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視與大學數學基礎課程、GIS其他專業(yè)課程銜接的基礎上,遵循從統(tǒng)計學基礎、空間統(tǒng)計理論與方法、地理信息大數據分析到實際應用案例的主線,緊密結合地理信息科學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強調不同方法之間相互關聯(lián)的邏輯關系,以全新視角重新構建空間統(tǒng)計的知識體系。全書共分5章,主要內容包括經典統(tǒng)計學基礎、空間自相關與空間異質性、空間可達性、空間格局、空間插值。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前言
第1章 空間數據分析概論 1
1.1 空間數據 1
1.1.1 基本特征 2
1.1.2 核心特征 2
1.1.3 不確定性 5
1.2 空間數據分析 7
1.2.1 內涵 7
1.2.2 發(fā)展 8
1.3 本書內容與章節(jié)安排 10
第2章 經典統(tǒng)計學基礎 13
2.1 描述性統(tǒng)計 13
2.1.1 數據集中趨勢度量 14
2.1.2 數據離散程度度量 16
2.1.3 矩、偏度和峰度 18
2.1.4 圖形描述 19
2.2 正態(tài)分布 23
2.2.1 背景介紹 23
2.2.2 定義及公式 24
2.2.3 函數密度曲線特征 26
2.3 精確抽樣理論 27
2.4 參數估計 29
2.4.1 估計量與估計值 30
2.4.2 置信區(qū)間估計 30
2.5 假設檢驗 31
2.5.1 統(tǒng)計假設 31
2.5.2 假設檢驗的基本概念 32
2.5.3 正態(tài)分布的檢驗 33
2.5.4 總體均值的檢驗 33
2.5.5 總體比例的檢驗 37
2.5.6 總體方差的檢驗 38
2.6 相關分析 39
2.6.1 原理 39
2.6.2 計算 40
2.6.3 偏相關分析 41
2.7 聚類分析 44
2.7.1 概念 44
2.7.2 劃分方法 44
2.7.3 層次方法 46
2.8 判別分析 49
2.8.1 判別分析原理 49
2.8.2 判別分析方法 50
2.9 主成分分析 55
2.9.1 基本原理 55
2.9.2 計算步驟 57
2.9.3 實例 58
2.9.4 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的區(qū)別 61
第3章 統(tǒng)計關系分析 62
3.1 回歸模型 62
3.1.1 線性回歸 63
3.1.2 多重共線性 68
3.1.3 廣義線性模型 77
3.1.4 分位數回歸 83
3.1.5 分層回歸 88
3.1.6 分段回歸 93
3.2 結構方程模型 94
3.2.1 基本原理 94
3.2.2 建模過程 96
3.2.3 分析方法 97
3.2.4 實例 100
3.3 時間序列分析模型 100
3.3.1 基本原理 100
3.3.2 模型及檢驗 101
第4章 空間依賴與空間異質性 106
4.1 空間依賴 106
4.1.1 空間權重矩陣 107
4.1.2 空間自相關統(tǒng)計量 112
4.1.3 應用實例 116
4.2 空間回歸 118
4.2.1 空間回歸的一般形式 118
4.2.2 空間滯后回歸 119
4.2.3 空間誤差回歸 120
4.2.4 空間杜賓回歸 121
4.2.5 空間回歸模型的檢驗與選擇 121
4.2.6 應用實例 124
4.3 空間異質性 128
4.3.1 地理加權回歸 128
4.3.2 混合地理加權回歸模型 135
4.3.3 地理加權廣義線性回歸 136
4.3.4 時空地理加權回歸 137
4.3.5 地理加權主成分分析 139
4.3.6 應用實例 139
第5章 空間可達性 146
5.1 空間距離關系 147
5.2 鄰近度分析 149
5.2.1 緩沖區(qū)分析 149
5.2.2 泰森多邊形分析 154
5.3 疊加分析 159
5.3.1 基本原理 159
5.3.2 方法 159
5.4 網絡分析 162
5.4.1 基本原理 162
5.4.2 主要內容 164
5.5 可達性分析 170
5.5.1 可達性概述 170
5.5.2 基于空間阻隔方法 171
5.5.3 基于機會累積方法 173
5.5.4 兩步移動搜尋法擴展 175
5.5.5 基于空間相互作用 177
5.5.6 評述 179
第6章 空間格局 182
6.1 點格局 182
6.1.1 Ripley'sK函數 183
6.1.2 O-ring函數 184
6.1.3 標準差橢圓模型 185
6.1.4 點格局分析法的優(yōu)缺點 187
6.2 空間句法 187
6.3 景觀格局 191
6.3.1 理論基礎 191
6.3.2 景觀格局分析 197
6.3.3 景觀格局指數 201
第7章 空間插值 210
7.1 確定性插值法 211
7.1.1 趨勢面分析法 211
7.1.2 變換函數法 216
7.1.3 土地利用回歸 216
7.1.4 移動擬合法 219
7.1.5 局部多項式插值法 220
7.1.6 核密度估計法 220
7.1.7 泰森多邊形插值 222
7.1.8 三角剖分插值法 223
7.1.9 反距離加權法 224
7.1.10 樣條函數插值法 225
7.2 克里金插值 225
7.2.1 地統(tǒng)計理論基礎 226
7.2.2 克里金插值具體方法 234
主要參考文獻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