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中國民間音樂家,享有世界聲譽的音樂大師。他創(chuàng)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已經(jīng)成為人類音樂寶庫中的不朽經(jīng)典。
本書作者通過數(shù)年尋訪,對十六位親眼見證過當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作了深入訪談。受訪者中,有阿炳撫養(yǎng)過的非嫡親孫女鐘球娣,有1950年阿炳錄音時的在場者黎松壽,有阿炳的鄰居許憶和,有當年洞虛宮內(nèi)常替阿炳買酒讀報的道士華寅生,有與阿炳有著深厚交情的錫劇前輩藝人鄒鵬,有20世紀50年代無錫《曉報》記者華鈺麟,有無錫文物專家錢宗奎,有無錫第二代小熱昏藝人尤茂盛、周仁娣夫婦,等等。他們談及了阿炳對音樂藝術(shù)的癡迷、日常生活的困頓、街頭賣藝的點點滴滴、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等不同層面,他們這些血肉豐滿的感性回憶,為我們摹繪出一幅逼近于真實的、在社會和人世的黑暗低處長久掙扎的盲人音樂家肖像。
本書是首本以*手資料,反映民間音樂家阿炳真實面貌的口述歷史著作,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填補了中國音樂史的空白;
謹以此書紀念阿炳誕辰125周年。
追摹無限逼近于真實的阿炳肖像
自序
失明者阿炳,長久地生活于社會和人世的黑暗低處。然而,正是因為此種復雜的低,使他釀制并最終為人類奉獻出動人心弦的永恒音樂。
這位偉大的中國民間音樂家雖然辭世才半個多世紀,但他的身世,在當年似乎就已語焉不詳。這從楊蔭瀏先生所撰《瞎子阿炳小傳》《阿炳小傳》的差異中,可以得到佐證。
本書的寫作目的,就是試圖還原阿炳,追摹一幅無限逼近于真實的阿炳肖像。為此,筆者通過數(shù)年尋訪,最終找到了多位親眼見證過當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受訪者們血肉豐滿的感性回憶,也許,以單篇視之,無法避免個人主觀的烙印,但是,眾多這樣的回憶集合在一起,我們是否能夠這樣判定:它們正在接近著某種真實與客觀。
表現(xiàn)盲人音樂家阿炳的出版物,此前已經(jīng)有過數(shù)種。不過仔細披覽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均側(cè)重于文學性的敘寫或個人化的闡釋,以第一手資料反映阿炳真實面貌的著作,至今闕如。
本書的寫作,幾乎是一種文化搶救,因為,書中所有訪談對象的平均年齡,在本書初版時的2010年,已經(jīng)高達八十三歲。作為一名生活在阿炳故鄉(xiāng)的作家,寫作此書,自覺是應該承擔的一份責任。
感謝無錫市公安檔案館提供阿炳戶籍檔案照片。感謝同事兼朋友汪自力的大力幫助。
感謝所有接受采訪的老人(按年齡大小順序排列):鄒鵬、黎松壽、朱學津、費逵、華寅生、許憶和、談景清、張玉英、華鈺麟、姚德云、錢宗奎、朱海容、尤茂盛和周仁娣夫婦、尤武忠、鐘球娣。
阿炳不朽!
傳達并呈示了人類心靈顫動和精神圖景的阿炳音樂,不朽!
黑陶
黑陶,1968年出生于中國南方陶都江蘇宜興丁蜀鎮(zhèn)。母親是農(nóng)民,父親是燒陶工人。16歲初中畢業(yè)后離開家鄉(xiāng)外出求學,23歲畢業(yè)于蘇州大學,F(xiàn)居無錫。
目錄
阿炳窮是窮,但志氣蠻高 / 001
我親歷了《二泉映月》的最初錄音 / 013我畫的是阿炳生前最典型的形態(tài) / 033
無錫人常稱他們是一對仙童仙女 / 043我父親是阿炳的隔房師兄 / 051
我和阿炳做過兩年的鄰居 / 061
阿炳當年是有名的無錫八怪之一 / 079第一個勞動節(jié),我們請阿炳來演出 / 091我是聽阿炳演奏最多的人之一 / 099
《二泉映月》是無錫人的就寢音樂 / 109
我曾負責并親自參與幫阿炳拾骨 / 117我收集過許多阿炳的故事 / 127
阿炳停當我們唱,我們停當阿炳唱 / 143最難忘記的是阿炳擊鼓 / 151
第一次看見公公,有點嚇 / 159
附錄一 瞎子阿炳小傳(1952 年版) / 168
附錄二 阿炳小傳(1983 年版) / 175
附錄三 華彥鈞(阿炳)年譜(修訂稿) / 185
附錄四 阿炳《二泉映月》的流播 /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