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收集了60篇有關上海法律人的文章,作者中包括上海市法學院校的老師、公檢法司系統(tǒng)工作人員、律師以及學生等。作者對于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法治建設的發(fā)展并結合自身所見所聞所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與展望。具有較大的紀念意義與出版價值。
?
2018 年,我們迎來了中國改革開放40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大型展覽時指出:改革開放40 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壯麗史詩,中華大地發(fā)生了感天動地的偉大變革。黨的十九大描繪了中國發(fā)展的宏偉藍圖,只要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40 年的發(fā)展巨變,伴隨著法治的發(fā)展進步。從鄧小平同志建設社會主義法制的提出,到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布局,法治始終緊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腳步護航前行。
上海作為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chuàng)新發(fā)展先行者,在40 年的砥礪發(fā)展中,法治建設同樣走在前列,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以法治為改革開放護航,推進法治上海、平安上海建設,為全市經濟、文化、民生、社會治理向縱深發(fā)展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以法治為改革開放服務,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法治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圍繞五個中心建設、自貿試驗區(qū)改革等創(chuàng)造一流的法治環(huán)境;以法治助改革開放攻堅,積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先行試點,創(chuàng)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經驗。主動聚焦中央決策和戰(zhàn)略部署,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和群眾期待,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配套機制,開展城市管理頑癥綜合整治,深化推進放管服改革、健全行政執(zhí)法體制機制和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機制等,使法治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以法治幫改革開放聚力,堅持以法治惠民生的發(fā)展理念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開展法學研究和法制宣傳,在全社會積極營造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為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凝聚起強大法治智慧與法治力量。
40 年的砥礪奮進,凝聚著全市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心血與付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戰(zhàn)略新征程的背景下,全面回顧40 年來波瀾壯闊的偉大歷史進程,深刻總結上海法治40 年的理論與實踐的生動經驗,立足現(xiàn)實,展望未來,具有承前啟后的重大意義。為此,上海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聯(lián)合發(fā)起改革開放40年·上海法學法律人見證的改革發(fā)展為主題的征文活動,在全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一是活動得到了廣泛支持和響應。上海市政法各部門、市律師協(xié)會、各法學院校對活動給予大力支持,在本單位范圍內廣泛組織征文并從中精心推選出優(yōu)秀文章參賽;顒庸彩盏轿恼152 篇,總計29 萬余字。投稿作者涵蓋廣大政法干警、法律服務從業(yè)人員與法學院校師生,保證了參賽文章的多樣性和代表性。二是文章以小見大,真情感人。本次征文收集到的文章,主要是圍繞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在改革發(fā)展、執(zhí)法司法、法學研究、法學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成功實踐、經驗啟示等,以親歷、親見、親聞之事,生動形象地講述改革開放的發(fā)展進程,特別是法治建設的進步。文章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表達真情實感,生動講述了上海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步,讓人看到了一幅幅法治建設成果的精彩縮影。三是活動積極向上,弘揚法治。本次征集的文章,從不同視角、不同側面闡釋了作者們對改革開放偉大歷程和法治建設主要成就的理解與認識,展現(xiàn)了愛國之心、強國之夢、報國之志、法治信仰,充分表達了更好支持擁護改革、積極投身改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擎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將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的決心和勇氣,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正能量。
上海市委政法委和市法學會高度重視征文活動,為保證征文評選的公平和公正,真正選出高質量的征文作品,專門邀請有關單位專家擔任評委,對隱去作者姓名和單位信息的文章進行盲審,最終選出最佳征文10 篇,優(yōu)秀征文50 篇,F(xiàn)將這60 篇文章結集出版,謹以此作為上海法學界、法律界向改革開放40 周年的獻禮!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法治上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是為序。
崔亞東
2018 年11 月
崔亞東,曾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F(xiàn)任上海市法學會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