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了近 30年西醫(yī)綜合考試的?碱}和必考題,并對這些真題進行了詳細解析。內(nèi)容分為六部分:*部分,生理學,考點較為固定,重難點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生理;第二部分,生物化學,雖然被稱為天書,但是考點相對固定,出題重復題目較多;第三部分,病理學,內(nèi)容與內(nèi)科學密切相關,應
仔細掌握;第四部分,內(nèi)科學,是考試的重中之重,占據(jù)了西醫(yī)綜合考試的絕大部分分數(shù),常言道得內(nèi)科學者得天下,因此,若想在考試中獲得高分,這部分內(nèi)容至關重要;第五部分,外科學,考題相對考研的難度來說較為簡單;第六部分,人文醫(yī)學,應重點把握各種概念及醫(yī)學倫理。本書在解析過程中不但教授了一些做題技巧,還對經(jīng)典考點進行了全面總結。
本書適合參加2020年西醫(yī)綜合考試的考生使用。
本書為國家考研西醫(yī)臨床醫(yī)學綜合能力考試推薦用書。
昭昭老師獨創(chuàng)三段式復習教學法:1. 建立系統(tǒng)框架,貫通考點;2. 將考點簡單化,利用圖表記憶法使考點形象化,將深度記憶考點重點化;3. 精準把握出題方向及考試要點,助力考生在考前重溫領會考試精髓。
昭昭老師通過其獨家秘笈利用表格理解、圖形記憶、口訣背誦的形式,將考點形象、靈活地貫通起來,可幫助考生輕松備考!
購買本書享增值服務專享禮包:
1. 憑刮刮卡(每書一個,限用3次)登錄www.buaapress.com.cn在線享用20小時視頻。
2. 掃碼關注昭昭醫(yī)考微信公眾號(二維碼見封底),免費享受題庫、視頻及定期在線答疑服務
劉釗(筆名昭昭老師),知名外科醫(yī)生,現(xiàn)就職于北京某三甲醫(yī)院;中國醫(yī)學考試培訓領軍人物,資深醫(yī)師資格考試及考研西醫(yī)臨床綜合能力輔導專家,出版多部醫(yī)學考試輔導圖書;素有醫(yī)考之王京城四大名師中國醫(yī)學考試培訓畫圖理解綜合記憶法集大成者等稱號。昭昭老師傳授全新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助力考生過關取證,深受廣大考生的喜愛。
試 題
第一部分 生理學
第一章 緒 論 3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4
第三章 血 液8
第四章 血液循環(huán)11
第五章 呼 吸18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22
第七章 能量代謝與體溫26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29
第九章 感覺器官的功能32
第十章
神經(jīng)系統(tǒng)35
第十一章
內(nèi)分泌41
第十二章
生 殖 46
第二部分 生物化學
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51
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53
第三章 酶55
第四章
維生素57
第五章
糖代謝58
第六章
脂類代謝60
第七章 生物氧化63
第八章 氨基酸代謝65
第九章 核苷酸代謝67
第十章 非營養(yǎng)物質代謝69
第十一章 物質代謝的整合和調節(jié)71
第十二章 DNA的生物合成72
第十三章 RNA 合成74
第十四章 蛋白質合成77
第十五章 基因表達調控79
第十六章 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80
第十七章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生長因子81
第十八章 重組 DNA 技術、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82
第三部分 病理學
第一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和損傷87
第二章 損傷的修復91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92
第四章
炎
癥95
第五章
腫
瘤97
第六章
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病101
第七章
風濕病、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與心瓣膜病103
第八章 心肌病和心肌炎104
第九章 肺 炎104
第十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6
第十一章
肺硅沉著病和慢性肺心病107
第十二章
肺癌和鼻咽癌108
第十三章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闌尾炎108
第十四章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急性胰腺炎109
第十五章 消化系統(tǒng)常見腫瘤112
第十六章 淋巴造血系統(tǒng)疾病113
第十七章
免疫性疾病115
第十八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117
第十九章 生殖系統(tǒng)疾病和乳腺癌119
第二十章 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 121
第二十一章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腦炎122
第二十二章 傳染病和寄生蟲病122
第四部分 內(nèi)科學
第一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9
第二章 支氣管哮喘130
第三章 支氣管擴張131
第四章 肺 炎132
第五章 肺膿腫 135
第六章 肺結核135
第七章 肺血栓栓塞137
第八章 肺癌(暫無) 138
第九章 肺間質性疾病138
