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是唐朝初年魏徵、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人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從前人著述中輯錄精華以資輔政,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國安邦,創(chuàng)建“貞觀之治”提供思想理論基礎(chǔ)的匡政巨著。是一部匯集中國古代經(jīng)、史、子書精華,體現(xiàn)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的經(jīng)典之作。
★在中國失傳1200年的珍貴古籍
★匯集中國古代經(jīng)、史、子書精華,體現(xiàn)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的經(jīng)典之作
★依金澤文庫本、元和二年本、四部叢刊影印之天明本以及早稻田藏天明本精心校正原文
★全本無刪節(jié),大字號,大行距,繁體豎排,宣紙線裝,原汁原味呈現(xiàn)經(jīng)典
★為讀者打造一個更精良的即可閱讀,又可收藏的優(yōu)良版本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學(xué)家。河北巨鹿人。貞觀元年(627年),升任尚書左丞。貞觀二年(628年),魏征被授秘書監(jiān),并參掌朝政,在此期間,受命編撰《群書治要》,于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貞觀七年(633年),魏征代王珪為侍中。貞觀十年(636年),魏征奉命主持編寫《隋書》、《周書》、《梁書》、《陜書》、《齊書》(時稱五代史)等,歷時七年。貞觀十二年(638年),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zhí)政初到當(dāng)前為政態(tài)度的十個變化。貞觀十六年(643年),魏征病逝家中。太宗親臨吊唁,痛哭失聲,并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余姚人,唐初政治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jiān)、弘文館學(xué)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xué)、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保。
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書法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文學(xué)館十八學(xué)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騎常侍。
第一冊
卷 一 周易治要
卷 二 尚書治要
卷 三 毛詩治要
卷 四 春秋左氏傳治要(上)
卷 五 春秋左氏傳治要(中)
卷 六 春秋左氏傳治要(下)
卷 七 禮記治要
卷 八 周禮治要 周書治要 國語治要 韓詩外傳治要
卷 九 孝經(jīng)治要 論語治要
卷 十 孔子家語治要
第二冊
卷十 一 史記治要(上)
卷十 二 史記治要(下)
卷十 二 吳越春秋治要
卷十 三 漢書治要(一)
卷十 四 漢書治要(二)
卷十 五 漢書治要(三)
卷十 六 漢書治要(四)
卷十 七 漢書治要(五)
卷十 八 漢書治要(六)
卷十 九 漢書治要(七)
卷二 十 漢書治要(八)
第三冊
卷二十一 后漢書治要(一)
卷二十二 后漢書治要(二)
卷二十三 后漢書治要(三)
卷二十四 后漢書治要(四)
卷二十五 魏志治要(上)
卷二十六 魏志治要(下)
卷二十七 蜀志治要
卷二十七 吳志治要(上)
卷二十八 吳志治要(下)
卷二十九 晉書治要(上)
卷三 十 晉書治要(下)
第四冊
卷三十一 六韜治要 陰謀治要 鬻子治要
卷三十二 管子治要
卷三十三 晏子治要 司馬法治要 孫子兵法治要
卷三十四 老子治要 鹖冠子治要 列子治要 墨子治要
卷三十五 文子治要 曾子治要
卷三十六 吳子治要 商君子治要 尸子治要 申子治要
卷三十七 孟子治要 慎子治要 尹文子治要 莊子治要 尉繚子治要
卷三十八 孫卿子治要
卷三十九 呂氏春秋治要
卷四 十 韓子治要 三略治要 新語治要 賈子治要
第五冊
卷四十一 淮南子治要
卷四十二 鹽鐵論治要 新序治要
卷四十三 說苑治要
卷四十四 桓子新論治要 潛夫論治要
卷四十五 崔寔政論治要 昌言治要
卷四十六 申鑒治要 中論治要 典論治要
卷四十七 劉廙政論治要 蔣子萬機(jī)論治要 政要論治要
卷四十八 體論治要 典語治要
卷四十九 傅子治要
卷五 十 袁子正書治要 抱樸子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