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了避免與眾多的近代史的書同名,我們把這本書稱為《近代中國八十年》,也是標示出只寫了近代的前八十年,五四以后的三十年仍未能豁然貫通。
自范文瀾同志的《中國近代史》問世三十余年來,國內(nèi)出版的近代史(包括講義)不下于二百數(shù)十種,近年又出了胡繩同志的《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兩厚冊和其他人的書,近代史讀物已是夠多的了。
我們何以不憚煩地還要編這本書,因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都要懂得昨天的中國,了解昨天的國情,特別是廣大青年更需要知道今天的中國怎樣由昨天的中國而來。所以,去今不遠的近代史是一門必修課。如果說十億多中國人中有上億的人應(yīng)學點近代史的話,那就需要大量近代史的書。過去的書雖多,但還不能滿足當前廣泛的需求量和適應(yīng)不同層次的接受能力。所以,我們不顧谫陋,仍要撰寫這本三十余萬字的書,作為廣大知識青年的備選讀物。
近代中國激蕩于前所未有的時代巨變中,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異常尖銳,表現(xiàn)為頻繁的政治斗爭和武裝斗爭,又反映為一浪高一浪的新舊沖突,互相聯(lián)結(jié),曲折多態(tài)。曾經(jīng)有多少豪杰志士站在斗爭的前列,為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奮不顧身地拼搏,他們的業(yè)績激勵著一代代人邁進。無疑,這是論述也是學習近代史的主線。
在劇烈的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的推動下,近代中國社會演變的面是寬廣的,所有生產(chǎn)斗爭、科學實驗和社會生活等等,都處于不斷的新陳代謝中,促進這些事物的新陳代謝,往往有賴于文化交流的觸媒。而清朝封建統(tǒng)治下的中國是落后的,保守的,前進的路上障礙重重,每走一步都十分吃力。
拿反對外國侵略和學習外國這個對立統(tǒng)一的課題來說,是從鴉片戰(zhàn)爭中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就開始了的。它之所以被譽為先進的中國人的活動,不僅因為“師夷”是為了擺脫被夷制的困境,而且因為它是在沖開祖祖輩輩的閉關(guān)保守局面,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廣闊的世界去,這是極富時代意義的愛國精神。近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將清末出使或訪問外國所寫的日記和游記,編為《走向世界叢書》。這些書,雖然精華與糟粕互陳,但使人們重溫前人遠渡重洋和認識世界的辛酸歷程,受到知識界的很大歡迎。因為它們曾經(jīng)是近代中國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突破點,是向世界尋求知識的可喜行動。這里且以日本最初遣使歐美一事例比。1871年,日本首次派赴美國的署理公使森有禮,在辦理交涉事宜外,訪察美國“立國興學”的途轍,向美國各部長官、國會議員和大學校長發(fā)出照會,列舉若干問題請他們回答,然后將復件一一譯為日文,題曰《文學興國策》。該書寄回日本印行,成為促進明治維新極有影響的書,甲午戰(zhàn)后中國也有譯本。而清朝在五年后,1876年派赴英、法的第一個使臣郭嵩燾,他寫了《使西紀程》,備述彼邦的政教、技藝和民俗,寄回總理衙門付印,卻遭到保守官僚們的攻擊而毀版。從《文學興國策》與《使西紀程》的不同遭遇,不難窺見十九世紀時中日兩國的腳步在維新道路上的差距。
走向世界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現(xiàn)象,但在近代中國邁出這一步,并把這一步向前推進,卻是坎坷的。盡管那些主張學習西方的早先的中國人,大都是激于外國侵略,恥己之不如人,要把別人打痛了自己的東西學過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報仇雪恨。在其開始,卻很少不被誤解,不被責難。其實,“師夷”除了“制夷”的要求外,還有一層,為使中國放眼世界,不要徒以“漢官威儀”自詡,而要看到西方國家的發(fā)展,有所借鑒,改變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諸方面的落后狀況。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和關(guān)心國家前途的大批知識分子,他們對此說了許多話,寫了許多文章和書,以啟錮蔽!笆钠鹈駲(quán)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梁啟超這兩句詩就表現(xiàn)了這樣的意境。在滿坑滿谷的封建士人歌頌的還是唐虞盛世,把穴居野處當作世外桃源的當時,人們走向世界,引進新事物,是要有一股勇氣的。
