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里的中國
蘇州是一頗名貴之大城。13 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這樣描述中國的蘇州。無論他是否真的到過中國,蘇州大城早已在歐洲到中國的漫漫旅途上成為一個關于名貴的傳說。
在馬可·波羅之前,蘇州城已經在東方的土地上矗立了一千八百多年,是古代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從春秋時代吳國建立都城至今兩千五百年,蘇州城的位置幾無改變,如今的城市中心區(qū),依然沿用著宋代的街道格局。
之所以名貴,是因為蘇州乃江南的蘇州。唐代以后,中國的經濟重心自北方逐漸移至江南地區(qū),大運河在這一過程中起了重大作用;長江與太湖流域的水系交通使眾多江南城市組合為相互影響的城市群落,在城市群落中,蘇州的絲織業(yè)繁盛,財富長期累積,市民社會高度發(fā)達。
然而,與其說蘇州是名貴大城,毋寧說,蘇州為中國開辟了一個獨特的文化空間,使江南成為一個文化意象,影響力日益凸顯。
這個文化空間,包含了園林、昆曲、書畫、飲食、家具、刺繡……這些最初源于文人階層的趣味,繼而被士紳和商人所追捧,之后擴展至市民生活,成為一種潮流。當文人趣味變成時尚與消費潮流時,趣味的領導者通過變化來尋求更多的自由和獨立的優(yōu)越性,追隨者則開始新一輪的仿效精神追求與消費主義在漫長年代中相互博弈,其結果是大大拓展了這一地域的審美空間,使明清時期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文化成為時尚,北上影響了宮廷文化的發(fā)展,同時成為上海的文化源頭。
蘇州城所建立的這種審美傳統(tǒng),使之成為中國時尚的引領者。蘇州的鄉(xiāng)土,則在美學上詮釋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意象,又在近代經濟變遷中成為江村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近代以降,風尚變幻,無有定法。而蘇州仍是詩里的蘇州,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