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天山》是兩年前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辦的“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結(jié)集。2015年10月,“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隆重召開。這是由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中國新疆師范大學主辦,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新疆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李白研究會共同承辦的學術研討會。
李白—絲綢之路上的瑰寶
一
《明月天山》是兩年前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辦的“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結(jié)集。2015年10月,“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隆重召開。這是由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中國新疆師范大學主辦,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新疆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李白研究會共同承辦的學術研討會。
中國學術團體在海外,特別是在李白的出生地國家,舉辦以李白為主題的會議,這是第一次;以李白為主題的學術研討將文學、語言、歷史、考古、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專家集合在一起從事多學科的研究,也是第一次?鐕鴮υ、交叉研究,是當代學術的共同追求;李白研究在絲綢之路上的這次實踐活動,是順應學術時勢的成功典范。這個紀念性的學術活動,距離李白在中亞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的出生,已經(jīng)過去了1315年;而距離他從中亞碎葉進入大唐帝國的天府之地四川,也已經(jīng)過去了1310年。
促成我們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辦這個活動的因緣,正是李白先世謫居中亞碎葉、李白也出生其間這一重要的歷史事實!扒锶f歲名,寂寞身后事。”(唐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二)像歷史上眾多的偉大作家那樣,李白的作品本身,沒有確切地將他的一切告訴后人。李白的一生充滿了撲朔迷離的疑問,出生地則是爭議最多的謎團。能夠證明李白先世曾經(jīng)生活在中亞碎葉的資料,是同時代李陽冰為李白文集所寫《草堂集序》提及“中葉非罪,謫居條支!颀堉,逃歸于蜀”,以及稍后的范傳正在《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提及“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碎葉……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的記載。正如本論文集中薛天緯教授《條支與碎葉》所辨析的那樣:原始文獻中李白先世的流竄地有“條支”“碎葉”兩種說法,其中條支是一個泛指西域的大概念,碎葉則是西域的一個具體地名;當碎葉城可以確定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阿克·貝希姆遺址的時候,李白先世流竄之地也就明確了。
而李白本人出生于中亞碎葉,也在李白至德二年(757)所撰《為宋中丞自薦表》提及“臣伏見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的字句中得到印證。《自薦表》中提及其五十七歲的年齡,可以推斷李白的生年在武周大足/長安元年(701);前引李陽冰《草堂集序》和范傳正《唐李公新墓碑》既然言及李白“神龍之始,逃歸于蜀”“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那么,他在五歲之前生活在中亞的謫居地碎葉,應該是最可能的假設。
然而,李白卻成了東亞民族的文學巨匠,成為漢語詩國的杰出歌手,與其出生地在中亞甚至出身可能是“西域胡人”的身世形成了極大的反差!這也是很多年來愛之太深的一些中國讀者在狹隘的民族與地方主義情結(jié)下,對于李白出生于中亞碎葉問題諱莫如深、難得心平氣和地進行學術討論的原因。其實,對于這種爭奪李白出生地歸屬的現(xiàn)象,明代思想家李贄早就發(fā)出了“自唐至今然矣”的喟嘆,并予以評判:“嗚呼!一個李白,生時無所容入,死而千百余年,慕而爭者無時而已。余謂李白無時不是其生之年,無處不是其生之地。亦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乐幰鄻s,生之處亦榮,流之處亦榮,囚之處亦榮,不游不囚不流不到處,讀其書,見其人,亦榮亦榮,莫爭莫爭!保骼钯棥斗贂だ畎自婎}》)
