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的文化概念,但是,在基督教的早期,復活曾經是一個缺失的意象。這是為什么?如何理解復活教義的這段空檔期?
沿著對這一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追問,我們將走進早期西方基督教波瀾壯闊的思想史畫面,看到接近真相的思想史脈絡。
中譯本序言
何謂身體?不同文化對身體有不同的理解。如本書所示,每種文化傳統(tǒng)都涉及身體概念,而人們的身體觀念也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變化發(fā)展。就以色列民族而言,猶太人甚至把本傳統(tǒng)當中的身體、死亡與生命觀念完全翻轉過來。從最早的猶太文獻來看,生命與身體是同義詞,當身體死亡時生命也終結。由于受到來自東方的亞洲思想、實踐與信仰的影響,猶太人開始相信一種連續(xù)的死后生命。他們最先采納了靈魂的觀念,即相信身體中有某物被稱為靈魂,靈魂在人死后可以繼續(xù)存活。后來又疊加新的觀念,即靈魂本身不但不死,而且還能夠跟一個復活的身體合為一體。有些人認為復活的身體是一個更新了的天使般的或超物質的實體;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復活的身體有著跟死前一樣或相似的鮮活的物質特征;還有一些人甚至認為靈魂可以從一個身體移居到另一個身體。不過,從我們所知道的考古證據(jù)及文獻資料來看,這些相互沖突的觀念存在于以色列人當中,其中的一些人后來成為拿撒勒的耶穌的門徒與追隨者。盡管在學界這已是廣為人知的史實,但鮮有學者撰文解釋早期基督教文獻呈現(xiàn)的身體、生命及死亡觀念的多樣性。很多人過于倉促地接受了保羅書信與《新約》福音書所表達的觀點,這些經文講述末日的死者復活,也講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三天之后復活的故事。然而,不只是《新約》中的文本,還有很多別的保留下來的基督教頭四百年文獻與證據(jù)表明,正如猶太人對身體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基督徒的復活觀念也不斷分化且呈現(xiàn)多種樣態(tài)。
本書基于公元后兩百到三百年間的主要文獻來考察這些觀念之間的差異并設法對此做出解釋。基督復活被視為人類在末日復活的基礎,這個在當今基督教世界占主導地位的觀念顯然來自保羅。由保羅倡導的復活教義也被一些福音書作家采納。但復活是典型的猶太觀念,亦即法利賽人保羅的標記。在使徒保羅時代,猶太人當中只有法利賽人提倡復活信仰,而法利賽人在當時被視為猶太人當中的現(xiàn)代派,而且是被相對邊緣化的一個群體,其社會地位不及撒都該人以及其他一些不相信死后生命及身體復活的族群。許多基督徒顯然來自非法利賽傳統(tǒng),這些人并不認同保羅的生死觀,對耶穌受難的理解也與保羅不盡相同。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不是基督復活,而是如何面對這樣一個難堪的事實:他們所愛戴的導師、他們的拉比拿撒勒的耶穌沒有像一位英雄那樣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是被他自己的猶太宗教領袖與羅馬統(tǒng)治者合伙殺害。
這些人當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會參照替猶太傳統(tǒng)中的替罪羊或逾越節(jié)羔羊來解釋十字架與耶穌受難,視耶穌為先知與導師。在他們眼里,耶穌是宗教與政治的犧牲品,他被無辜地殺戮。耶穌受難同時也被理解為拯救其追隨者、拯救整個猶太人的國度乃至全人類的宇宙事件,實屬靈性凈化行為。
研讀這些早期基督教文本會發(fā)現(xiàn),當時存在著許多種不同的信仰,其中最主要的有兩類:一類受保羅影響聚焦于基督復活;另一類受非保羅作家影響對耶穌受難作獻祭式解讀。直到到三世紀之后,復活信仰才進入更大的基督教團體。在這之前,對耶穌基督復活的聲明只出現(xiàn)在與保羅傳統(tǒng)有明顯關聯(lián)的文本中。任何時候只要保羅的名字被提及、引用或討論,就很有可能在該文本中找到與基督復活相關的內容。在公元一至二世紀的早期基督教文獻中,但凡不顯示高度依賴保羅思想的文本,都不會提及耶穌基督復活,但是會提供對耶穌受難及其拯救意義的其他解釋。從早期基督教歷史可以看出,基督復活這個問題的熱度遠遠比不上在當時被熱烈討論的其他議題,比如道成肉身的教義、把先于存在的基督等同于上帝之子的信仰等。
仔細研究頭兩個世紀的早期基督教文獻還會發(fā)現(xiàn)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資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文獻的成書時間有待重新勘定,以往的觀點并不完全可靠。比如說,現(xiàn)在公認的構成《新約》核心的四本所謂的福音書,寫于二世紀中葉而不是大家普遍認可的一世紀末,這四本福音書經過三世紀才成為最重要的基督教文獻。雖然這個提法引起很大爭議,但我還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實質性的討論能夠證明這些福音書寫于更早的年代,支持這個理論的證據(jù)很多,現(xiàn)在又被最近的《新約》研究進一步坐實,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新約》中的福音書基于基督教思想史上的第一本福音書,也就是公元144年前后由馬克安撰寫的福音書。這位商人、船主、學者與教師生活在西亞(今天的土耳其北部),但他在公元132135年猶太人反對羅馬統(tǒng)治的大叛亂之后來到了意大利的羅馬。馬克安在羅馬建立了自己的課堂,同時著手撰寫福音書,他把保羅的書信集結起來合成我們現(xiàn)在所知道的第一部基督徒的新約。
在這個基礎之上,其他學者寫了他們的福音書并且拓寬了馬克安的新約,把它變成我們今天所了解的基督徒的新約。正是馬克安這位保羅思想的追隨者以基督復活為其福音書的歷史敘事收尾,由此為基督徒的復活信仰奠定基礎。
這項研究表明:東方與西方思想原本沒有固定的分界線;幾大世界宗教均起源于亞洲大陸,今天的西方宗教事實上浸透著東方的實踐、信仰及思想。當然,不同的文化發(fā)展軌跡不盡相同,就像通過本研究能夠看到的那樣,即便在同一傳統(tǒng)當中也會發(fā)生觀念更新與突變,基督教與其他傳統(tǒng)互動也受其他傳統(tǒng)影響,其分化與演變往往超出預期的范圍,以至于今天大家認可的核心教義如基督復活在此前還不是基督教傳統(tǒng)的一部分,還沒能進入早期基督教信仰體系。傳統(tǒng)與宗教從來都不是穩(wěn)定不變的,就像地球上的每樣東西都在各自的生命時段成長變化一樣,文化、宗教與傳統(tǒng)也處于不斷的變化當中。
作者馬克斯·文森(MarkusVinzent)是倫敦國王學院(KingsCollegeLondon)神學歷史教授,主要從事早期基督教、啟蒙、現(xiàn)代神學研究,主持牛津大學教父研究國際學會,同時擔任?斯匮芯繉W刊編輯,著有《無執(zhí)之道:?斯匮芯俊返取
譯者鄭淑紅,倫敦國王學院神學博士,現(xiàn)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師,特聘副研究員,譯有《無執(zhí)之道:?斯匮芯俊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