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名人軼事集成(第5冊)》一切從史料出發(fā),從近現(xiàn)代出版的各類書刊、報紙中輯錄、編排而成,既是一部學術資料,又是一部大眾讀物,既適用于專家學者做研究時參考、利用,也適合普通文史愛好者的休閑閱讀。相信各階層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閱讀的樂趣,從這些歷史名人軼事中,發(fā)現(xiàn)、揭秘人性的善美和丑惡,體會社會的風云變幻,感悟人間的世事滄桑。
歷史人物軼事,作為中國史學遺產(chǎn)的一個重要方面,自漢代起,在各類書志中就有載錄,特別是魏晉時期,品評、臧否人物之風盛行民間及士大夫階層,此類著述更是蓬勃發(fā)展。到了明清,特別是近代,數(shù)量更是劇增,品種也頗繁雜,漸漸成為中國史學發(fā)展史上一個突出現(xiàn)象,又因為其特殊的趣味性而有了更多的讀者。
所謂“軼事”,是指“正史”之外各類野史筆記、稗乘雜史、家史家書和名人書信中有關歷史人物的事跡。而歷朝歷代,都有一些文人對其加以搜集整理,有的學者更有濃厚興趣對其進行研究、撰述,給這類軼事構(gòu)建了進一步傳播的路徑,也為“正史”研究者拓展了視野。有的軼事,甚至被民間的大鼓、評書藝人改編,被寫進“演義”“話本”中,得到了更多的傳播。
做研究的人往往深有體會,當想利用“正史”寫文章時,所謂“正史”里卻提供不出具體且有價值的東西;當不用它時,覺得又很有價值。所以,歷代常有許多學問家,很看重野史和家史的價值,特別是各類名人“軼事”,從中去粗取精,可以加深對有關歷史人物的了解和認識,有利于拓展認知的廣度與深度。所以明代大學問家王世貞才有關于正史、野史和家史的一段辯證的觀點,他認為:“國史,人恣而善蔽真,其敘章典,述文獻,不可廢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諱忌,不可廢也;家史,人諛而善溢真,其贊宗閥,表官績,不可廢也!蓖跏镭懙挠^點很切實際,一方面,他認為對正史、野史、家史的得失應做綜合評價,不要孤立地看問題;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對野史本身應辯證地對待,以免陷于偏頗。他的觀點,事實上也得到許多學者的認同。
《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名人軼事集成》正是得益于這些野史和家史(當然也有其他著述),所收錄的近現(xiàn)代名人范圍較廣,既有晚清的維新人士、革命志士、文人學士、杰出婦女,還有官僚政客、軍閥流氓、商人巨賈,甚至還有宮廷太監(jiān),等等,可謂集大成者。由于內(nèi)容多不見于正史,故可以從一些側(cè)面補正史的許多不足。
《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名人軼事集成》一切從史料出發(fā),從近現(xiàn)代出版的各類書刊、報紙中輯錄、編排而成,既是一部學術資料,又是一部大眾讀物,既適用于專家學者做研究時參考、利用,也適合普通文史愛好者的休閑閱讀。相信各階層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閱讀的樂趣,從這些歷史名人軼事中,發(fā)現(xiàn)、揭秘人性的善美和丑惡,體會社會的風云變幻,感悟人間的世事滄桑。
《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名人軼事集成》編委會
2015年3月12日于北京
序言
凡例
徐錫麟卷(1873—1907)
梁啟超卷(1873—1929)
蔣維喬卷(1873一1958)
高步瀛卷(1873—1940)
夏壽田卷(1873—1942)
吳景濂卷(1873一1944)
李涵秋卷(1873—1923)
黃興卷(1874—1916)
楊度卷(1874—1931)
吳佩孚卷(1874—1939)
朱慶瀾卷(1874—1941)
湯化龍卷(1874—1918)
陳嘉庚卷(1874—1961)
林白水卷(1874—1926)
林旭卷(1875—1898)
秋瑾卷(1875—1907)
李純卷(1874—1920)
張作霖卷(1875—1928)
沈鈞儒卷(1875—1963)
齊如山卷(1875—1962)
榮德生卷(1875—1952)
張靜江卷(1877—1950)
龍濟光卷(1868—1925)
柏文蔚卷(1876—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