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和《中庸》是儒家的兩部重要經(jīng)典,是光耀千秋的文化瑰寶,對古代中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chǎn)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其中眾多的妙語佳言包含著極為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傳統(tǒng),值得我們繼承和發(fā)揚!洞髮W中庸選譯》(漢柬對照)為《大學》《中庸》的柬埔寨語譯本。全書精心翻譯這本備受推崇的儒家經(jīng)典,漢柬對照,并配繪精美插圖,為柬埔寨語人群閱讀《大學》《中庸》提供一個優(yōu)質(zhì)讀本,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良好傳播。
《東方智慧叢書》精心挑選代表中華文化的《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大學》《中庸》等幾十種典籍或?qū)n},以全譯、節(jié)譯的方式翻譯成東盟十國八種官方語言(泰語、越南語、印尼語、馬來語、老撾語、緬甸語、柬埔寨語、英語),以紙質(zhì)和數(shù)字圖書形態(tài)實現(xiàn)中華經(jīng)典文化在東盟的規(guī);、零障礙傳播。叢書總的出版規(guī)模計劃100種(冊),文圖并茂,精裝彩印,力求讀者喜聞樂見。《大學中庸選譯》(漢柬對照)屬《東方智慧叢書》之一種,對《大學》《中庸》原文精確釋析,并做柬語對照翻譯,是柬語人群學習了解中華文化的必讀入門書。
總 序
文化交流對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季羨林先生曾指出,文化交流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文化一且產(chǎn)生,就必然交流,這種交流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住的。由于文化交流,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才能互相補充,共同發(fā)展,才能形成今天世界上萬紫千紅的文化繁榮現(xiàn)象。
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文化交流亦然,并且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首先,中國與東盟許多國家地理相接,山水相連,不少民族之間普遍存在著跨居、通婚現(xiàn)象,這為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地理與人文基礎(chǔ)。其次,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建立起的海上絲綢之路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交通條件。
中國與東盟諸多使用不同語言文字的民族進行思想與文化對話,自然離不開翻譯。翻譯活動一般又分為口譯和筆譯兩類。有史記載的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口譯活動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但筆譯活動則出現(xiàn)在明代,至今已逾五百年的歷史。
在過去五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東盟國家大量地譯介了中國的文化作品,其中不少已經(jīng)融入到本國的文化中去。中國譯介東盟國家的作品也不在少數(shù)。以文字為載體的相互譯介活動,更利于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把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文化交流推上了更高的層次。
2013 年9 月,國務(wù)院總理李克強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十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發(fā)表主旨演講時指出,中國與東盟攜手開創(chuàng)了合作的黃金十革。他呼吁中國與東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創(chuàng)造新的鉆石十牢。2013 年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diào)要對外介紹好我國的內(nèi)外方針政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把中國夢同周邊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區(qū)發(fā)展前景對接起來,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于是,把中華文化的經(jīng)典譯介至東盟國家,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同時還蘊含著濃厚的時代氣息。
所謂交流,自然包括迎來送往,《禮記》有言: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中國與東盟國家一樣,既翻譯和引進外國的優(yōu)秀文化,同時也把本國文化的精髓部分推介出去。作為國最具人文思想的出版社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構(gòu)想了《東方智慧叢書》,并付諸實踐,不僅是中國翻譯學界、人文學界的大事,更是中國與東盟進行良好溝通、增進相互了解的必然選擇。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和廣西民族大學作為翻譯工作的主要承擔方,都是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yǎng)基地,擁有東盟語言文字的翻譯優(yōu)勢。三個單位的合作將能夠擦出更多的火花,向東盟國家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認為,文化交流是新的全球化現(xiàn)象。我們希望順應(yīng)這一歷史潮流與時代趨勢,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是為序。
劉志強
2015 年1 月25 日
前 言
《大學》和《中庸》,原為《禮記》中的兩篇。南宋朱熹把《大學》和《中庸》與《論語》、《孟子》編在一起,稱為四書,供讀書人閱讀。朱熹還撰寫了《四書章句集注》(含《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解釋了四書的文字和義理。在編輯時,朱熹對《大學》和《中庸》原文進行了分章,對《大學》的文字還做了一些調(diào)整。
由于南宋以后,歷代科舉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jīng),所以四書五經(jīng)成為讀書人必讀的教科書。四書五經(jīng)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對古代中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產(chǎn)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其中包含著許多極為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傳統(tǒng),值得我們繼承和發(fā)揚。
