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當年的改革開放,對每個人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對我而言,是終于有機會結束了歷時五年的知青生涯,得以進入四川醫(yī)學院念書。這里曾是有著百年歷史的前華西協(xié)合大學(1951年10月更名為“華西大學”,本書中的華西協(xié)合大學簡稱“華西大學”)的醫(yī)科。走進校門,除了門類眾多的醫(yī)學教科書和令人恐懼的人體骨骼,最讓我感到新奇有趣的,是華西大學留下的老建筑。校園里錯落有致的老辦公大樓、老圖書館、老教學樓,特別是素有“成都地標”之稱的華西壩鐘樓,對剛結束天天與稻麥菜花打交道的我,絕對是實實在在的大觀園。
魯迅說過:“凡人之心,無不有詩”,雖!坝卸茨苎。詩人為之語,則握撥一彈,心弦立應”(《摩羅詩力說》)。我自幼對美術有特別的興趣,小學時就愛在課本上自我添補一些圖解和插圖,即使在鄉(xiāng)間戰(zhàn)天斗地的五年當中,也不時拿起畫筆,把四川溫江壩子的田園美景勾畫幾筆。華西壩美麗的老建筑,特別是荷花池畔那座古樸但又洋氣的鐘樓,仿佛和我有過約定,時時在撥動著我心中的畫意。
進校不久的一個周末,我搜出了在鄉(xiāng)間曾經(jīng)用過的便攜式寫生畫板和顏料,起了個大早,在解剖大樓(原華西協(xié)合大學的嘉德堂)門口擺起了架子;思s三個小時的時間,面對著沐浴在霞光之中的華西鐘樓,畫了一幅寫生油畫《鐘樓朝霞》。當時解剖教研室的雷清芳老師,也是我后來讀研究生時的主講教授,正向教研室走去。她在我身旁站著看了好久,后來說了一句話:“太漂亮了!真的太漂亮了!”
不久,學校要舉辦一個全校的美術和攝影展覽,我拿出這幅自以為美麗的《鐘樓朝霞》去參展。出乎我意外的是,辦展的青年處負責人露出了一臉的驚詫與鄙夷:“真想不到,你們年輕學生怎么會對這些東西有興趣呢?”她當即表示此畫不適合參展。不過當時辦公樓的其他人都說“可以,可以”。她無奈地說,那就留下吧。幾周后展覽結束,我去辦公樓找她索畫,她說畫沒保留。
盡管有人以為“美”應伴有各種社會屬性,我卻感覺真正好的藝術品,會觸動人心中的愛美天性,為人類所共享,不分古今、中外和雅俗。寫生畫雖然已不知去向,但華西鐘樓在朝霞映照下的美麗,卻一直存留心中,始終沒有消亡。鐘樓也成為我醫(yī)學學習的人生地標,任時光流逝,華西之情,始終矗立心底。
40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重新燃起了我對華西老建筑的關注。
那是三年多前,我搬到了美國中北部北達科他州的法戈工作。有一天,我在當?shù)氐膱笊峡吹搅艘晃蝗A裔醫(yī)師陸承恩的去世公告。這位醫(yī)生住在離我們咫尺之遙的鄰近城市。公告附有他的生平簡介和幾幅遺像。
陸醫(yī)生是耳鼻喉科的醫(yī)生,出國后一直在離法戈市不遠的明尼蘇達州的一家醫(yī)院行醫(yī),直至去世。讓我驚奇的是,他竟然是我們的華西校友,而且是我研究生導師梁藎忠教授的同班同學。而對我來說他最珍貴的一份遺物,是他和女友在1949年畢業(yè)出國前在華西鐘樓前的一張留影。
他們身后的鐘樓,竟然不是我們熟知的華西壩鐘樓!不過幾十年的時差,展現(xiàn)出歷史變遷的滄桑。作為一個華西后人,我深深感到自己對所愛之物的無知,于是開始了自己對華西老建筑歷史變遷的業(yè)余探索。
我主要通過網(wǎng)絡調查和電子圖像研究,谷歌,電郵,電話,一切可行的辦法,能用就用。歷經(jīng)兩年多的努力,我搜尋了華西大學諸多建筑的歷史沿革,采訪了大學創(chuàng)建人和設計師的后人,查詢了建校初期建筑物的原始圖像,并獲得了轉載的全部版權。
