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發(fā)育,思想的形成,謂之成長。終有一天,曾經(jīng)講故事的你,目送曾經(jīng)聽故事的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他會長大你會老,身與心都不能再陪他萬水干山走遍,但飯桌旁睡覺前的故事所構(gòu)建的世界觀和思想啟蒙,會一直陪他關(guān)山萬里風(fēng)雨兼程。一如媽媽的媽媽那道家常菜刻印下最初的味蕾記憶般,將家族的思維方式、審美品位、三觀和寄望,以簡樸并直觀的方式傳承下去。也正因此,家,是教育的來路,亦是歸途。
萊比錫市集里的傻瓜
想見外公的曼德爾
“卡瓦納”
芳香神果
過家家
每天都不同
一個郵遞員的警覺
富翁的葬禮
貴族腳下的狗骨頭
神奇的弟子
一封藏了十六年的信
轉(zhuǎn)世重生的王子
迎娶孤女
《一封藏了十六年的信/古代智慧與邏輯叢書》:
曾經(jīng),在多夫貝爾和他哥哥艾哈龍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倆常在一起玩“過家家”。那時,多夫貝爾才五歲,艾哈龍也不過比他年長一歲半。小多夫貝爾不喜歡扮演“老師”的角色,他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老師,那就是他倆的祖父曼德爾。于是,艾哈龍就只能扮演老師了,而多夫貝爾呢,就是學(xué)生。
學(xué)生和老師之間,若有單獨對話,多是探討兩類事情:第一類是Haskalah(這個詞在古典希伯來語中意為“智慧”“理解”,在現(xiàn)代希伯來語中多意為“啟蒙”“啟發(fā)”),通常學(xué)生會問老師學(xué)術(shù)上的困惑或者問題;第二類是Avodah,也即工作或者對上帝的侍奉,通常學(xué)生會詢問有關(guān)的指示和建議。那在猶太小孩兒玩的“過家家”中,“學(xué)生”要分別問老師一個“Haskalah”問題,一個“Avodah”閼題。
在多夫貝爾與艾哈龍的游戲中,第一部分的問答是這樣的:
“老師,到底什么樣的人算是猶太人?”
“猶太人是火!
“那為什么我碰你的時候,你不會燒著呢?”
“因為火不會燒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