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現(xiàn)階段智能汽車駕駛人駕駛行為特性為基礎,通過縱橫向駕駛行為模型對行車安全需求進行闡釋,運用靜態(tài)駕駛模擬、實車在途測試、用戶問卷訪談等主客觀實驗手段,對特定場景下的駕駛人認知、操縱、以及人機交互行為進行分析,提出保障智能汽車駕駛行為安全的策略方法。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相關專業(yè)研究生教材或科研、教學參考用書目,也可作為廣大圍繞駕駛安全開展相關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用書。
蔣曉蓓,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講師,長期從事駕駛輔助與交通安全的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有:人車系統(tǒng)微觀行為建模與險態(tài)辨識方法、人車路系統(tǒng)定量風險評價與安全控制策略、面向車載支持的數(shù)字駕駛特征識別與人車安全交互理論。
第一部分人車路系統(tǒng)駕駛行為基本特性
第1章緒論/ 001
1.1道路安全水平與人的行為因素/ 001
1.2駕駛人基本特性/ 004
1.3駕駛行為分析與綠色駕駛/ 006
1.4人車協(xié)同駕駛與交互安全/ 007
參考文獻/ 009
第2章定義駕駛行為/ 012
2.1駕駛任務/ 012
2.1.1駕駛任務層級劃分方法/ 012
2.1.2主次副駕駛任務定義/ 014
2.2駕駛認知行為/ 016
2.2.1信息傳遞與駕駛行為形成/ 016
2.2.2信息感知與加工處理/ 018
2.2.3駕駛人認知狀態(tài)與情景意識/ 020
2.3駕駛失誤/ 022
2.3.1駕駛差錯與駕駛失誤/ 022
2.3.2基于駕駛失誤的事故致因/ 023
2.4危險駕駛行為/ 025
2.4.1分心駕駛/ 025
2.4.2不良情緒駕駛/ 027
參考文獻/ 029
第3章縱向駕駛行為分析/ 032
3.1縱向駕駛行為基本特性/ 032
3.1.1縱向運動安全特性分析/ 032
3.1.2跟馳駕駛行為特性/ 034
3.2跟馳行為模型/ 035
3.2.1刺激—反應模型/ 035
3.2.2安全距離模型/ 038
3.2.3優(yōu)化速度模型/ 038
3.2.4智能駕駛模型/ 039
3.2.5元胞自動機模型/ 040
3.2.6心理—生理模型/ 042
3.2.7人工智能模型/ 043
3.3基于感知閾值的縱向駕駛行為模型/ 044
3.3.1基于相對速度的感知閾值分析/ 044
3.3.2減速時的跟馳模型/ 045
3.3.3加速時的跟馳模型/ 046
3.4人工勢能場跟馳模型/ 047
3.4.1人工勢能場的構建/ 047
3.4.2基于人工勢能場的跟馳模型/ 049
參考文獻/ 050
第4章橫向駕駛行為分析/ 053
4.1換道行為特性與模型分類/ 053
4.1.1換道行為過程/ 053
4.1.2換道模型分類/ 055
4.2換道行為模型/ 057
4.2.1Gipps換道模型及其發(fā)展模型/ 057
4.2.2離散選擇模型/ 059
4.2.3人工智能模型/ 061
4.2.4元胞自動機模型/ 063
4.3換道行為軌跡預測/ 065
4.3.1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換道軌跡預測分析/ 065
4.3.2模型仿真與對比/ 066
4.4車道內(nèi)橫向位置選擇行為/ 069
4.4.1車道線對橫向駕駛行為的影響/ 069
4.4.2不同車型橫向位置選擇/ 071
參考文獻/ 073
第二部分駕駛行為分析建模與安全支持
第5章險態(tài)駕駛行為特性分析與安全支持策略/ 075
5.1駕駛模擬實驗方案設計/ 075
5.1.1駕駛模擬平臺與險態(tài)場景設計/ 075