從調查得知,華西壩鐘樓在1953年做過結構大變的改建,原因不詳。改建設計師古平南顯然繼承了優(yōu)秀的建筑美學觀念。巧合的是,他的老師就是具有“中國新建筑”大師美譽的楊廷寶,正好也是著名的貴格大學賓州大學建筑學的高才生(梁思成也是這里畢業(yè)的)。古平南建筑師把原樓的缺點做了一些修整,加入了北京故宮的皇家建筑特色,使這座華西老建筑顯得更加大氣壯麗。他的改建沒有偏離原設計師的設計初衷,應該算是在藝術上加分的改造。
同時,不光是鐘樓經(jīng)過了改建,志德堂(衛(wèi)生系樓)、懷德堂(辦公樓)、啟德堂(醫(yī)牙學院樓)和育德堂(生理藥理學樓)也不是建筑師原來設計的模樣。最讓我吃驚的是,當年被譽為華西壩最美建筑的萬德堂(藥學系樓),現(xiàn)在已面目全非,與原貌大相徑庭。
因1960年“大躍進”時期的城市改建,萬德堂原樓被拆除,并被重建于校東。其改建路徑完全不同。不知姓名的設計師和修建者們把華西壩這棟中西合璧的絕世精品,做了巨大的結構改變,略去了標志性的樓亭,并按新時代的審美標準重新修飾,增添了風格大異的門廊,飛馬騰龍被安插檐頂。
其他諸樓,也在不同時期有過修改。這些老建筑在新時代的“改頭換面”,促使我更加認真和深入地去尋找它們原貌。
翻閱百年老校的歷史舊貌,不僅回現(xiàn)了華西壩原有的絢麗華美,也引出了更多的發(fā)現(xiàn)。原來,華西壩老建筑的設計師比我們認識的更加偉大,這一建筑群也絕非普通的中西合璧。它們在建筑學的歷史長河中里程碑式的價值,值得我們認真地重新認識。
簡單說,華西老建筑是西方貴格式建筑東行的產(chǎn)物。貴格會(Quakers)是基督教新教中人數(shù)很少卻影響甚大的一個派別,正式名稱是公誼會(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起源于英國,后因受迫害而遷徙,更多發(fā)展于美國。貴格會興起后,恰逢建筑學上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和“藝術與工藝運動”盛行,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既追求效益又講究優(yōu)雅(utilitarian yet elegant)的貴格建筑風格。用現(xiàn)在時髦的說法,貴格建筑是一種講求“空間效益最大化的‘精明建筑學’”。
經(jīng)典的貴格建筑并不少見。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大廈,就是由英國貴格建筑師威廉·托恩同(William Thornton)設計的。美國費城的獨立宮,也是貴格會修建的典型貴格建筑。貴格會注重教育,與著名的康奈爾大學、賓州大學和霍普金斯大學等淵源深厚,在這些大學留下了大量貴格風范的建筑。一個偶然的機遇,由貴格會建筑師榮杜易牽線,貴格大學建筑走到了遙遠的東方,直接到了中國近于“邊疆”的四川,在成都的華西協(xié)合大學留下了世界上最后的貴格大學建筑。
榮杜易出身于一個英國貴格會家庭,作為英國第一個“藝術與工藝運動”建筑師,有著深厚的貴格文化底蘊。他一生所設計的建筑,幾乎全是貴格式建筑。為設計出能為中國人所接受的中西融合的建筑,榮杜易不遠萬里,親赴成都,對川西本土建筑特色與民風民俗進行實地考察。
在穿越長江天險的過程中,榮杜易兄弟乘坐的木船,在經(jīng)過三峽時纖繩斷裂,離纖的木船在激流漩渦中如脫韁的野馬,顛簸回旋,翻轉無定。大家都脫衣解帶,做好了跳水逃生的準備。幸而他們遇上了巡邏的救生船隊,才得以大難不死,繼續(xù)前行。而同行的中國翻譯,反因此次遇險驚魂不定,離隊而返,發(fā)誓永不入川。