《大學》為學修身之正途
今天,《大學》對于我們,可以看作是:教育之綱領(lǐng),為學之正途,修身之極則,從政之寶典。
朱熹說:大,過去讀音讀成泰,今天讀音仍讀成大。在春秋末年孔子創(chuàng)辦私學之前,學在官府(學校都是官辦的),大學即國家的最高學府!抖Y記王制》說:小學設(shè)在宮廷的左側(cè),大學設(shè)在城郊。天子設(shè)立的大學叫辟雍,諸侯設(shè)立的大學叫泮宮!洞蟠鞫Y記保傅》說:古時候,小孩八歲時就開始上小學,學習基礎(chǔ)的文化技藝,練習基本的禮節(jié),培養(yǎng)初步的道德情操。十五歲就上大學,學習較為精深的文化技藝,練習較為繁復(fù)的禮節(jié),按成人要求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東漢鄭玄在《禮記目錄》中說:在大學里,學子們廣博地學習(學做人的道理,學從政的才能),可以為以后從政打下基礎(chǔ)。
在《大學章句》中,朱熹引程頤之言說:《大學》是孔子儒家學派傳世的典籍,是初學者學習精研道德學問的入門書。在今天要了解古人怎樣學習精研道德學問,就靠這部《大學》,其次則是《論語》和《孟子》。他告訴我們,古人求學,《大學》是必須首先研讀的。
朱熹將《大學》分為11章,說:第一章是經(jīng),是孔子說的話,是孔子弟子曾子記錄下來的;后面十章是傳(按:第五章為朱熹所補),是曾子的解釋,是他的弟子門人記錄下來的。
曾子即曾參(前505前435 ),字子輿,魯國武城人,孔子弟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小孔子46歲。其父曾點,也是孔子弟子。據(jù)《論語》記載,曾參嚴于律己,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認為年輕學子應(yīng)把施行仁德于天下作為自己的使命,因而年輕學子必定是負擔沉重而路途遙遠。他事親至孝,并特別看重孝道,認為在上位的人如果能恭謹?shù)貙Υ改傅乃劳,追念而不忘祖先的功績,老百姓的道德風氣也就會跟著歸于淳樸忠厚!妒酚浿倌岬茏恿袀鳌氛f:孔子認為他精通孝道,所以對他進行了特別的傳授。后來他寫了《孝經(jīng)》。曾子也曾收徒講學,孔子之孫子思是他的弟子,而孟子又敬仰子思,拜子思門人為師。由于曾子之傳授而形成的思孟學派,成為儒家的正統(tǒng)學派。《漢書藝文志》著錄《曾子》十八篇,早已亡佚,今僅《孝經(jīng)》、《大學》傳世。此外,在《大戴禮記》、《孔子家語》等書中,有一些曾子言行的記載。
《中庸》為人處世之寶典
中庸哲學是孔子的認識論,是他認識事物、處理矛盾的思想方法,也是他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中庸哲學體現(xiàn)了孔子解決一切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最高智慧。從《論語》、《孟子》等書來看,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執(zhí)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時制宜通權(quán)達變等含義。
東漢鄭玄在《禮記目錄》中談到《中庸》篇時說:它的名稱叫作中庸,是因為它所闡述的是中和的踐行和功用。庸的意思就是用。
朱熹在《中庸章句》開頭解題時說:中,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名稱。庸,是平常的意思。程子說:不偏就叫作中,不易就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由此可知,孔孟儒家所說的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從容適度,不走極端,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于執(zhí)兩用中,協(xié)調(diào)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wěn)定、和諧。并且隨時以處中,因時制宜,與時俱進。
中庸哲學所說的中,本身就包含了和。儒家文化講和而不同(協(xié)調(diào)致和而不強行同一),講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陰陽協(xié)調(diào)從而致和就能滋生繁衍萬物,強行同一萬物就不能持續(xù)繁衍),其實質(zhì)就是重視差異,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意見,重視協(xié)調(diào),折中致和,崇尚和諧。
中庸之道,是儒家堅定的信仰和追求。儒家視中庸之道為修身之極則,也是治國平天下的正道。
朱熹將《中庸》分為33章,并按全文內(nèi)容,提示其論述要點。按照提示,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11章,重點論中庸,說明執(zhí)中守正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理的根本;折中致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中庸之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第二部分,1220章,重點論道,說明中庸之道并不是遠離人們的,中庸之道的運用,既廣大又精微。第三部分,2133章,重點論誠,說明誠既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吨杏埂氛撜\,實際上是論人的信仰和追求,也就是對中庸之道的信仰和追求。
朱熹說:此篇是孔子儒家所傳授的心法(代代傳授最為重要的心得和方法),子思恐怕時間久遠而走樣失真,所以用筆寫了下來,后來他的門人便傳授給孟子。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子思(前483-前402),名孔伋,字子思,孔鯉(字伯魚)之子,孔子之孫,作《中庸》。《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孟子曾受業(yè)于子思之門人!稘h書藝文志》著錄《子思》二十三篇,早已亡佚,今僅《中庸》、《表記》、《坊記》(均收入《禮記》中)傳世。但今本《中庸》有的文字,如二十八章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等語,明顯為秦漢間人所增補。
朱熹對《中庸》一書極為推崇,說:這部書開頭只說中庸一理,中間擴散發(fā)揮涉及萬事萬物,最后又歸結(jié)為中庸一理。放開去它充滿在天地東南西北各方,收起來可珍藏于密室之中。它的意味無窮無盡,都是實實在在的學問。善于讀書的人認真研讀玩味就會有莫大的收獲,終身運用它就會感受到它的功用無窮無盡。
本書從《大學》和《中庸》中精選了100條進行譯解,原文均據(jù)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年1月出版),各條標題,為中文譯解者據(jù)原文和朱熹解說所加。中文譯解者對原文進行了通俗易懂的翻譯和解析,力求將《大學》、《中庸》思想的原貌及其精髓較為完整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希望《大學》、《中庸》的思想精華,能給今天的人們以及子孫后代帶來更多的有益啟示。
選釋:張葆全,廣西師范大學教授,廣西儒學學會名譽會長,廣西儒學學會孔子學院名譽院長。
翻譯:蘇華才,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柬埔寨語教師。
繪圖:鄭振銘、藍學會,廣西藝術(shù)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