尊重歷史的事實,是熱愛李白的前提。即使他是一位出生于中亞的非漢族文人,卻成為了漢語詩壇的國手,也絲毫無損中華文化的光輝!爱愖宄錾淼娜顺蔀橹袊膶W史上有代表性的詩人的意義”,日本的李白研究專家松浦友久教授這樣總結(jié):“中國文化(漢族文化)巨大的同化力是通過中國各異族王朝的歷史體現(xiàn)出來的,這一點與其說是衣、食、住這一有形(具體形象)的部分,還不如說是語言、學術、詩文這一無形(直接與語言有關)的部分更顯著!畎资钱愖宄錾,如果認為這一點會給中國文學史(乃至中國文化史)帶來不利的因素,那顯然是一種誤解。與出身的種族和血統(tǒng)無關,在中國的文明中成長,把中國作為祖國,依靠中國語(漢語)而成為中國有代表性的詩人的‘李白’的存在,在這個詞的真正意義上,應該說是中國民族性的杰出體現(xiàn)者!保ㄋ善钟丫谩独畎椎某錾丶凹沂溃阂援愖逭f的再研究為中心》)松浦教授的論述,為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做出了很好的概括。
二
什么樣的因素能夠?qū)⒗畎讖倪b遠的中亞引向萬里之外的東方,成就他“光焰萬丈”的錦繡文章?毫無疑問,古老的絲綢之路在盛唐時代的繁榮,是李白從中亞碎葉東進中原的重要渠道!跋幢鴹l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保ā稇(zhàn)城南》)“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保ā蛾P山月》)正如本集中葛景春先生《李白及其詩歌中的絲路文化色彩》所論述的那樣,李白詩歌中的絲路色彩,是那個文化交融的大時代以及李白中亞出生背景的直接映射。因此,李白與他的詩歌,不僅是中國文學的瑰寶,也熔鑄了整個東亞文明的精神,更匯聚了絲綢之路通向世界的文化精髓!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5年的會議以“李白與絲綢之路”為主題,希望通過兩大主題的交匯,探討中國文明借由絲綢之路通向世界的開放與包容面貌。2013年,中國政府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倡議;2014年,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wǎng)”,順利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這一系列的事件并非巧合。在“一帶一路”的倡議背后,是深遠的歷史傳統(tǒng);長安—天山廊道路網(wǎng)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段首先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是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的鍛造結(jié)晶;而李白,正是這一絲綢之路編織出來的最璀璨的詩國瑰寶!
這次成功的會議,在文化交流的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和深遠的影響,本論文集也是其中的一個碩果。為此,作為論文集的主編,我們要感謝會議的研討者提供的優(yōu)秀篇章(其中部分論文經(jīng)過修改、調(diào)整,與會議發(fā)言稿有所差異);我們要感謝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的團隊在承辦此次會議中付出的辛苦,他們在吉爾吉斯斯坦有口皆碑的文化交流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使我們的會議代表在這里賓至如歸,會議研討和考察也得到順利開展;我們要感謝孔院吉方院長庫勒塔耶娃·烏木特(Kultaeva U.B.)女士組織了吉爾吉斯斯坦的學者和詩人撰寫論文、翻譯李詩,編輯出版了吉俄版的《“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使得會議在中吉雙方展開了良好的互動;本論文集中也選譯了吉方學者的俄語論文及相關背景材料,讓中國讀者方便地了解吉爾吉斯斯坦學者關于“李白與絲綢之路”研究的杰出成果。
我們更要感謝孔院中方院長馬磊先生對于會議的統(tǒng)籌安排和組織考察、同聲傳譯等細致的工作,以及在我們編輯論文集時有求必應的技術支持。在會議的前一年,當我們第一次前往吉爾吉斯斯坦考察絲綢之路時,是馬磊院長審慎地提出了“李白可否作為中吉文化交流議題”的建議,才有了一年之后多學科的國際對話。
在我們編輯完成這部論文集的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這個會議在其他方面的延續(xù)影響:
2016年4月,在得悉會議的成果之后,對于中國文化情有獨鐘的泰國公主詩琳通殿下專程前來北京大學,同唐詩與唐史研究的中國學者交流,吟誦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詩篇,隨后飛度天山,考察了碎葉故城和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
