七門六十四目,內(nèi)容非常豐富。
今廊坊市安次區(qū),古稱安次,元代稱東安州,明清兩代稱東安縣,1914年復舊名安次縣。自金元定都北京以來,安次便為畿南首邑。此地“南接雄霸,北控燕云,擁三關而縈九河”,“北拱燕臺,東環(huán)潞水,氣映西山之嵯峨,泒分津門之澎湃”。這樣優(yōu)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促進了古代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繁榮,“凡城市村墟,星羅棋置,煙火萬家,亦彬彬乎名區(qū)也”。地杰而人靈,民富而文萃,“以致涵靈毓秀,醞釀人文”。其實,作為漢代就已立制的古縣,風華物茂,名流久傳,“名卿巨公,忠孝節(jié)義彪炳于載籍者,實甲于渤海諸邑”,而安次的優(yōu)秀歷史文化、名人風骨無不有賴于縣志的記載與留傳。
國有國史,縣有縣志;史存國續(xù),志纂縣興。邑之有志,猶國之有史,“史載一代興亡之跡,志備一方文獻之征”?h志對于一個縣而言,就是其歷史淵源和人文根脈,是凝聚一方、地域認同的載體。游子縈牽夢里、葉落歸根的深厚情感,后人見賢思齊、崇德求義的良風善俗,無不真切地體現(xiàn)在縣志中,又無不依賴于縣志得以弘揚。而縣志的修纂和縣志的整理,是珍存一縣歷史全貌、挖掘傳承一縣文化的前提和基礎,需要全縣各界人士共同重視和攘助。
最早記載安次的志書為元代《東安縣圖志》,該志雖在明代《文淵閣書目》、清代《(光緒)順天府志》中都有記載,但編纂者與卷數(shù)均已不詳。其次為明初《東安縣志》,編人明代《文淵閣書目》時已是“志久佚,無法考知卷數(shù)及撰者”了。還有明嘉靖時本縣人張文舉編纂的《(萬歷)東安縣志》,明后期收藏人內(nèi)閣,清初佚散,也無法確知卷數(shù)詳情,F(xiàn)存最早的縣志為明天啟五年(1625)刻本,即由明代鄭之城、邊侖等修纂的《(天啟)東安縣志》,記事止于天啟五年。清代的有康熙十六年(1677)付梓的《(康熙)東安縣志》,由王士美始修,李大章等終稿;另有乾隆十四年(1749)刊刻的《(乾。〇|安縣志》,由時任縣令李光昭聘任周琰編纂完成。民國時期則有1914年由劉鐘英、馬鐘琇纂修并付梓的《(民國)安次縣志》。這四種志書既有單行本,也有成書于1936的合刊本。明天啟、清康熙兩部《東安縣志》在國內(nèi)都是孤本僅存(現(xiàn)珍藏于國家圖書館),《(乾。〇|安縣志》和《(民國)安次縣志》亦存者寥寥。
今廊坊市安次區(qū)與廊坊師范學院進行合作,廊坊師范學院以金久紅教授為首的科研團隊,便以《(天啟)東安縣志》《(康熙)東安縣志》《(乾。〇|安縣志》和《(民國)安次縣志》的初刊本為底本,以《安次縣舊志四種合刊》本為對校本,對四部珍稀舊志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點校,歷時五年而成。這項工作,無論是對安次縣志本身的文本存?zhèn)鳎是對當?shù)貧v史文化的挖掘、傳承與弘揚,或是對地方區(qū)域歷史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序
序
東安縣志目錄
凡例
重修東安縣志職銜姓氏
東安縣志卷之一
東安縣志卷之二 建置志
東安縣志卷之三
東安縣志卷之四 巡幸志
東安縣志卷之五 賦役志
東安縣志卷之六 賦役志田賦
東安縣志卷之七 賦役志
東安縣志卷之八 風物志
東安縣志卷之九 機祥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 職官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一 選舉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二 選舉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三 人物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四 貞烈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五 河渠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六 古跡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七 藝文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八 藝文志
東安縣志卷之十九 藝文志奏疏
東安縣志卷之二十 藝文志列傳
東安縣志卷之二十一 藝文志
東安縣志卷之二十二 拾遺志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