正是榮杜易把當時最新潮的“藝術與工藝運動”建筑特色和貴格建筑簡約大氣的時尚風格,帶到了世界的東方、中國的西部,成功地讓它們和最鄉(xiāng)土的川西本土建筑風格完美地融合為一體,成就了貴格建筑的中國化。在華西校園,他入鄉(xiāng)隨俗,用川西樓亭置換了貴格的西方特色,以本土的青磚黑瓦取代了“藝術與工藝運動”的紅磚拱門和弧形窗飾,延續(xù)了貴格建筑喜好的山字形布局,融合了中國建筑與貴格建筑共有的對稱平衡,創(chuàng)造出了華西協(xié)合大學特有的建筑風貌。
榮杜易在四川成都的設計,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大成就:即世界上的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融合貴格會風格的中式建筑群。也可以說,華西協(xié)合大學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校園建筑上和美國常春藤名校中的貴格大學分享同樣知名建筑風格的非美國大學。從這個意義上講,華西協(xié)合大學建筑既是中國的唯一,也是世界的罕例。它在建筑學上的意義,遠不是“開中國新建筑先河”這么簡單,它是在世界上把西方聞名的貴格建筑在中國成建制擴展的成功實踐,也是這類中西融合形式成功保留下來的唯一高品質典范。
華西老建筑是東西文化碰撞與融合的結晶,既可見傳統(tǒng)的延續(xù),也開啟了成都現(xiàn)代化的起點。長期作為成都地標的華西壩鐘樓,就是成都歷史演變的重要一筆。了解華西老建筑的變遷,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演繹成都現(xiàn)代化的歷程。進而言之,從東、西方貴格建筑的異同比較,可以了解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和溝通的根基;探索華西壩老建筑的歷史和文化淵源,也可增加對“中國新建筑”理解的廣度和深度。
一言以蔽之,我們過去大大低估了華西建筑群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藝術與科學,文化與歷史,本來就是一家。在華西老建筑里,它們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或許可以說,沒有內心對藝術的愛好,我不會迷戀上華西老建筑的美景。沒有對新舊建筑異同的探索,也不會看見華西老建筑的深刻文化內涵。
經(jīng)歷兩年多的寫作過程,體會了無數(shù)的迷惑與驚喜,回想過去的時光,正是那日日懷念的“鐘樓朝霞”,在激勵著我探索。放下筆墨,回觀既往,眼前又回現(xiàn)出了四十年前的景象。
還記得那個星期天早上,華西壩是那么寧靜。滿池荷花在晶亮的露水中如出浴般綻放,第一縷陽光輕輕地落在鐘樓頂上,為半壁天空和鐘樓抹上了一片緋紅的油彩,霞光罩頂,大氣如虹。我沉醉在美景之中,飽蘸著五彩霞光,用畫筆轉移著上天的美景,如有神助。畫在紙上的華西壩鐘樓,如雷清芳老師當時所言,真是“太漂亮了”。
《鐘樓朝霞》那幅畫雖然丟失了,但珍藏于記憶中的“鐘樓朝霞”永遠不會丟失。鐘樓當年的叩擊,就像一首歌的歌名,是我和鐘樓的一個約定,也是藝術對我的召喚。正是那一片朝霞照耀著我,不斷探索“貴格東行”這一段美的歷程。建筑向被稱為“凝固的音樂”,我更竭誠希望,能和讀者一起分享華西老建筑這獨具魅力的絢麗樂章。
2017年5月5日 記于北國諧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