2016年10月,李白的終老之地第一次迎來了李白出生地國家的客人,由中國李白研究會等單位組織的“乘風千萬里,圓夢綠詩城”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在安徽馬鞍山當涂青山李白墓園隆重舉行,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前校長、文學研究專家伊薩米金諾夫·伊斯坎德爾教授在馬磊院長的陪同下,與中國的李白紀念地—四川江油、湖北安陸、山東濟寧和安徽馬鞍山的四方代表一起,用取自這五地的泥土共同栽種下五棵“香滿天下”桂花樹,紀念詩仙。
2017年11月,“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八屆年會暨學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在馬鞍山市召開,會議也第一次迎來了吉爾吉斯斯坦的學者參加,楚河州國立大學蘇來曼·卡依波夫教授、國立民族大學圖魯斯別克·瑪拉孜闊夫教授的到來,體現(xiàn)了中國李白研究會走過30年的研究歷程之后的新趨向:讓李白的影響走出東亞,讓中亞乃至世界共同分享這一絲綢之路上的文學瑰寶,正是研究者在新時代的“一帶一路”上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保ɡ畎住犊椭凶鳌罚┦侵袊幕拿谰,使得中亞出生的李白沉醉在了漢語詩律的東方花園中,把它視作故鄉(xiāng),用生花妙筆鑄就了盛唐詩歌的最強音。我們也期待:“李白與絲綢之路”的持續(xù)研究,能夠使更多的人通過李白的詩篇,棲息在人類文明的精神家園。
朱玉麒周珊
2017年12月8日
朱玉麒,男,1965年4月生,江蘇宜興人。曾任新疆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西域研究中心主任,《西域文史》主編,現(xiàn)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倉石武四郎中國留學記》《“喜雨”別解》等。
前言李白—絲綢之路上的瑰寶朱玉麒周珊
從李賢、李靜訓到李白—考古發(fā)現(xiàn)與李白先祖(齊東方)
陳寅恪李白家世考辨平議(梁森)
李白及其詩歌中的絲路文化色彩(葛景春)
接受與拒絕—李白在詩歌聲律化進程中的姿態(tài)(羅時進)
從周舍到李白—《上云樂》的藝術與宗教脈絡再解讀(劉屹)
李白“鐵杵磨針”傳說考(朱玉麒)
試論民間美術史上的李白現(xiàn)象—以明清版畫、年畫“力士脫靴”和“醉草蠻書”題材為主(陶喻之)
唐代詩文與工藝美術(尚剛)
唐詩“花門”考(吳華峰)
清代西域詩對唐詩的繼承與發(fā)展—以《歷代西域詩鈔》《清代西域詩輯注》為中心(孫文杰)
史前“彩陶之路”與中原早期文化的西向拓展(劉學堂)
考古學視野下的唐代吐蕃與中亞文明(霍。
中國學界對吉爾吉斯阿克·貝希姆(碎葉)遺址考古發(fā)現(xiàn)的了解與研究(張建林)
唐碎葉與安西四鎮(zhèn)百年研究述論(尚永亮)
條支與碎葉(薛天緯)
唐代的碎葉與庭州(劉子凡)
古代絲綢之路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的歷史名城—怛邏斯的演變(納比堅·穆罕穆德汗)
粟特商人販馬圖考釋(張慶捷)
唐西州的馬匹貿(mào)易—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為中心(孟憲實)
11—13世紀中國的兩個景教家族(黨寶海)
附錄一吉爾吉斯斯坦學者“李白與絲綢之路”研究論文選粹
公元前1000年吉爾吉斯與新疆游牧民族之間的文化關系—以中國伊犁河谷地區(qū)遺跡為例(伊萬諾夫·謝爾蓋撰;李原花譯)
7—8世紀唐代的中亞外交政策與游牧民族(朱馬納利耶夫·藤奇博洛特撰;羅錫政譯)
李白詩歌吉爾吉斯語譯作的翻譯特點—以《望廬山瀑布》《獨坐敬山亭》《靜夜思》為例(什賽爾 ·伊斯哈爾撰;李婷譯)
關于建立碎葉歷史文化綜合中心的設想(馬如昔奇·弗拉基米爾撰;孔愿譯)
吉俄版《“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介
附錄二“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資料
“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歡迎詞(別什莫夫·阿斯卡爾)
“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致辭(朱玉麒)
“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俄語討論組總結(jié)發(fā)言(伊馬佐夫·穆哈邁德)
“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文討論組總結(jié)發(fā)言(薛天緯)
“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詞(馬磊)
“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周珊(劉子凡)
附錄三“碎葉”碎葉
吉國四首(薛天緯)
吉爾吉斯碎葉、熱海行(葛景春)
碎葉行(羅時進)
碎葉故城有懷李白(朱玉麒)
碎葉禮白記(陶喻之)
俄語目錄(烏仁高娃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