西學是新學,中學是舊學,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作了明確的論述。對西學的學習與否,在近代中國通常表現(xiàn)為新舊之爭,有的是尖銳的封建與反封建的斗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雖然有革命與改良、新民主與舊民主之別,但其中貫串了新學和舊學之爭,一個比一個深刻。此前的洋務(wù)運動,雖然是地主階級當權(quán)派一部分人的作為,甚至是以新衛(wèi)舊,但表現(xiàn)為地主階級內(nèi)部的分化,他們同頑固派的若干爭議,也不無微渺的新舊矛盾存乎其間。
在近代學習西方的進程中,早就存在一個嚴峻的問題,即怎樣適合中國的國情。它一直有兩種令人懊惱的傾向:一種是迎合傳統(tǒng)的中國國情,不敢放手汲取他國的長處,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新事物附會為中國古已有之,惟恐蹈“以夷變夏”之嫌,前期的認識大都如此;另一種是不顧中國的國情和條件,把西方的東西盲目地移植過來,生吞活剝,奇形怪狀,這種表現(xiàn)后期較多。前者是尚未脫落的封建型,后者則流為仰人鼻息的買辦型。由于兩者的困擾,以致長期不能把借鑒他國和走自己的道路摸索出來。在兩種傾向中,前者給中國帶來的迷惘更大,許多先進的中國人也難免不受到它的牽制,這是因它深深扎根于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土壤中而又攀附在民族感情的大樹上,遠不似后者的招搖過市,面目可憎。
近代中國的行程是曲折而畸形的,又總是沖破陰霾迎著困難而前進的。愛國和革新、革命始終是引導人們奮斗的旗幟,愛國的怒潮沖向帝國主義,革新、革命的鋒芒直指封建主義。而革新、革命的思想武器又不能不借助于西方,盡管西方資產(chǎn)階級那些東西只能上陣打幾個回合,但它們曾經(jīng)是先進的中國人奮斗的最佳武器,對封建勢力反復作了較量,對帝國主義也不甘屈服。西方資產(chǎn)階級早期的進步學說,并不為后來西方的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服務(wù),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度里,倒是啟發(fā)了民族的覺醒,成為反抗外來壓迫者和國內(nèi)腐朽勢力的精神力量。
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幾千年來的文化所以連綿不墜者,因為它有深厚的物質(zhì)基礎(chǔ)和頑強的生命力,也因為它有寬廣的胸懷能納眾流而成其大。在近代,雖屢遭資本帝國主義的蠶食和分裂,但仍能屹立于世界,就是它能省察時代的趨勢,借鑒西方,謀求革新,再接再厲地尋求獨立自主的道路。鴉片戰(zhàn)爭后的太平天國就是這樣開創(chuàng)自己歷史的。
一部中國近代史,在于闡明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推動著社會前進,這是主線,應(yīng)充分記述。而認識世界,尋求新的科學知識,探索新的理論,對革新社會、促進近代化的重要意義,許多愛國求實的知識分子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也應(yīng)該得到歷史的承認。歷史證明,沒有人民群眾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爭,中國是不可能獲得獨立自主的;不去鉆研和推廣文化科學知識,中國也很難前進而改變其“一窮二白”的面貌。他們的斗爭和努力,長時期內(nèi)雖沒有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但不可否認,他們?yōu)樗〉闹袊鐣鎏砹苏駣^國魂的活力,并從無數(shù)次挫敗中,在五四運動后得出了“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的確切結(jié)論。這就是近代史八十年要向讀者展示的脊梁和前景。
這本書限于篇幅,很難容納更多的內(nèi)容,只是就反帝反封建的主線作了點必要的延伸,使它盡可能觸及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等領(lǐng)域。在體例上有所變動,與流行的近代史的書略有不同。全書依次分列三十三題,題下有子目,每題可獨立成篇,但又是前后銜接,首尾一貫的,改變了過去以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等十大事件各自分立的習慣格局,一依歷史自身后浪推前浪的起伏進程記述,注意了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鏈條和交錯關(guān)系。不當和失誤之處,請讀者和專家們指正。
陳旭麓于滬西長風公園畔198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