第十章 肺動脈高壓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139
第十一章 胸腔積液141
第十二章 氣 胸143
第十三章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43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145
第十五章
心力衰竭147
第十六章 心律失常150
第十七章 高血壓153
第十八章 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155
第十九章 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158
第二十章 心肌病160
第二十一章 心臟瓣膜疾病162
第二十二章 心包炎164
第二十三章 心臟驟停和心源性猝死165
第二十四章 胃食管反流病165
第二十五章
慢性胃炎167
第二十六章
消化性潰瘍168
第二十七章 腸結核170
第二十八章 結核性腹膜炎171
第二十九章
炎癥性腸病172
第三十章 腸易激綜合征173
第三十一章
肝硬化174
第三十二章
原發(fā)性肝癌176
第三十三章 肝性腦病177
第三十四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概述178
第三十五章 腎小球疾病180
第三十六章 尿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184
第三十七章 腎功能不全186
第三十八章 貧 血188
第三十九章 白血病192
第四十章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194
第四十一章 淋巴瘤194
第四十二章 多發(fā)性骨髓瘤(暫無)196
第四十三章 出血性疾病196
第四十四章 內(nèi)分泌及代謝疾病概述198
第四十五章 甲狀腺疾病198
第四十六章 腎上腺疾病201
第四十七章 糖尿病204
第四十八章 風濕性疾病208
第四十九章 中 毒210
第五部分 外科學
第一章 無菌術215
第二章 外科病人的體液和酸堿平衡失調216
第三章 輸 血218
第四章 外科休克218
第五章 麻 醉219
第六章 重癥監(jiān)測治療與復蘇221
第七章 疼 痛221
第八章 圍手術期處理222
第九章 外科病人的代謝及營養(yǎng)治療223
第十章 外科感染224
第十一章 創(chuàng)傷和燒傷226
第十二章 腫 瘤227
第十三章 移植和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228
第十四章
頸部疾病229
第十五章
乳腺疾病232
第十六章 胸部外科疾病234
第十七章 腹外疝235
第十八章 腹部外傷237
第十九章 急性化膿性腹膜炎238
第二十章 胃十二指腸疾病239
第二十一章 小腸疾病242
第二十二章 闌尾炎243
第二十三章 結直腸及肛管疾病245
第二十四章 肝臟疾病248
第二十五章 膽道疾病249
第二十六章 上消化道大出血252
第二十七章 胰腺疾病254
第二十八章 脾切除術257
第二十九章 血管外科疾病258
第三十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259
第三十一章
骨折概論260
第三十二章
上肢骨折262
第三十三章
下肢骨折263
第三十四章
脊柱損傷和骨盆骨折264
第三十五章
關節(jié)脫位266
第三十六章 膝關節(jié)韌帶和半月板損傷266
第三十七章 手外傷與斷指再植267
第三十八章 周圍神經(jīng)損傷267
第三十九章 運動系統(tǒng)慢性損傷268
第四十章 股骨頭壞死(暫無)270
第四十一章 椎間盤突出癥270
第四十二章 骨與關節(jié)化膿性感染271
第四十三章 關節(jié)結核273
第四十四章 非化膿性關節(jié)炎274
第四十五章 骨腫瘤276
第四十六章 先天畸形277
第六部分 人文醫(yī)學
第一章 醫(yī)學執(zhí)業(yè)素養(yǎng)281
第二章 醫(yī)患關系281
第三章 臨床倫理283
第四章 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283
參考答案及精析
第一部分 生理學
第一章 緒 論287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290
第三章 血 液301
第四章 血液循環(huán)309
第五章 呼 吸326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336
第七章
能量代謝與體溫346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352
第九章 感覺器官的功能361
第十章 神經(jīng)系統(tǒng)366
第十一章 內(nèi)分泌382
第十二章 生 殖394
第二部分 生物化學
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401
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405
第三章 酶409
第四章 維生素415
第五章 糖代謝416
第六章 脂類代謝419
第七章 生物氧化425
第八章
氨基酸代謝428
第九章
核苷酸代謝431
第十章
非營養(yǎng)物質代謝435
第十一章
物質代謝的整合和調節(jié)438
第十二章
DNA 的生物合成439
第十三章 RNA 合成446
第十四章 蛋白質合成452
第十五章
基因表達調控456
第十六章
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458
第十七章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生長因子460
第十八章
重組 DNA 技術、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463
第三部分 病理學
第一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和損傷469