5.1.2險態(tài)駕駛場景設計/ 076
5.2險態(tài)駕駛行為特征參數(shù)/ 079
5.3不同險態(tài)場景下的駕駛行為特性分析/ 080
5.3.1機動車—摩托車沖突場景駕駛行為特性/ 080
5.3.2機動車—機動車沖突場景駕駛行為特性/ 082
5.4基于隱馬爾可夫模型的險態(tài)安全支持策略/ 084
5.4.1機動車—過街行人沖突場景駕駛行為特性分析/ 084
5.4.2機動車—過街行人沖突場景駕駛風格劃分/ 085
5.4.3基于隱馬爾可夫模型的險態(tài)安全支持策略/ 088
參考文獻/ 089
第6章弱勢道路使用者交通沖突中的駕駛行為分析/ 091
6.1機動車-行人交通沖突時空特性/ 091
6.2弱勢道路使用者交通沖突數(shù)據(jù)采集方法/ 093
6.3駕駛人避險決策分析/ 095
6.4駕駛人減速讓行行為分析/ 095
6.4.1減速度變化過程/ 096
6.4.2最大平均減速度/ 098
6.4.3減速度與其他沖突要素之間的關系分析/ 098
6.5駕駛人加速避險行為分析/ 102
6.6沖突碰撞時間分析/ 102
6.7行人違章過街情況下駕駛行為分析/ 104
6.7.1減速度變化過程/ 104
6.7.2行人違章沖突情景下的碰撞時間分析/ 105
參考文獻/ 106
第7章平面交叉口駕駛場景劃分與任務分析/ 108
7.1平面交叉口駕駛場景劃分/ 108
7.1.1道路交通環(huán)境與駕駛場景/ 108
7.1.2交叉口交通環(huán)境劃分方法/ 109
7.1.3駕駛場景劃分方法/ 111
7.1.4交叉口駕駛場景劃分方法/ 113
7.2交叉口駕駛任務層級/ 114
7.3平面交叉口駕駛任務分析/ 114
7.3.1駕駛任務分析/ 114
7.3.2視覺任務分析/ 118
7.3.3交叉口駕駛任務負荷/ 121
參考文獻/ 122
第8章交叉口駕駛認知行為形成與負荷預測方法/ 124
8.1城市平面交叉口駕駛人視認行為特性/ 124
8.1.1仿真實驗場景設計/ 124
8.1.2駕駛人注視行為分析/ 125
8.1.3駕駛人瞳孔直徑/ 130
8.2駕駛人交叉口通行主觀認知/ 131
8.3駕駛人-車輛單元運動行為特性/ 133
8.3.1不同交通環(huán)境視覺信息下的駕駛速度分析/ 133
8.3.2不同交通環(huán)境視覺信息下行車軌跡分析/ 134
8.4基于交通環(huán)境視覺信息量的駕駛負荷預測方法/ 136
8.4.1交通環(huán)境視覺信息分類/ 136
8.4.2道路信息量模型/ 137
8.4.3動態(tài)信息量模型/ 137
8.4.4意義性信息量模型/ 138
8.4.5景觀信息量模型/ 140
8.4.6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駕駛負荷預測/ 141
參考文獻/ 144
第9章面向智能車載系統(tǒng)的人車交互行為研究/ 146
9.1問卷調查方法/ 146
9.2駕駛人車載系統(tǒng)使用偏好分析/ 147
9.2.1駕駛人車載系統(tǒng)熟悉度調查/ 147
9.2.2智能車載系統(tǒng)重要度評價/ 148
9.2.3智能車載系統(tǒng)交互方式偏好/ 150
9.3車載系統(tǒng)交互對駕駛安全的影響/ 151
9.3.1駕駛人遭遇危險場景分析/ 151
9.3.2危險場景下交互行為分布/ 152
9.3.3基于有序Logistic回歸的交互行為影響研究/ 153
9.4實車在途實驗/ 154
9.4.1實驗方案/ 154
9.4.2實驗數(shù)據(jù)采集/ 155
9.4.3基于車載系統(tǒng)交互的駕駛人視覺行為分析/ 155
9.4.4基于車載系統(tǒng)交互的駕駛行為分析/ 158
9.4.5結合駕駛人交互行為特性的人工勢能場跟馳模型/ 159
參考文獻/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