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以優(yōu)美細膩的語言、至情至性的表達、豐富深厚的底蘊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唐詩三百首》一書,就是這樣一套嚴(yán)謹(jǐn)全面、圖文并茂的經(jīng)典唐詩選集。全書以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為底本,并在保留其原有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對其進行更為豐富的編排和演繹,配以精準(zhǔn)的注釋,流暢的譯文以及優(yōu)美深刻的賞析,帶你走近每一位詩人、每一首詩歌。
《唐詩三百首》是近二百年來流傳*廣的一部唐詩選集,很多人從小就
把它當(dāng)作啟蒙讀物。其影響之大遠非其它唐詩選本所及。這個選本所以具有
這種普及性,乃是由于它能比較準(zhǔn)確而概括地反映了唐代詩歌發(fā)展的全貌。
吳小如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中國詩歌藝術(shù)發(fā)展的一個高峰,巍巍大唐氣象融入詩歌的字里行間,幻化出人世間最奇?zhèn)ァ⒆钚蹨、最壯闊、最浩瀚的藝術(shù)杰作。唐詩,是中國文學(xué)殿堂里最為璀璨的明珠,是中國文學(xué)發(fā)展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品味唐詩,就是對遠去盛世的追憶。
唐詩,博大恢宏,精深靚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一代風(fēng)流,盡融入其中。初唐詩歌敦厚而旖旎,盛唐詩歌雄壯而高亢,中唐詩歌委婉而細膩,晚唐詩歌流麗而舒暢。時代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時代風(fēng)格;個性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詩歌風(fēng)骨。張九齡之敦厚,陳子昂之雄渾,可謂唐詩的領(lǐng)軍人物;王楊盧駱,一掃脂粉;沈宋杜李,別開生面。流連山水,王維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徜徉田園,孟浩然放歌言志,清雅恬淡。豪情萬丈,縱橫古今,洋洋不入俗,飄飄如登仙,此乃李白風(fēng)流,千秋不朽;言稱君父,行念蒼生,煉字之嚴(yán)謹(jǐn),格律之細密,此少陵之家風(fēng),萬古流傳。以文為詩,韓昌黎開一代風(fēng)氣;老嫗可解,白樂天演當(dāng)代傳奇……有唐一代,詩歌之盛,詩人之盛,流傳之廣,影響之大,千百年來,名言警句,膾炙人口!
品讀唐詩,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是一種消遣,是一種休閑,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心靈雞湯,F(xiàn)代人無須了解唐詩的深層次背景,無須探究唐詩隱含的意義。只要切切實實地讓自己的心去閱讀,就可以感受唐詩的魅力,情感隨之抒發(fā),心潮隨之起伏,心靈得到慰藉,靈魂得以升華。
這次出版的《唐詩三百首》,以清代蘅塘退士孫洙所編選的《唐詩三百首》為底本,遴選其中大眾熟知的精彩華章。注釋簡潔明快,使讀者可以迅速理解詩歌大意;賞析細致縝密,使讀者可以感受詩歌藝術(shù)魅力。一冊在手,輝煌大唐氣象如在眼前,與詩人相對,其樂何如!
孫洙(1711年1778年),字臨西,又字苓西,清代金匱縣(即今江蘇無錫)人,別號蘅塘退士。孫洙是乾隆十六年進士及第,翌年任大城縣知縣,后任盧龍縣知縣、鄒平縣知縣等職,官至江寧府教授。他曾編選了《唐詩三百首》。所選的詩大都具有代表性,藝術(shù)性強,流傳廣泛。曾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謅的說法,成了讀書人最喜愛的詩集。除《唐詩三百首》,孫洙還著有《蘅塘漫稿》、《異聞錄》等,清代顧光旭編《梁溪詩鈔·卷四十二》、竇鎮(zhèn)《名儒言行錄·卷下》均有其記載。
五言古詩
感遇二首 | 張九齡
送別 | 王維
青溪 | 王維
西施詠 | 王維
尋西山隱者不遇 | 丘為
春泛若耶溪 | 綦毋潛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 王昌齡
宿王昌齡隱居 | 常建
夏日南亭懷辛大 | 孟浩然
春思 | 李白
月下獨酌 | 李白
長安遇馮著 | 韋應(yīng)物
初發(fā)揚子寄元大校書 | 韋應(yīng)物
夕次盱眙縣 | 韋應(yīng)物
與高適薛據(jù)登慈恩寺浮圖 | 岑參
望岳 | 杜甫
夢李白二首 | 杜甫
賊退示官吏并序 | 元結(jié)
溪居 | 柳宗元
樂府
塞下曲 | 王昌齡
關(guān)山月 | 李白
子夜吳歌四首選二 | 李白
長干行二首選一 | 李白
游子吟 | 孟郊
七言古詩
登幽州臺歌 | 陳子昂
古意 | 李頎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 李頎
夜歸鹿門歌 | 孟浩然
夢游天姥吟留別 | 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 李白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岑參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 杜甫