第二章 損傷的修復477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479
第四章 炎 癥483
第五章 腫 瘤489
第六章 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病496
第七章 風濕病、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與心瓣膜病499
第八章 心肌病和心肌炎500
第九章 肺 炎501
第十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3
第十一章
肺硅沉著病和慢性肺心病504
第十二章
肺癌和鼻咽癌505
第十三章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闌尾炎506
第十四章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急性胰腺炎508
第十五章 消化系統(tǒng)常見腫瘤511
第十六章 淋巴造血系統(tǒng)疾病513
第十七章
免疫性疾病518
第十八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522
第十九章 生殖系統(tǒng)疾病和乳腺癌525
第二十章 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528
第二十一章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腦炎529
第二十二章 傳染病和寄生蟲病530
第四部分 內(nèi)科學
第一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9
第二章 支氣管哮喘540
第三章 支氣管擴張543
第四章 肺 炎544
第五章 肺膿腫 547
第六章 肺結核548
第七章 肺血栓栓塞549
第八章 肺癌(暫無)551
第九章 肺間質性疾病551
第十章 肺動脈高壓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553
第十一章 胸腔積液554
第十二章 氣 胸558
第十三章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559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560
第十五章
心力衰竭564
第十六章 心律失常569
第十七章 高血壓573
第十八章 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
576
第十九章 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581
第二十章 心肌病583
第二十一章 心臟瓣膜疾病585
第二十二章 心包炎588
第二十三章 心臟驟停和心源性猝死590
第二十四章 胃食管反流病590
第二十五章
慢性胃炎592
第二十六章
消化性潰瘍594
第二十七章 腸結核596
第二十八章 結核性腹膜炎597
第二十九章
炎癥性腸病598
第三十章
腸易激綜合征600
第三十一章
肝硬化602
第三十二章
原發(fā)性肝癌604
第三十三章 肝性腦病605
第三十四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概述607
第三十五章
腎小球疾病609
第三十六章 尿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615
第三十七章 腎功能不全617
第三十八章 貧 血620
第三十九章 白血病626
第四十章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630
第四十一章 淋巴瘤630
第四十二章
多發(fā)性骨髓瘤(暫無)633
第四十三章
出血性疾病633
第四十四章 內(nèi)分泌及代謝疾病概述636
第四十五章 甲狀腺疾病636
第四十六章
腎上腺疾病641
第四十七章 糖尿病645
第四十八章 風濕性疾病651
第四十九章 中 毒654
第五部分 外科學
第一章 無菌術661
第二章 外科病人的體液和酸堿平衡失調661
第三章 輸 血664
第四章 外科休克664
第五章 麻 醉666
第六章 重癥監(jiān)測治療與復蘇668
第七章 疼 痛669
第八章 圍手術期處理669
第九章 外科病人的代謝及營養(yǎng)治療671
第十章 外科感染672
第十一章 創(chuàng)傷和燒傷675
第十二章 腫 瘤677
第十三章 移植和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678
第十四章
頸部疾病678
第十五章
乳腺疾病683
第十六章 胸部外科疾病685
第十七章 腹外疝687
第十八章 腹部外傷690
第十九章 急性化膿性腹膜炎692
第二十章 胃十二指腸疾病694
第二十一章 小腸疾病 698
第二十二章 闌尾炎700
第二十三章 結直腸及肛管疾病702
第二十四章 肝臟疾病706
第二十五章 膽道疾病708
第二十六章 上消化道大出血712
第二十七章 胰腺疾病714
第二十八章 脾切除術719
第二十九章 血管外科疾病719
第三十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721
第三十一章
骨折概論724
第三十二章
上肢骨折729
第三十三章
下肢骨折30
第三十四章
脊柱損傷和骨盆骨折733
第三十五章
關節(jié)脫位735
第三十六章 膝關節(jié)韌帶和半月板損傷736
第三十七章 手外傷與斷指再植737
第三十八章 周圍神經(jīng)損傷737
第三十九章 運動系統(tǒng)慢性損傷739
第四十章 股骨頭壞死(暫無)741
第四十一章 椎間盤突出癥741
第四十二章 骨與關節(jié)化膿性感染744
第四十三章 關節(jié)結核746
第四十四章 非化膿性關節(jié)炎748
第四十五章 骨腫瘤749
第四十六章 先天畸形752
第六部分 人文醫(yī)學
第一章 醫(yī)學執(zhí)業(yè)素養(yǎng)757
第二章 醫(yī)患關系757
第三章 臨床倫理759
第四章 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