古柏行 |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 杜甫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元結(jié)
山石 | 韓愈
漁翁 | 柳宗元
長恨歌 |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 白居易
韓碑 | 李商隱
樂府
老將行 | 王維
桃源行 | 王維
古從軍行 | 李頎
蜀道難 | 李白
將進酒 | 李白
行路難三首選二 | 李白
燕歌行并序 | 高適
兵車行 | 杜甫
麗人行 | 杜甫
五言律詩
望月懷遠 | 張九齡
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在獄詠蟬并序 | 駱賓王
次北固山下 | 王灣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 王維
山居秋暝 | 王維
終南別業(yè) | 王維
題破山寺后禪院 | 常建
新年作 | 劉長卿
臨洞庭上張丞相 | 孟浩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 孟浩然
早寒有懷 | 孟浩然
與諸子登峴山 | 孟浩然
過故人莊 | 孟浩然
贈孟浩然 | 李白
送友人 | 李白
渡荊門送別 | 李白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 韋應(yīng)物
寄左省杜拾遺 | 岑參
月夜 | 杜甫
春望 | 杜甫
天末懷李白 | 杜甫
旅夜書懷 | 杜甫
登岳陽樓 | 杜甫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 錢起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 韓翃
闕題 | 劉昚虛
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 | 戴叔倫
喜見外弟又言別 | 李益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 司空曙
蜀先主廟 | 劉禹錫
沒蕃故人 | 張籍
賦得古原草送別 | 白居易
旅宿 | 杜牧
早秋 | 許渾
蟬 | 李商隱
涼思 | 李商隱
風(fēng)雨 | 李商隱
楚江懷古 | 馬戴
送人東游 | 溫庭筠
除夜有懷 | 崔涂
孤雁 | 崔涂
章臺夜思 | 韋莊
七言律詩
黃鶴樓 | 崔顥
積雨輞川莊作 | 王維
望薊門 | 祖詠
長沙過賈誼宅 | 劉長卿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 | 崔曙
登金陵鳳凰臺 | 李白
寄李儋元錫 | 韋應(yīng)物
蜀相 | 杜甫
客至 |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杜甫
登樓 | 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 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 杜甫
登高 | 杜甫
春思 | 皇甫冉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 柳宗元
西塞山懷古 | 劉禹錫
望月有感 | 白居易
無題 | 李商隱
無題 | 李商隱
錦瑟 | 李商隱
隋宮 | 李商隱
利州南渡 | 溫庭筠
蘇武廟 | 溫庭筠
貧女 | 秦韜玉
五言絕句
山中送別 | 王維
雜詩 | 王維
鹿柴 | 王維
相思 | 王維
終南望余雪 | 祖詠
聽彈琴 | 劉長卿
春曉 | 孟浩然
宿建德江 | 孟浩然
獨坐敬亭山 | 李白
八陣圖 | 杜甫
登鸛雀樓 | 王之渙
新嫁娘詞 | 王建
江雪 | 柳宗元
問劉十九 | 白居易
宮詞 | 張祜
登樂游原 | 李商隱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春怨 | 金昌緒
哥舒歌 | 西鄙人
樂府
長干曲四首選二 | 崔顥
靜夜思 | 李白
江南曲 | 李益
七言絕句
桃花溪 | 張旭
回鄉(xiāng)偶書二首選一 | 賀知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王維
閨怨 |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 王昌齡
涼州詞 | 王翰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李白
早發(fā)白帝城 | 李白
滁州西澗 | 韋應(yīng)物
逢入京使 | 岑參
江南逢李龜年 | 杜甫
楓橋夜泊 | 張繼
寒食 | 韓翃
烏衣巷 | 劉禹錫
題金陵渡 | 張祜
赤壁 | 杜牧
泊秦淮 |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 杜牧
秋夕 | 杜牧
夜雨寄北 | 李商隱
嫦娥 | 李商隱
樂府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維
出塞 | 王昌齡
清平調(diào)三首 | 李白
涼州詞 | 王之渙
金縷衣 | 杜秋娘